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 坯
◎闫传宝
年轻的时候我脱过土坯,或自用或给街坊帮工。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居住的都是土房子土屋,盖房、垒墙、盘灶都离不开土坯。八六年我结婚时的五间新房,就是找街坊们帮忙脱土坯盖的,只不过墙下部垒了半米来高的红砖碱脚,完全用砖盖想也别想,没那个条件,即使买这点砖还是东抓西借的钱,并且买了窑厂两拖拉机斗半头砖掺和着用,能省则省。
脱坯时一般是我和父亲先把泥和好,我负责用铁锨铲泥供料,父亲负责踩泥、拉坯模子。一般的大坯模子长有60厘米左右,宽有40厘米左右,由四块10多厘米宽的木板组成,无底,短的两块木板上各有两个小洞,左右两根半米多长的麻绳呈“U”型各自穿过小洞,绳端系上疙瘩以防脱落,脱坯拉模子时,两手各提一根麻绳,缓缓用力,模子被提起,一个土坯就成型了。
脱坯是个非常累人的力气活,也是个技术活。先说和泥要找一个水源近、土质好且有宽敞地面晾坯的地方。我们一般选在东湾涯,涯下有水,土质偏红,涯上是生产队的大场院。脱坯一般选在春天,春天雨少风大,土坯干得快。早晨早早起来,我挑着水桶扛着铁锨,来到事先选好的地点,把鞋子脱在岸上,在湾底水边用铁锨一锨锨把土翻松,翻土时遇到碎砖烂瓦树根等杂物要挑出来,扔到不碍事的地方,翻上大约十几个平方土就算一个大泥窝。然后用水桶打水一桶桶泼在翻好的泥土上,水渗在泥土里,一点点洇着,这时父亲用?头背着一大包麦瓤也到了,我们先用?头把泥土一钁钁捣细,遇到土干的地方再用水舀子泼上几舀子水,连捣两遍后,再撒上厚厚的麦瓤,用?头一下一下把麦瓤捣进泥里,这道工序最累人,尺把长的大?头挂满了稠稠的泥巴足足有五六斤重,只有把钁头抡得高高的才能把麦秸捣进去、捣到底,泥才熟成好用,否则水是水、泥是泥、麦瓤是麦瓤,不和物不好用。只有把麦瓤均匀和在黄泥里,脱出的坯才结实不易断裂,其作用如钢筋打在混凝土里一个道理。麦秸捣上一遍,再泼水,把脚窝都灌满了,再接着捣一遍,再泼水,四周围上小沿,让黄泥在水里洇着,我们回家吃早饭,也当喘口气歇歇。
吃罢早饭,我提着母亲用化肥袋子缝好的泥兜子,父亲拿着坯模子、泥板、泥锨板子来到湾涯上。父亲先把鞋子脱在一旁,再把坯模子湿透,选合适的空地放好,我则用铁锨先装满一兜泥,再铲上一锨头,锨棒上端挑上泥兜,双手用力撅着以保持平衡,一步步爬上陡峭的湾涯来到父亲身边,父亲把兜接过,将泥倒在模子里,我随手把锨头一翻,一锨泥也落在模子里,父亲抬起右脚三两下就把模子里的泥踩实踩平,随手用泥板来回一抹,双手抓紧麻绳缓缓一提,一个完美的土坯就完成了。父亲接着把坯模子摆在离上一个土坯约10厘米左右的地方,准备脱下一个坯。一兜泥再加一锨正好一个坯。有时我装的泥少了,父亲就用泥板把一趟趟漏到地上的泥块捡起来添上;若装的泥多了,父亲就从模子里铲出一坨泥放在下一个坯的位置,使土坯大小厚度基本均匀。爬湾涯的小路滴上水又湿又滑,我就一步距离挖一个小坑做脚窝,若楼梯一般自下至上蜿蜒到湾涯之上。父亲抹坯脱成的功夫,我就又撅上一担泥来。一摊泥脱完,紧接着再和下一摊,中午闷在那儿,回家吃午饭,下午接着干。
土坯脱完晾晒四五天,天好的话就有六七成干了,就一页页立起来,底面粘上土疙瘩的用铁锨铲去,“Y”字型排成一行行,远远望去仿佛拖拉机后轮胎轧出的一道道立体辙印。再晾晒三五天,干个差不多了,就一个个集中起来摞成架,上面盖上柴草撒上土,已防雨淋坯毁到砌墙时抓瞎。如果先把土从湾底运上来,再挑水和泥脱坯,效率要低一半子。
