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8 更新时间:2024-07-12

乡 规

◎马德水

        太阳刚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光芒四射,笼照着一座青砖灰瓦古朴建筑的乡村。走进村子,一个个独立典雅的小杂院,宁静闲适,周围的小巷整洁清新,连环弯绕,曲折通畅,像走进奥妙神奇的迷魂阵,让人赞口不绝,流连忘返。宽阔的街道两旁,绿化带芳草争奇斗艳,姿态夺目。一阵微风吹来,散发着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情愉悦。花儿翩翩起舞,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花儿下,绿草茵茵,远远看去,像一个个绿绒团。太阳射下一束金光,小草上就会出现灿烂的斑点。有的修剪成圆形,有的修剪成蘑菇形,五彩缤纷,为小草遮风挡雨并给它们送来快乐。绿化带有很多大树,高大挺拔,粗壮结实,就像草原的哨兵,时时刻刻不眠不休地守护着乡村的幸福、美好的家园。广场上,人们悠然自得地散步消闲,欣赏着一路上的诱人风光。最让人们感到震撼的还是那街道两旁白色墙壁上的乡规宣传栏,制作精致,别具一格。有长方形的、正方形的、棱形的、圆形的,还有古味十足扇子形的,其内容丰富感人,包括历史典故“孝感动天”、“哭竹生笋”、“卖身葬父”、“芦衣顺母”;现代英雄人物抗日名将吉鸿昌、舍身忘我董存瑞、忠诚赤子邱少云、无私奉献雷锋等及模范人物,乡村新人新事,使人心胸豁亮,精神高昂,好似把人又带到了那个激情岁月的火红年代。
        如今,乡村振兴,旧村改造,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一座座高楼小区替代了乡村,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厂房替代了乡村企业,一条条笔直水泥马路替代了乡间小道,一道道现代化人工水渠替代了沟沟坎坎,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村子消失已尽。不知何时起,我对过去乡村的乡规民约、民间趣事,心怀依旧,思绪万千。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深厚的“乡治”传统,乡规民约最为闻名。北宋熙宁年间,陕西蓝田吕氏兄弟出于维护乡村安定、邻里和睦为主要目标,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完整记载的成文约法《吕氏乡约》。《吕氏乡约》由吕氏后人吕大钧撰,全文共六个部分两千余字。山东济阳崔寨马二庄曾有一块五百年前《马氏家族百字铭训》青石碑刻(现已遗失),碑文短短百余字,即:“忠孝保家国,光宗耀门庭;孝顺敬父母,严律育子孙。谦恭得和睦,礼仪待友邻;冤仇须解忘,兴德种福根。诗书苦功读,酗酒伤精神;横财莫贪淫,惠赏必报恩。执医行仁善,笃教授贤文;农田勤耕作,商贸守诚信。为官要清正,祭祀当用心;法理世传颂,谨慎遵祖训。”两种不同形式的“乡约”、“族训”,在其立意上以德教化为主旨。通过全面梳理系统整理社会秩序,以达到惩恶扬善、彰显公平正义、移风易俗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尊崇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现了儒家社会价值观,强化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和传统习惯,以为人之道改善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提升家族道德水平与社会风气,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近几年来,乡规民约在乡村基层民主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继承和发展这一重要的治理资源,发挥其在乡村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重在通过道德教化规范社会行为,从而实现了乡村公约制度是由士人“阶层”的提倡,乡村人们的合作,在道德方面、教化方面去裁制社会的行为,谋求大众的利益。因此通过教化村民,使礼法规范转化为传统乡规民约的基本功能定位。乡规民约通过规约形式,既宣扬忠孝节义、修身自重、与人为善等教化内容,更重要的是将其与村民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融合到乡村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境之中,使礼法规范通过乡村民间社会践行转化为社会风俗,促进了社会道德规范的自觉认同。对于村民之间的矛盾,自然也会倾向于通过道德规约的方式予以化解,使得在家族、乡党间推行乡规实践,不断推动着乡规的理论演进和实践。
        韩非子说:“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万全之道也。”人也是如此,有了外来的约束,人才会拥有清晰的意识与冷静的思维,整个国家和社会才会安定和谐。“规”是用来端正人们的言行举止的,一旦丢失“规”的约束,总会有人抑制不住蠢蠢欲动的邪念,将恶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净土上。因此,大至国家,小至家庭;时刻都需要“规“来敲响警钟。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主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时俱来,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学习,完善自身的认识水平,寻求明辨是非和真善恶的能力,端正自身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让自己的心灵多一方平静,多一方安宁。
