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唐诗之旅(十五)
◎李长三
三,白云千载黄鹤楼
我离开襄阳,坐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我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了江城武汉。因为那时还没有发生新冠疫情,到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切都是那么的规范有序。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也是通地铁较早的省会城市,我乘坐地铁来到黄鹤楼正门附近住了下来,打算仔细品味一下这座千古名楼。
在古代四大名楼里面,要说名气最大的要数黄鹤楼了,这当然与唐诗的关系是分不开的,随便找一个中小学生,都能背诵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假如你说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他一定能随口接出“烟花三月下扬州”,但要问及黄鹤楼坐落在哪里,可能有很多同学就回答不出来了,这并非是武汉的知名度低,而是说明诗歌的影响之大。古诗词是浓缩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怀,是流淌在血液里的浪漫……短短数十字的带有韵律和平仄的诗词,有着特殊的美感和意境,具有朗朗上口,易读易背的优势,会让人终生难忘。唐诗里的黄鹤楼有着独特的魅力,它甚至已经不单纯是一座建筑,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
时间仿佛回到了盛唐的那个烟花三月,诗仙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举行了一次送别。孟浩然比李白的年龄大很多,但他们两人的关系非常好,所以李白称其为故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虽为送别诗,有“孤帆”、“天际”字眼,却毫无感伤和孤寂之感,此时的李白正值少壮,雄心勃勃,志向远大,看到的是一片美好的前景。而李白的另一首写黄鹤楼的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则是完全不同的心境了:“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时的盛唐已经遭遇了“安史之乱”,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这是他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也有学者认为此诗是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经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黄鹤楼中传来阵阵笛声,如怨如诉,令人倍感凄凉。《落梅花》是一首著名的曲子,笛声里的曲调如飘洒的寒梅,降落在五月的江城。这首诗虽然是抒发了自身遭遇,却仍然带着明快的美感,这正是诗仙李白的潇洒之处。
唐诗里的黄鹤楼,还有一首影响特别大,那便是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总之是作者游历到黄鹤楼时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意境开阔、气魄宏大的千古名篇。此诗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虽然中间四句对联处“失黏”,但瑕不掩瑜,专家们甚至把这种现象当作律诗创作里面的一个“特例”,有人还把它与杜甫的《登高》并称为“唐人七律第一”。大概是因为他这首诗写得太好,竟使其他诗人没怎么在黄鹤楼题诗。有人还杜撰了一个故事,说李白游黄鹤楼时本想题诗,可看到崔颢这首诗之后,无奈地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诗篇在上头。”这显然是推敲不住的,因为文章开头已经列举了李白的两首游黄鹤楼的诗。我二十年前就看过一个资料,有学者已经考证出“眼前有景道不得”的出处,原来是一位疯疯癫癫的僧人,他在黄鹤楼附近练功时题了几句口诀:“一拳打到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诗篇在上头。”
但无论怎么说,李白放弃题诗的故事已经广为流传,这无疑是黄鹤楼最好的文案了。而崔颢的这首诗与其他诗最大的不同,就是整篇诗紧紧围绕黄鹤楼而作。开篇的“昔人”,首先点出传说中的那位道士,在修炼成仙之后乘着黄鹤飞走了,随后诗中出现的“晴川”、“汉阳”、“鹦鹉洲”也都是紧邻黄鹤楼的景点。
