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麦 场
◎温 娟
我就读的一年级位于整所校园的西南角,教室里坐着一年级和育红班的学生。因为奶奶是班主任,所以我跟着她上了至少三年的育红班,等我好不容易熬到读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属于班上最资深的学员了,全班上下无人能比。尽管江德宝比我大两岁,但我仍然是他的“学姐”。
在教室里的日子,我总是发呆,盯着窗口的时间比盯着书本的时间要长得多。尤其是在每年的夏初时节,我更是盯着窗外久久不能自已。瞧!那一大片繁忙的景象可比书本上的东西有意思多了。况且书本长什么样,三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我就了熟于心了。此时此刻,教室外忙碌的风景与平日里的门可罗雀截然不同,即使与往年同时期相比其热闹程度没什么两样,但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打麦场上的风景还是很值得一看的。与学校一墙之隔、从最东边一直到最西边,甚至再往西延长又一个校园的长度,是一家又一家连在一起的打麦场。
一
那一大片场院在农闲的时候是我们上体育课的好去处,也是学校举办各种大型活动的场所,更是我们村孩子上下学的必经之地。这会子,它们成了家家户户各自“安营扎寨”、备战麦收的地方。
打麦场,承载了庄稼人的希望和盼头。他们一大早在场院里泼足了水,之后又各顾各的戴着斗笠、牵着牲口轧实轧平场院。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至今我仍弄不明白到底是先泼的水还是先轧的场,又或许是先轧好了场后又泼的水。总之一句话,成熟的麦子从地里收到场院里,是需要提前营造光洁、平整的打麦场的,而营造打麦场,泼水、轧场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嗨,不用管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具体是怎么做的,我只需要瞪大眼睛把各种各样的风景尽收眼底。他们的动作很迅速,没等你看清楚弄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有时候只需要你回家吃顿晌午饭的功夫,再回来,便到处都是晒满了带有半米高麦秆的麦穗,就连我们上下学的小路都被占满了,放眼望去,满世界都是。
上小学那阵子,学校是给我们放麦假的。假期里,我们会帮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比方说,看大门、送水、拾麦穗、看场等,像翻场、扬场这样的大活儿我们是做不来的,这些活儿不仅需要力气,更需要技术。麦收的过程很长,大体分为割麦、晒麦 、轧麦、扬麦、晾晒等。熟好的麦子需要人们手握镰刀一下下割下来放平、捆扎、装车、套上牲口或亲自拉车把麦子一车车、一趟趟拉回打麦场。整个麦收的过程也是十分紧凑的,没有哪一家敢沉住气、慢条斯理地把粮食收进粮仓。麦收,与其说是收粮食,不如说是抢粮食。和谁抢?当然是老天爷了。那时候,因为科技还不够发达,既没有大型联合收割机,也没有十分准确的天气预报。也许上一分钟还晴空万里,下一分钟便起风了,接着就是倾盆的大雨,这种情况光我见过的就有好几次,更别说那些以种粮为主业的庄稼人了。有时候,越是麦收的时候,越是天公不作美。面对这种情况,你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自怨自艾,只能认倒霉。所以,天好的时候,庄稼人不敢耽搁,只管埋下身子加油干,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方能最大化地把粮食收进自家瓮里,做到真正的颗粒归仓,然后才能把心咽到肚子里。
二
八十年代出生的我虽然没被饿过肚子,但肉和新衣服却属于过年才能有的“奢侈品”,更别说玩具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的世界里几乎没有不能玩的东西。冰糕棍、石子、跳绳、沙包等等,这些都是能带给我们无限乐趣的宝藏级玩具。承载了麦收任务的打麦场,一旦完成了它的使命,闲置下来的时候又被我们不可错过地利用了。翻跟头、爬麦秸垛、比赛跳高等等,在打麦场里,每个孩子都能演绎不同版本的“大闹天宫”。打麦场承载了孩子们童年的快乐,也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
属于我们家的耕地不多,为数不多的那一亩二分地的粮食根本不值当的我家为此专门营造一个打麦场。所以,每逢麦收时节,我家和村西头的周舅爷爷家共用一个打麦场。他们家人多地多亲戚也多,我们家的那点粮食很多时候会被他们捎带着就收完了。为此,爷爷奶奶很感激他们,总是跟他们保持着很好的互动。济南的大姑捎来了什么好东西,总是让我们几个孩子给他们送过去。他们逮了鱼和虾,或是树上结了什么好吃的果子,也会给我们送来。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因为两家处得和一家似的,在村里势单力薄的我们,底气也好像足了很多,孩子们说话越来越硬气了,吹牛也越来越大胆了,就连打架这种事也敢跟着掺和了。孩子们的世界,有时候就得是肆无忌惮的。
小姑父在麦收的时候经常来家里帮忙。回城的时候,看见我在打麦场里和其他小朋友玩,便问我,跟不跟他去城里。我放下手中的石子,站起身来很炫耀地拍拍身上的土,对小朋友说:“我不玩了,小姑父让我去他家,小姑买了很多好吃的等着我呢。”那时候,表弟还没有出生,下班后的小姑和小姑父会带着我把整个老城街逛遍,好吃的东西更是毫不吝啬地都买给我。
如今,我已进入不惑之年,往事如风般成为过去,唯有儿时的记忆还时时萦绕在脑畔。像打麦场一样,承载了我们这代人美好记忆的还有许多发生在田间地头的小故事,再说深些,那沉甸甸的谷子、白花花的棉花、长在路边的野葡萄、结满果子的山楂树、一望无垠绿油油的麦田……甚至每一个关于粮食的物件,都镌刻着我们童年的点点滴滴,看见它们,便让我想起从前,而我呢,仿佛也还是那个没长大的孩子。
作者单位:济阳区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