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75 更新时间:2024-07-12

暗夜惊昙

——告诉您一个不一样的大隋王朝

◎杜吉民

献长孙计


        隋文帝情知与突厥较量的意义。与突厥打交道如果失败,则会使隋朝这棵树还没长成参天大树就会被突厥抹掉,或者引起连锁反应,成为隋朝灭亡的导火索。所以,即使做了战略准备,心里还是不踏实,就找来熟悉情况的奉车骑都尉长孙晟座谈,商讨对策。
        当初,长孙晟奉命送北周千金公主入突厥成婚,突厥可汗听说他的箭法不错,有些不服,就找来突厥的一位著名弓箭手、号称“草原之鹰”的启库和长孙晟比试箭法。射固定的目标没有什么意思,双方约定射移动目标。正好一队大雁从头顶飞过,只见突厥弓箭手启库轻舒猿臂,拉满弓弦,只听嗖的一声射出一箭,天上的头雁没叫一声,就扑棱扑棱地坠落下来,大家尖叫、呼喊着围拢过去一看,大雁的头没有了,大家又是一阵惊呼。那位突厥弓箭手启库站在一旁,挺着胸脯,显出一副趾高气扬的神态,轻蔑地斜眼看向长孙晟。
        这时,天上两只老鹰在蓝天下追逐厮打,像是争夺食物。长孙晟顺手拿过可汗身旁侍卫的弓箭,搭箭在弓,拉弓欲射。大家看他只是摆开架势,拉而不射,以为他胆怯,纷纷催促道:
        “快射,快射。”
        长孙晟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只听弓弦被绷得铮铮作响,等到两只老鹰飞成连线,长孙晟将箭射了出去,只听两声惨叫,两只老鹰坠落在地:两只老鹰串在一起,一箭双雕!大家嗷嗷叫好,欢呼声响彻漠北草原上空,久久回荡。可汗也不由啧啧称赞:
        “神箭啊,真乃神箭。”
        突厥可汗爱慕他的箭法,留他在突厥整整呆了一年,让自己的子弟和部落贵族与长孙晟结交往来,希望学到他的箭术。沙钵略的弟弟处罗侯称作突利设,非常得民心,因此招致沙钵略的猜忌,他对此颇为不满。他派遣心腹秘密与长孙晟联系,不久两人结盟,彼此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他带着长孙晟到处游猎,长孙晟就顺势察看突厥的山川地形和部族强弱,并全部牢记在心。
        隋文帝召长孙晟进殿,请他谈谈突厥的形势和对突厥的策略。长孙晟成竹在胸,对隋文帝说:
        “现在我们国家,虽然安定,但如果大规模兴兵讨伐突厥,我觉得条件还不成熟;如果弃之不理,突厥又会侵犯骚扰,甚至会导致五胡乱华的悲剧。因此,我觉得应该周密谋划,制定出一套制胜的办法。”
        “你说得好,快说有什么办法呢?”
        长孙晟顿了顿,继续说道:
        “请陛下容我先介绍现在突厥的形势。突厥达头可汗玷厥相对于沙钵略可汗摄图来说,兵虽强大但地位低下,名义上虽然臣服于摄图,实际上裂痕已经很深了,只要我们加以煽动离间,他们必定会自相残杀。其次,处罗侯是摄图的弟弟,虽然诡计多端,但势力弱小,所以他虚情矫饰以争取民心,得到了其国人的爱戴,招致了摄图的猜忌,心中忐忑不安。表面上虽然竭力弥缝自己的行事目的,但内心深感恐惧。再者,阿波可汗大逻便首鼠两端,处在玷厥和摄图之间,惧怕摄图,害怕受到他的控制,这也只是由于摄图的势力强大,他并没有决定真心依附摄图。”
        “朕明白了,他们看似一体,实则四分五裂,哪有什么办法呢?”
        “我觉得应该远交近攻,离强和弱。派出使节联系玷厥,劝说他与阿波可汗联合,这样摄图沙钵略必然回兵,防守右方。再结交处罗侯,派出使节联络东边的奚等少数民族,这样摄图就会分散兵力,防备左方。首尾猜忌,心腹离心,十数年后,趁机出击讨伐,必定一举灭掉突厥。”
        听了长孙晟的分析、谋略,隋文帝大加赞赏。长孙晟边说边描绘突厥的山川地理,指明突厥兵力的分布情况,隋文帝对突厥的情况有了清晰的认识。隋文帝惊奇、赞叹,完全接受了长孙晟的建议。于是派太仆卿元晖经伊吾道出使达头可汗,赐给他一面绣有狼头的大旗——浪头纛,意味深长,有以达头可汗做狼头领袖的寓意。达头可汗派使者朝觐隋朝,以示友好;沙钵略见隋朝动作频频,也派使者朝拜隋朝。达头和沙钵略的使者差不多的时间到达长安,隋文帝就安排一块接见他们,突厥两边使者不期而遇甚是尴尬。隋朝故意将达头可汗的使者安排在沙钵略可汗使者的上位。这都引起沙钵略可汗的强烈不满和对达头可汗更强烈的猜忌。
        隋文帝又任命长孙晟为车骑将军,经黄龙道出塞,用金钱赏赐奚、霫、契丹等民族,安抚拉拢他们,并让他们作向导,找到处罗侯驻地。长孙晟与处罗侯做了推心置腹的交谈,规劝他率领所属部落臣服隋朝。这些反间计实行后,沙钵略可汗果然与其他部落互相猜忌、离心离德。
        这些操作,大大延缓了突厥的进攻,暂时使得突厥无力犯境,长孙晟的策略收到初步成效。


改革政权


        在北方边境趋于安定的同时,隋文帝着手对朝廷内部事务的改革整顿。隋文帝明白,如果国力不够强大,很难面对突厥的冲击,无法确保边境的安全。突厥豺狼性,他们只承认实力,实力不强只能年年进贡,被动挨打。而要强军强国,必须改革陈陈相因的旧的官僚体制,否则,国家强盛只能是一句空话。
        这时,司农少卿崔仲方上书,建议隋文帝推翻北周实行的六官制,而恢复汉、魏官制。隋文帝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就组织尚书仆射高颎、内史监兼吏部尚书虞庆则、内史令李德林、太子少保苏威、左卫大将军杨雄商议此事。
        隋文帝要求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并把崔仲方的折子让大家传阅,让大家认真思考。
        这崔仲方是博陵安平人,世代在西魏、北周为官。其本人喜欢读书,有文武才干,多奇谋良计。周武帝时颇受武帝赏识,在北周平齐前夕,他上平齐二十策,武帝称之。宣帝时任少内史。隋文帝受禅后,令他和高颎议定正朔服色,崔仲方旁征博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按五行来讲,晋朝为金,后魏为水,周为木,咱们隋朝以火承木得天下,属火。陛下圣诞时,又有赤光祥瑞,所以,车服旌旗及祭祀等正式场合宜用赤色。非正式场合,官员、军队服装宜用黄色,百姓衣着宜用黄色。”
        崔仲方说得头头是道,合乎礼仪,甚合文帝心意,建议被采纳。文帝给他进位上开府,不久转为司农少卿,进爵位安固县公。崔仲方在北周、隋初名重一时。
         (待续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