点击数:187 更新时间:2024-06-26

编 地 毯

◎闫传宝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在济阳农村的年轻妇女大都有利用去生产队劳动之余,起早贪黑地编地毯的经历,编成的合格品卖到外贸公司收购站,为国家换取外汇。这也是那个年代乡亲们增加家庭收入、国家又大力支持的一项家庭副业。
        编地毯的主要原材料是玉米皮。秋后收获了玉米之后,要把玉米皮一层一层剥掉,才便于玉米棒槌的晾晒,把玉米皮编成地毯也算是变废为宝。剥玉米皮时,先把最外面的一层老皮去掉不要,里面白嫩无虫蚀的单独剥下来,捆成对掐粗细的一把把,晾晒在铁丝上,晒干后积攒着,等种完了小麦农活不忙时,开始编地毯。编地毯第一步先要把玉米皮熏白。熏玉米皮用的是从供销社买的硫磺,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有很强的漂白功能。熏时事先砸下几小块,放入小瓷碗中,用火柴点燃后能产生蓝色火焰和刺鼻性气味,随后将瓷碗放入陶瓮或瓷缸底部,然后将铁制的牛笼嘴扣在瓷碗上,再迅速将提前湿润好的玉米皮一层层放入缸中,不能压得太实,否则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透不到上面来。最后用一块塑料布把缸罩起来,用绳子系紧。牛笼嘴的作用是透气、不怕火烧、能把火焰与玉米皮隔开,不至于发生事故。待缸中氧气燃尽,明火自然熄灭,玉米皮在缸中二氧化硫里闷一宿,打开塑料布还能闻到刺鼻的气味,玉米皮明显白了一色。
        第二步开始用熏好的玉米皮编小辫。小辫由三绺玉米皮编成,扁扁的比食指还细,约半厘米厚一厘米宽,编时先将一片玉米皮叼在嘴里,随手撕下几根一指宽的长条起好头,将起好的头夹在用铁丝拧的夹子上,夹子拴在门框或椅子靠背上,人坐在小马扎上,右手旁放着盛玉米皮的小簸箩,双手配合,一撕一续一拧就是一个花,玉米皮光滑的一面朝外,有瑕疵的要包在里面,续每一片时接头要搭在左侧面,右侧面保证均匀、光滑,这是为以后钉成地毯要作为正面必须好看无瑕疵做准备的。小辫编到一定长度,一庹一庹量量够钉几块地毯的了,就开始第三步钉地毯。
        钉地毯用的线是从外贸公司收购站卖来的专用线,又细又结实,俗称地毯线。将小辫侧起来,光滑的一面朝外,从里往外按照样品的式样和尺寸,钉成成品。钉时正面不能露出针脚和线头,钉的最多的是一种正方形的四十厘米见方的小地毯,这种地毯虽然挣钱少,但一旦失败钉出废品费料也少。第四步要将这种小地毯放在木制模具中压制定形,用大石块压上半天或一宿,使地毯更加平整好看。逢集日时收购站工作人员开门收购,如果验收合格万事大吉,若有不合格的,比如尺寸、颜色、品相等等不合要求,回家再拆了重新钉。重新钉了两三次换了人去卖也不合格,就属于废品,只能当椅垫子自己坐或送人了。技术好的人可以钉新样式、大块的,这种费功夫,可一旦成功挣钱也多。有的地毯是彩色的,钉之前要先将一定数量的白色的小辫染成所需要的不同颜色,晾干后才可以钉。这种最耽误功夫也最挣钱,一般手艺的人不敢揽这个活。由于常年累月起早贪黑编小辫,许多妇女的手指都磨破皮甚至结成了老茧。农村的老人不会编地毯,就用玉米皮编粗辫子,有二指厚四指宽,然后一圈一圈随钉随绕,钉成直径五六十厘米的蒲团当坐具,用来坐着纺线做针线,或叫儿童坐在上面玩耍,隔潮隔热还安全。我国劳动人民有数千年的制作蒲团历史,蒲团也属于一种历史悠久的绿色环保地毯。
        外贸公司也收柳编工艺品,分带皮和不带皮的两种,但受原材料和技术的限制,编柳制品的不如编地毯的人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地毯的国际需求量变化,编地毯的人从八十年代后期逐渐改行种植蔬菜大棚、或从事收入更多的行业,编地毯这一行当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玉米皮地毯以及蒲团都成了收藏家的收藏品,成了一个时代的乡村印记。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