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惊昙
——告诉您一个不一样的大隋王朝
◎杜吉民
对于改革隋朝官僚体制,崔仲方开宗明义地说道:
“北周五府总于天官的六官制度是时代的产物,是宇文泰为笼络各路将领,打着姬周官名旗号,与陈、梁及东魏抗衡的产物,是战争的需要,其弊端也已显现,效率不高、不伦不类,易致权臣霸权,宇文护就是例子。这种官僚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说到这里,他偷眼瞄了一眼文帝,见文帝听得入神,就继续说道:
“现在是开皇初期,万象更新,要想巩固皇权,长治久安,必须对周朝的官制进行改变,恢复汉魏官制。否则,官员冗杂,办事繁琐,识治理者不用,只知用武者据其位,很难使我大隋国富民强。”
李德林听后,也说道:
“六官制确实已过时。是全盘照搬汉魏,还是在汉魏的官制基础上革故更新?宰相怎么设置?汉朝的田蚡、霍光也是六部制时的宰相。”
李德林说的田蚡是汉武帝时的宰相,大权独揽,大量任用亲信,私自安插故旧,汉武帝曾经讽刺他说:
“您的人安排完了吧?能不能抽空也给我安排个?”
弄得田蚡无言以对。由于宰相揽权,皇帝与宰相之间矛盾很深,汉武帝后期的宰相都任职时间不长。霍光在汉武帝后历经三代皇帝,权倾朝野,是著名的权臣,争议很大。
李德林这番话的意思非常明显,就是怎样处理皇帝和宰相的关系,防止宰相擅权。六官制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但现在的官僚体制必须改变。
高颎发言道:
“官僚的名称也要详议,名不正,则言不顺。还有职责的划分,如职责不明,则会出现漏管或多家管,推诿扯皮。”
杨雄说道:
“军队的官吏设置是否需要改变?对荣立战功而又不适合地方任职的人员怎么办?当下还是要鼓励为国征战,否则,国家有事都不愿为国出征,将无法保国。”
苏威提出:
“三公是否还设置?有无实权?”
虞庆则提出:
“改变官制,删繁就简,精简人员,选贤任能,必然要裁撤冗员,这些冗员怎么处理?”
君臣几个人就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从太阳初升一直讨论到满天星斗。
隋文帝最后部署道:
“今天大家议论的很好,一些重要的问题都议论到了,也有了一些初步办法,但需要细化。朕意对此次官制确立,要师汉魏之旧,随时势变化,博采梁陈众家之长,着意效率提高和长治久安。高颎、李德林、虞庆则、苏威几位爱卿请多多费心,争取一旬之内拿出条文,如遇疑难问题先汇总于李德林处,我们再详加斟酌,如无大的问题,朕与大家议后颁行天下。”
一旬不到,几位大臣拿出了初步文稿,文帝稍加修改予以颁布。根据诏令,隋朝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外加秘书、内侍两省,共五省,另外还有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别执掌和统领各类职权业务;又设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爵,用来酬劳勤苦和立功的将士;又设置了特进至散朝大夫七等散官,用来加赠有德行和声望的文武大臣。
三师不宗事,没有什么实权,不置府僚,是皇帝的参谋顾问,授给德高望重、年龄较大、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大臣,是正一品。三公参议国家大事,置府僚,无实权,无其人则空缺。祭祀时太尉是亚献,司徒奉俎,司空行扫除。三师三公只是荣誉职位。这样,就是一些威望极高又年龄较大的重臣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又不能把持朝政。
三省制下,尚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置令一人,左右仆射各一人,为正副长官。但一般不设尚书令,故左右仆射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其中尤以左仆射为重。尚书省下设吏、礼、兵、都言、度支和工部等六部,每部设尚书以人,为其首长。左右仆射与六部合称“八座”。构成尚书省的领导核心。尚书省和六部是国家的执行机构。
门下省主要掌管封驳、百官奏事或颁布诏令前审阅,随事封驳。因此,它成为了承上启下联系皇帝、内史和尚书省的桥梁。门下省有纳言一人。门下省还经领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等六局,仍担负内侍工作。
内史省主要负责制定诏令。置监、令各一人,是内史省政府长官。
此外,还有秘书省,主管国家经籍图书与天文历法;内侍省掌管宫内事务,与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并为五省,但担负国家政务的是三省六部。
三省制实现了宰相制度的重大变革。宰相由三省长官共同担任,不再是只对皇帝负责的百官之长,而是中央最高部门的代表。领导机构宰相制完全取代了秦汉以来的个人开府宰相制,使得宰相职务制度化,有力地防止出现个人专权的情况。
三省六部的国家管理体制,实行国家管理制度在两个层面的运行。一是国家政务的决策层面。在皇帝的直接领导下,数位宰相共同商议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由内史省草拟诏书,经过门下省审核,如有不妥即予封驳,然后,由皇帝批准后,交由尚书省施行。内史和门下省位于宫内中华殿东西两侧。宰相商议机密大事,一起办公。形成了集体领导、集思广益的氛围,决策的科学性大大提高。
再就是政务执行层面。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便交给具体行政部门负责施行。具体落实单位就是六部及太常、光禄等十一寺,各个部、寺实行首长负责制。
隋文帝的三省六部制,承前启后,奠定了中央政治体制的基本框架。隋文帝没想到的是,他按照“复废周官,还依汉魏”、“意存籍稽古,建官分职”的基本方针制定的三省六部制,不仅惠及当时,使隋朝成为雄踞东方的泱泱大国,而且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成为他给华夏民族的一份极大遗产。 (待续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