我是带着对唐代诗人的仰慕之情进入了黄鹤楼景区。景区门口是米芾手书的行书大字——天下江山第一楼,景区内部树木茂密,石径逶迤,环境清幽。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楼高五十余米,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即还原了清代建筑风格,又在上面做了升级,看起来更加生动和壮观。黄鹤楼最亮眼的地方是层层飞檐的黄色琉璃瓦,其它颜色则采用了橙色和深红,使整个建筑显得格外夺目。黄鹤楼的门前,有两只巨大的黄鹤铜像,走近一看鹤脚下还有一个铜龟,这大概有黄鹤归来之寓意,铜鹤古色古香,造型生动,与黄鹤楼形成呼应之势,有画龙点睛之妙。黄鹤楼采用了外五层内九层的设计,从进入一至三层开始,楼内的墙壁上都绘制着有关黄鹤楼传说的壁画,这些壁画篇幅巨大,画工细致,很有视觉冲击力。我印象最深的是二楼的那幅巨大的对联:“万古河山,胜迹常留,叹百年时运维坚,三楚名楼曾付火;千秋邦国,韶华永驻,看一代英雄谋略,九霄仙鹤又乘风。”
我登上楼顶,凭栏远眺,但见万里长江滚滚流过,我望见了著名的武汉长江大桥,望见了沙洲,还有江对岸的一座高高耸起的古建筑,那正是大名鼎鼎的晴川阁。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如今的黄鹤楼也不是尽善尽美,因为现在的黄鹤楼已经改变了原来的位置,1955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时占用了黄鹤楼的原址,黄鹤楼向东退却了一公里左右,建在了离江岸较远但地势更高的蛇山顶上。虽然比以前的黄鹤楼高大雄伟,却总觉得与唐诗里的意境有点不太相符,我对比了一下老照片里的黄鹤楼,虽然比现在的矮一些,但近邻长江,依水而建,显得也很高大,登楼远望,但见长江从楼下流向天际,不远处就是鹦鹉洲,对岸是龟山,似乎更符合李白与崔颢诗中的意境。现在的黄鹤楼为了防火,把以前的木料结构,改为以混凝土为主体,毕竟在黄鹤楼1800年的历史里遭遇了太多的火灾,仅明清两代,历经兵燹、火焚,黄鹤楼损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史称“火经三发,工届八兴”。这已经是27次重建了。好在黄鹤楼的设计精细,用料讲究,虽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但内外装饰仍以木料为主,特别是楼内台阶和地板的用料都很有古意。
游完了黄鹤楼之后,我乘车跨过长江大桥,游览了对岸的晴川阁。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位于汉阳的龟山东麓,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隔江相望,互为衬托,被称为“三楚胜境”。由于黄鹤楼离长江稍远一些,晴川阁成为武汉地区唯一一座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晴川阁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其名取自崔颢的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我觉得这是一座能够找到唐诗意境的建筑。晴川阁正面牌楼挂有“晴川阁”金字巨匾,北面为园中园,青草如茵,竹木葱茏,瘦石嶙峋,楼台亭榭层出不穷。西侧有一院落,一整面岩壁刻满了各体书法,从此处登上高台,可以隔江望见对岸的黄鹤楼,从此处看到的黄鹤楼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它屹立在蛇山的最高处,周边树木环抱,烟雾缭绕,上空则天朗气清,白云悠悠。眼前江水滚滚,百舸争流,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
其实武汉还有一个让我向往的地方,那就是被称为“天下知音第一台”的古琴台。古琴台离晴川阁很近,也就五分钟车程。古琴台又叫俞伯牙台,它是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相识相知的地方。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而在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得以重修。这座古琴台不是很大,大约一个小时就游览完毕。最大的收获是,我的“唐诗之旅”自从开启了一路南下模式之后,几乎没和第二个人说一句话,在长期的独自跋涉中,携一支竹箫,装一管寂寞,终于可以将尘封的洞箫悠悠吹响,把孤独的灵魂在此安放,不求“高山流水”遇知音,只为“阳春白雪”心自安。
第二天清晨我本想去往火车站,因为我购买了去往十堰的车票,我看了下时间距离发车还有两小时,便再次来到黄鹤楼景区。此时的江边,晨雾刚刚退却,逆光里的黄鹤楼愈发厚重沉着,飞檐的边缘如同镶了金边一样。我伸了伸懒腰,先是跑了两圈,然后练了几遍太极拳。就在我收功的时候,忽听空中有阵阵大雁的叫声,我抬首望去,一群人字形雁队,正由北向南缓缓飞去。就在雁群飞过之处,一大片彩云正挂在高空,像展翅飞翔的黄鹤,与黄鹤楼上下呼应,美不胜收。这便是与黄鹤楼最美的相遇了!
临行的路上,我写下了《七律-武汉行》:
黄鹤楼前薄雾开,
隔江遥望古琴台。
龟山虽固楚弦断,
仙乐留声耳畔徊。
流水高山闻嘉话,
伯牙锺子化尘埃。
晴川登阁观雄业,
日照千帆逐浪来。
(待 续)
作者单位: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