        世上有一道多解的文字方程式,至今尚未有公认解者。它要求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来求解,这道方程式是:“规矩=?”规,圈也,圈不出岁月年轮的大小;矩,方也,丈不准岁月旅程的长短。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原则。
        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乡规制度,以规范村民的正常行为。同时,要本着与时俱进的态度,破掉旧乡规,完善新乡规好乡规一旦形成,就不能违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要完善乡规,就是要建章立制,这是管理之本。历史上,刘邦的实力是不能与项羽抗衡的,但靠抢先讲规矩,弄了个“约法三章”,最后赢得楚汉之争的胜利。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建设,制度始终是管根本、管长远,是治本的东西。
        要严格执行乡规,就是要熟知各类规章制度,这是做事之基。一方面管理者必须把“乡规”向服务对象交代清楚。另一方面,作为被管理者,必须自觉加强学习,主动了解、掌握法律政策,成为执行“乡规”的人,首先要加强宗旨观念,率先垂范,诚信力行,为公众做出表率,认真履行职责,不失职渎职,不越位越权。要多担当责任,让乡民满意。
说起乡规家训,我还真是受益者,从小我深受家训的熏陶,俺家的家训只有二十六个字:“勤俭持家,学仕贤门;孝顺父母,友善亲邻;和睦相处,遵规守训。”平平整整地装饰在玻璃镜框里,挂在爷爷家堂屋左上方的墙壁上,按照农村的礼法,正座的左上方,只有非常重要的公文、长辈的立功证书才可以悬挂或者张贴在此处。每到春节,男婚女嫁前一天,爷爷总要站在椅子上用干净布轻轻擦去“祖传家训”镜框上的尘土。听爷爷说“家训”是他的太爷爷用毛笔书写在红色锦棱上,到如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家训”在我们马氏家庭中非常有震慑力,爷爷奶奶以身作则带头守训,全家老老少少几十口人哪个敢不遵?爸爸妈妈经常告诉我们兄弟姐妹,要认真读懂“家训”,按照家训说的去做,牢记“百孝为先”。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团结兄弟姐妹。懂规矩,识明理,每做一件事要让老人称心如意。老人说话,孩子要认真听,不要随便插话,老人说错了,也不要当面指责。吃饭时,长辈没有动筷子,我们晚辈绝不可先吃,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到齐了,才可以吃。长辈生病了,我们小孩子也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照顾老人。学会勤俭节约,懂得远亲不如近邻,和善对待邻居,见面必须先开口称呼,在外面走路遇见老者、残疾人,要先让他们通过,不可抢行。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妈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经典故事,用董存端、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的英雄事迹教育启发我们,要求我们遇事一定要学会宽宏大量,谨慎做事,不可盲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一年,邻村的龙灯队到我们村“送灯”,两条龙盘绕在一起,龙圈不断增大,越发壮观,盘旋得令人眼花缭乱,分不清哪儿是龙首,哪儿是龙尾,“呯呯呯”,五彩烟花,拨开了云雾,双龙共望明珠,共望明月,共望新年新希望。在鞭炮声中,妈妈拉着我的手,从龙灯头的下方钻了过去。我不解地询问妈妈,妈妈笑着说:“这是规矩,龙在咱们中国人的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迎龙灯,代表前一年的结束,也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大家今借龙灯,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龙灯也是为了增加村与村之间的交流,让关系更加融洽。”那为什么要钻龙头呢?“这是老规矩了!为了讨个好兆头,为保佑大人孩子身体健康,平安大吉”!哇!迎龙灯还有这么多道道,这么多规矩啊!
        村西街北,有一座气势不凡的高高门楼,飞檐峭壁,雕梁画栋。门楼上方悬挂着一块陈旧金色的匾额,匾额上“弘文扬规”四个隶书大字雄浑苍劲,巧夺天工。一次从门前路过,一位老先生正在写毛笔字,老先生手握毛笔,铺开宣纸,一笔一画写着“乡规”二字。进门就闻到了笔墨书香的我,静静地看着老先生写字,最后一笔竖弯勾完毕,我十分不解地问老先生“乡规”是什么意思啊?老先生笑眯眯地告诉我:“孩子,‘乡规’是统治意志的体现,本质上是理性‘规定’,而就‘规’而言,做人做事规规矩矩,堂堂正正,才是立身之本、处事之道。写字也要认真遵守规矩,要敬畏汉字,做到横平竖直……”我似懂非懂地点着头。
        抬头仰望,湛蓝宁静的天空浮挂着几朵白云,一阵秋风吹来,白云轻飘飘远去。已七十岁的我“而从心所欲,不愈矩”。在家乡度过感受着一年四季的轮换,二十四节气的循回。春天,桃花盛开了,虽然没有“问余何竟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人笔下韵律,却有种怎么也理不完的平生情怀。酷夏,天空朦胧,日光是那样的强烈,天上地下处于一片耀眼的光明之中。欢快的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秋天,像一个美丽的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原野,玉米笑开了花,豆子乐得直拍手,高粱举起红红的火把,稻子害羞地低下了头……冬天,到处冰天雪地,树上的一片片雪花像一朵朵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这让我感悟到一个道理,人生就像雪球一样,默默奉献,默默无闻!这是老天爷的恩赐,也是大自然的生命法规。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