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齐通衢垛石桥(二)
——垛石街道垛石村印记
◎范继国 柳 君
礼仪风俗
快速的婚宴流程 垛石街村的婚宴流程很有特色:但凡谁家有娶媳妇的大喜事,自然就有不少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厨房里的师傅们个个都有烹饪绝技,而且动作麻利,待亲朋好友都坐定以后,只要掌管喜事的总管对厨房的师傅们报清喜宴的桌数,下一声“开席”的令。厨房里便是一阵锅勺碗盘的叮当作响声,各档菜肴便接二连三地出锅,随机就迅速地由传菜人员分发到各喜桌上,前来贺喜的亲朋们,得要放下筷子,拿条羹,酒杯,茶杯交替行。行动要迅速,因为厨房的菜,在半小时多点的时间就都上全,接着就是端到桌上的肉丸子汤和馒头。只要到了这程序,也意味着喜宴到了尾声。客人们解其意后,酒宴速度也就随之加快。因此,垛石村的喜宴流程快是出名的。
民间文艺
武术队 据传最初是清乾隆年间组建,训练场地在杜氏祠堂前的小广场以南长拳为主,器械有长枪、单刀、马叉等,还组建有舞狮舞龙队,由于演技高超,曾被邀请到济南府、齐河、商河等地表演,深受民众的欢迎。上世纪60年代初又由杜吉仓、杜道周、杜吉松、冯富岭为教练的武术杂耍把式,组织村里的青年成立了30多人的武术队,其目的是为了健身、保护家园,娱乐,所用器械都是真刀实枪,表演的套路有:单刀进枪、双刀进枪、空手搏刀、空手搏枪、枪刀相搏等。
摩托旱船 是垛石街村独创的传统表演与现代交通工具相融和的游艺活动形式。以卢吉才、杜道福为首的村能工巧匠,他们在摩托车的外周用竹片扎成船的外形,专门从周村购来绸布,裁剪后缝制在摩托车周边的竹片上,打造成“摩托旱船”,通过训练,这别致新颖的表演形式,一炮打红。无论是在家乡,或县城表演,都被观众觉得新鲜而倍受欢迎。曾应邀去济南泉城公园表演过,并获得“民俗表演特等奖”。
大鼓和迷戏
据73岁的艺术团卢吉才团长讲述,自记事起村里就有大鼓表演和迷戏表演。现在,大鼓队的村民每天都会练习大鼓,逢年过节有正式表演,平时也会被邀请去各处表演。在他的组织下,村里成立了“垛石庄户剧团”,2017年,卢团长带团在全镇百多村,不辞辛苦地送戏下乡,巡回演出。为村里的留守老人送去了精神上的慰藉。几年前工人日报的记者曾采访了卢团长,对迷戏进行了相关报道,文章标题《拯救迷戏的老头》。原先迷戏的曲谱都是口耳相传,后来有人找到会唱的老人进行了记谱。现在依然传唱的曲目包括传统曲目和现代曲目,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曲目如《一文钱》《道士下山》,《孝顺儿子贤惠媳妇》为老曲谱新剧情的现代戏。垛石迷戏已被列入济阳县第二批非遗保护项目。据悉,迷戏的前身是吕剧,迷戏改革自杜民。杜民是垛石桥村人,五十年代任职于吕剧团,后来因文革回村,带领村民继续表演,并对吕剧进行了改革,成为受广大村民喜爱的迷戏,后又因文革被禁止表演迷戏。文革过后,卢团长觉得迷戏丢了可惜,作为带头人将村里爱好迷戏的村民组织起来,继续开始迷戏表演。此外,大鼓和迷戏不止垛石村有,临近各村也有,各村风格略有不同。
名优特产
垛石驴肉加工制作始于清朝,其加工工艺有本村杜氏族人独创,并保留有加工秘方,按此秘方加工的驴肉,入口回味留有余香,独特的风味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后此秘方世代相传,因此又称“杜家驴肉”。改革开放后,垛石驴肉加工规模不断扩大,上世纪九十年代,垛石桥村驴肉加工经营户曾达到68家,创历史规模之最。如今,垛石驴肉加工经营已走向品牌化,相继创建出“平安”、“振兴”、“百年杜家”、“垛石”、“强盛”、“傲龙”、“小肥驴”等多个知名品牌,2007年“平安驴肉”被评为“济南市名优风味小吃”。2008年,垛石驴肉加工工艺被列为济南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全镇较大的驴肉生产经营业户有20余家。
旋(音)饼
据今年72岁的第六代传人杨克让讲述,旋饼成品是二斤到三斤多沉的饼,有厚有薄,制作形式也不甚相同,每次制作时需要重新盘炉。因工艺繁杂,杨克让老人的后代不愿学习制作过程。
手工秤
杜善星为手工公平秤制作手艺的第三代传人,他会在村子里每五天一次的集市中售卖自家的手工秤。
垛石番茄小产业 乡村大振兴
垛石街道地处北纬37度黄金水果带,是山东省农业产业强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番茄皮薄肉厚,鲜甜汁多,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00年起,垛石街道开始探索小番茄的发展道路,从最初的18个大棚发展至今,常年种植面积已稳定在4万亩左右,高温蔬菜大棚、大拱棚数量1.4万个,年产量达4亿斤,年产值超过13亿元,日交易额最高达500余万元,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50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优质番茄生产批发集散基地。
