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盟那些事
◎杜秀香
《春秋》载:“冬十有一月,杞子卒。”《左传》解释说:“鲁僖公二十三年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
啰嗦这许多,其实就是一个意思。杞国国君杞成公薨了,春秋史书却一不书国君名,称其为“杞子”。《春秋》称呼诸侯国君为“子”,称呼卿大夫为“人”,都是春秋笔法,是贬称。二不用诸侯之礼曰“薨”,却说“卒”。周礼有规定,天子之死曰崩,诸侯之死曰薨,大夫之死曰卒,士之死曰不禄,庶人之死才曰死。《春秋》何以对杞成公如此不敬?且看《左传》为我们一一道来。
杞国,是夏朝后裔获封诸侯国,到周朝时,它已被贬称为“夷”,也就是被中原瞧不起的蛮夷。杞成公死了,《春秋》曰“杞子卒”。之所以碾压再碾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杞国未参加诸侯国的会盟。就这?对,就这。
会盟,在春秋时期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是经常适用于解决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之间重大问题的协商、合作和交往形式。根据《周礼》约定,“会”,是一种定期举行的礼仪。到约定的期限相见叫会,未到约定的期限相见叫遇。“盟”,则是杀牲歃血,明告其事于神明的象征。《礼记》载:“国有疑则盟,诸侯再相与会,十二岁一盟,背(北)面诏天之司慎、司命。”《说文解字》解释说:会盟,既是古代约定的一种联络制度,又是一种神圣的宗教仪式。
最初,会盟应和朝聘类似,是天子之事。后来,周幽王被杀,周平王东迁,天子渐渐势微,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就成了各路诸侯。纵观整个春秋时期,天下的基本格局就是天子打酱油,诸侯来争霸。舞台上的主角变了,会盟的仪式和意义自然也就变了,从当初天子联络诸侯的制度逐渐演变成为实行霸主政治的手段。
说起霸主,诸侯中的战斗机,就不得不提春秋史上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有两个最著名的版本,司马迁的《史记》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奉为五霸。《荀子》《墨子》则将五霸里的秦穆公和宋襄公换成了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
五霸版本虽然不同,理论上最标准的霸主则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诸侯认可,举行会盟。也就是某个时期最强的诸侯国君召集诸侯们在某时某地举行会盟,共同商讨大事,订立盟约,规定同盟国要言归于好,要尊贤育才等等类似“世界和平”的废话盟约,然后歃血为盟,表示诸侯们要像兄弟和朋友一样结成联盟,并对神灵发誓永不背弃,大有一会定天下之意。通俗一点理解,类似金庸小说里的武林大会。既是武林大会,自然会有盟主。诸侯们的会盟亦是如此,主持会盟的诸侯被称为“盟主”,也称“执牛耳者”。因为,仪式里的歃血为盟,通常是杀一头牛,割下牛的左耳,盟主用盆子捧着牛耳,带领与会的诸侯昭告神灵,然后朗读盟约,以强调盟约的神圣性和不可背弃性。《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还曾记载晋、楚国君争执牛耳之事。楚人言:“若晋常先,是楚弱也。”晋人则曰:“晋固为诸侯盟主,未有先晋者也。”由此可知,执牛耳之寓意与象征,绝非一般。
二是天子赠礼,官方认证。彼时的周天子虽然失去了制衡诸侯的实力,却天命未改,依然是天下共主。所以,举行会盟,天子会派遣使臣到现场赠礼,送给盟主天子车乘、名贵弓箭和祭祀的胙肉,以表示官方盖章认证。
通过会盟,盟主会明里暗里、威逼利诱其他诸侯按照自己的意志签订盟约,承认自己的领袖地位,主导天下的局势。一些小国则自以为有了带头大哥,就能够彼此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大国的侵略。说起来,也算各取所需,互惠共赢。再回头看看,也好理解杞国君主因蛮夷身份挤不进会盟的圈子,也就只能在史书上被一贬再贬了。
放眼整个春秋时期,最著名最拉风的会盟当属齐桓公的葵丘之盟。作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姜小白虽留下了“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寡人有疾,寡人好货”的微词之语,却心胸广阔,颇有些雄才大略。他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整顿内政,通货积财,使齐国日益强盛。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伐卫救燕,北伐山戎,击令支、孤竹,驱逐狄人,救邢伐楚,扶持周襄王登上天子之位,一时风头无两。乍一看到“尊王攘夷”几个字,不得不怀疑三国时代的曹操同志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口号,应是从中得到了灵感。
为确立霸主地位,公元前651年,齐桓公邀请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签订睦邻友好,互不侵犯条约,规定不筑堤坝壅塞水源、以邻为壑,不阻碍粮食流通;不废黜太子、以妾为妻,不让妇人参政,不擅杀大臣等等。周襄王非常给面子的命卿士宰孔莅会,赐齐桓公“文武胙肉、彤弓矢、大路”,也就是祭祀周文王、周武王的福肉,丹彩装饰的弓箭以及天子使用的车乘。至此,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中原的首位霸主横空出世。就连孔夫子都忍不住赞他一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春秋五霸里,唯一能和齐桓公相媲美的也就只有晋文公重耳了。他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备尝艰辛,即位为晋君后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创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礼未崩乐未坏的春秋时代,大家都愿意做个体面人,所以,晋文公继续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本着“勿用兵、勿残民、利小国”的宗旨,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文治武功颇为卓越。司马迁《史记》里赞他“古所谓明君”。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率军与楚军在城濮会战,大破楚军。战后,晋文公在践土与齐、鲁、宋、蔡等国会盟。盟约规定,各盟国协力辅助王室,不得互相侵害。晋文公向周襄王行献楚俘之礼。周襄王命王室大臣尹氏、王子虎和内使叔兴父策命晋文公为“侯伯”,赏赐“大辂”“戎辂”两种车乘,红色的漆弓一件,红色箭镞和黑色箭镞各一千,还赏赐“虎贲”勇士三百人。周襄王又作《晋文侯令》:“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意思就是让晋文公恭敬地服从天子命令,以安抚四方诸侯,并惩治不忠于王室的邪恶之人。就此,晋文公一跃成为春秋第二位霸主,也拉开了晋国的百年霸业。
齐桓公与晋文公完全具备了真正霸主的必须条件,所以位居春秋五霸毫无异议。反倒是秦穆公和宋襄公诸多争议。秦穆公被周天子赠礼,经过了官方认证,但没有号召中原诸侯们举行会盟。宋襄公虽有形式上的会盟,却又少了周天子的赠礼,没有得到官方认证。也因此,后世才对春秋五霸的人选争论不休。
据统计,“盟”字在《左传》中共出现了640次,其中所记载的盟誓活动有200余次。当然,在整个春秋时期,会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演变发展的。随着卿大夫强势崛起,会盟不再是诸侯们的专利,越来越多卿大夫的身影出现在史书中。比如,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史称“夏日之日”的世卿赵盾逐重臣、扶立嫡子晋灵公继位。晋灵公年幼,赵盾逐渐大权在握,他先后与诸侯同盟于扈地、新城,成为春秋时期首位主持诸侯会盟的大夫,亦被视为动摇晋国君权的第一人。
二百年后,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历史的车轮轰隆隆驶进战国时代,迎面而来,是战国时代的群雄逐鹿。而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春秋争霸渐渐远去,随之远去的还有宣示道义的会盟。
作者单位: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