一是突出科技赋能,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让科技种在萌芽里,与安信种苗共同探索打造高品质种子研发示范推广基地,成立全国蔬菜种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创“25节点育苗法”,实现数字种苗生产,让一粒粒好种子、一颗颗好种苗长成农民的致富希望。让科技开在花朵上,创新探索生态授粉、自然授粉,从意大利引进熊蜂参与番茄的点花“工作”,与人工点花、喷花相比,熊蜂授粉是最贴近自然环境的授粉方式,省工省力,并且坐果率高,果实周正、带籽、不偏心,可以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让科技用到采摘上,鼓励农户兴建智慧大棚、运用水肥一体化。特别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部分农户充分发挥民智民慧,自主在番茄大棚内铺设轨道,让番茄采摘也能实现“轨道交通”,平稳快速,极大地提高了蔬果的运输效率。
二是突出人才赋能,汇聚农业发展新资源。一方面,引凤回巢。量身设计创业路线,吸引乡才回乡创业,培养“土专家”,共同探索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比如,垛石街道西宋屯村青年张斌,大学毕业后带着新理念、新技术回到家乡,从事小番茄、网纹瓜种植管理推广,在他的帮助指导下,群众种植的番茄送进了百果园、盒马鲜生等高端水果商超,价格从原来的6块钱左右每斤达到20元左右每斤,“土专家”帮助群众从农业里挖出了“红金子”。另一方面,借脑引智。引进星火乡村振兴研究院策划中国(济南)第二届垛石番茄创意生活节,设计垛石番茄和大颗粒番茄果汁等伴手礼,举办番茄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大咖云集、共话品牌赋能,不断擦亮“中国番茄之乡”金字招牌,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是突出创新赋能,激活农业发展新动能。深度运用智能化信息分析技术,利用5G、农业大数据和AI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发展模式,促进番茄产业转型升级,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推广实行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探索“龙头企业+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与山东国禾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番茄花园”30余个番茄大棚种植为基础,由国禾现代农业科技负责智能棚舍、种植计划、种植技术、品质标准、品牌营销、销售渠道及资金管理等供应链全程服务,家庭农场专注负责大棚里的生产管理,把众多独立家庭农场通过合作社联合起来,既保持家庭农场的独立性,又让各家庭农场享受到规模效应。大力推广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依托国禾科技独立自主研发的现代数字农场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追溯能力,提高小番茄质量品质,提高家庭农场收入,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
四是突出融合赋能,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以“共建共促”为支撑,打造城乡结合体。规划建设以番茄产业为纽带的“垛石慢城”田园综合体,结合番茄特色生产,打造特色农业景观,积极开展产业规划,优化乡村规划,集中打造一处市民“旅游向北”新地标。以“共兴共盛”为基石,打造产业聚合体。发挥番茄产业链条的延展、聚合作用,聚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规划番茄特色产业集群,打造240美丽乡村展示中心;建设特色番茄区、现代农业区、特医食品区三大片区;沿省道240线打造精品番茄种植示范基地,开创新时代都市农业发展新格局。以“共通共享”为牵引,打造资源融合体。引导干部、人才、项目、资金、土地、技术、政策等多元化要素向乡村聚合,通过供需对接、资源共享、信息共通,把党建融合形成的“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
物人忆思
垛石桥村的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宏济寺遗址、戏台遗址和杜家祠堂遗址。
宏济寺遗址
宏济寺始建于唐朝,建在垛石村老址村东燕墩湾北,寺前栽有唐槐一株(现保存的老槐),寺庙西还建有观音寺一座(1931年的济阳县志有记载)寺庙香火鼎盛期,寺前广场年年都筹办庙会,热闹非凡。以寺庙广场为中心,逢五排十都是商贸交易火爆的集日,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寺庙被毁。在此建了二十多间北房作为教室,还有十几间西屋,有七间大办公室,这是最早的垛石完小,校内曾有原宏济寺被毁时留下的三个大铁钟,都有1米多高,三口大钟都在1958年大炼钢铁时砸碎投炉炼了。建国后由于形势的发展此处又建起了公社联办中学,1978年联办中学迁到公社拖拉机站的东侧新校,此处改为垛石完全小学,1997年垛石联中又迁新址,垛石完小又迁入联中(现垛石中心小学),原址又改建成垛石幼儿园,后幼儿园又迁至现垛石中心小学东,此址改为民居。
杜家祠堂遗址
杜家祠堂(即垛石村杜姓的家庙)修建于清朝初期,据考是杜姓的杜曰诗和杜能礼两位监生率族人筹建,当时滨州有杜姓在朝为官的,闻讯后还赠送了宫灯悬挂于杜姓家庙的门廊,也为祠堂添了彩。此祠堂在文革前期被毁。1962年垛石公社税务所出资付给杜姓家族,选址在祠堂前面修建了税务所。杜姓族人利用这项资金购买了三套锣鼓,还做了几个大食盒,方便族人在祭祀或族人有婚丧嫁娶的活动时使用,后来税务所搬走后,村里安排本族族人盖了民宅。
大戏台遗址
由于年年都举办庙会,而且届届都很隆重,雇佣的戏班子必须有固定的戏台,戏台的遗址在现在的老工业后面,是用土堆堆就,周边砌有大青砖,长有十几米,宽有七八米,此戏台于1968年,徒骇河清淤并拓宽时被埋压,后又在垛石小学校园内又堆积了一个简易的,用于一些校内外的演出活动,后来垛石村进行村庄规划,修建主街道时,这个小戏台又被铲除。
垛石桥
垛石桥坐落在今垛石镇政府驻地的徒骇河上,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据史料记载,至少在400多年前即有此桥,又名杜家水口桥。垛石桥叠石做垛,续以土坝。时该桥“为燕齐通衢,济青登莱冠之客,约车往来者,日无停晷”。章丘、长山(今邹平)一带麦米输往德州仓,率经此桥。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徒骇河大水把桥冲毁,造成交通阻梗。县令组织人财物力,主持重新修起了高1.2丈,宽1.9丈,共15孔、总长14丈的垛石西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行过一次重修。雍正十二年(1734年)又增修了高1.4丈,宽1.6丈,10孔,总长16丈的垛石北桥。北桥与西桥相距半里远。后北、西两桥多次毁于徒骇河大水,先后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二十六年重新修建,“用工数万,费用千金”,确保了水流畅通,交通方便。
今横跨徒骇河的大桥是1969年政府投资修建的钢筋混凝土桥,在加强内外交通,振兴当地经济,促进县域发展,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垛石老桥南北两头各有一对石狮子,南头一对现存放在垛石街道办大院内,北头的一对现在存于济阳县河务局内。
垛石新桥
原省道249线是从垛石桥村中间穿过,经过1969年修的桥梁从徒骇河北岸通向德州方向,此桥前几年虽然经过加固处理,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运输车辆的载重升级以及载重车流量的不断增加已经让这座服役多年的老桥不堪重负,省道249线又改道垛石村西纵贯徒骇河又修建了一座新桥,2007年10月30日这座长度245.6米的空心板桥梁建成后正式通车,省道249线改称省道241线,宽敞的桥面加之垛石村南双向4车道路面的拓宽,为来往运输车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过往运输车辆逐年增加,司机们停驻安全方便,也拉动了垛石村餐饮服务、汽修行业的飞速发展。 (待 续)
作者系城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