如果要盖三五间房子,单靠自己脱坯就麻烦了,一是工程量大,二是天未必作美,必须找庄乡爷们帮忙脱坯。我结婚时需要盖房子,光土方就是个大问题,恰好生产队里的牲口棚(责任制后牲口都分到了各家各户)作价卖给了一户人家,人家只把木料和砖瓦扒走了,废墟上只剩下一堆土坷垃。父亲想用这些土,经人家同意后,像捡了一个大宝贝,买了二十米长的塑料管,下端伸到水湾里,上端安上压水机头,全家齐上阵,用了五六天才把土坷垃洇开洇透,之后择一日请了十几个街坊帮忙,脱了三天才脱完。俗话说“墙毁墙,不久长”,我们省了土方捡了个便宜,却吃了个大亏,盖的房子墙体早早就碱坏了,连二十年都没撑下来。
根据用途不同,坯模子尺寸也不同。垒承重的大墙用大坯模子,垒不承重的隔断墙用小坯模子,小坯模子脱出来叫墩子坯,又短又窄又厚。其实,垒土墙除了用土坯外,还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用和好的麦秸泥(要比脱坯用的泥含水量低,捧到手上能成型)燕子垒窝似地一点点去垛,俗称“扎墙”,扎墙一批只能扎半米多高,再高了底部的湿泥就驮不住会被压坍,扎完一批要晾晒五六天,才能再扎第二批,期间还要注意雨天必须遮盖好,直至够高;二是“打墙”,打墙不用和泥,均匀泼水使土湿润即可,根据墙体宽度,两边各放一块三四十厘米宽木板,木板之间用两道绳子系在一起,使中间空间与墙体等宽,内部填满土,然后用十几斤重的单把小夯把土砸实,抽出绳索,将木板取下上移,撒上麦秸填满土再打第二批,直至够高。打墙快,但质量不如扎的好,扎的墙结实,但工期长,论起盖房子来还是用坯垒,三五天就能上上梁,七八天就能挂上瓦。垒好的坯墙里外都用黄泥抹平,有条件的再挂一层白石灰,既美观又结实,俗称“石灰泥墙不透风”,因为墙体厚,冬暖夏凉,在没有保温隔热材料的年代很适合人们居住,在动荡年代也不容易被贼人轻易掏窟窿。
若坯脱少了,山墙尖子还不够高,就去打听谁家有存下的坯,多借几家先把房子盖起来再说。过去农村家家都预备下点土坯,土炕塌了要用土坯去补,娶媳妇生孩子待客,大灶小灶要用土坯去盘。家庭困难的人家连桌子、椅子、碗橱子都是用土坯垒的,我们上小学时用的课桌、课凳也是土坯的。庄稼人淳朴,俗话说“坯是一垛泥,兴借不兴给”,坯有借的,但没有还的,还人家也不要,反而让人家说见外而伤了和气,不如记住人家的好处,来日方长么,谁也不能关上大门朝天过,帮人就是帮己,帮己就是帮人。
地处华北平原的济阳,千百年来在黄河的冲积下变得土层深厚而肥沃。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人们便利用这深厚的土地种植农作物,以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利用这现成的黄土脱成土坯或直接打墙,用来垒墙盖屋以确保有个躲避风雨的安身之所。土坯作为过去农村常见的一种简易的建筑材料,其历史却相当悠久,往上可以追溯到铜石并用时代的早期,考古人员曾在河南荥阳青台遗址中发现了5000多年前的土坯房屋,这表明土坯建筑形式在中原地区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我国古代部落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改革开放之前我们济阳农村仍然以土坯房屋为主,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住房才逐渐向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转变。条件稍微好转之后,村里人有自己脱砖坯烧砖的,砖模子有底,一次可脱出三块砖坯,这种泥不掺麦秸,用块铁皮挖三块熟泥填在模子里,再用系在弯木上的弓弦般的铁丝一拉,把多余的泥去掉,将模子往铺满沙土的地上一扣,三块砖坯就完成了。看似简单,但要脱好几万块砖坯,要拉土、和泥、脱坯、晾晒、建窑、烧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壮劳力也得掉几斤肉、脱几层皮。但是没有办法啊,那时还不兴雇工,也没闲钱去雇,好几个月的工期,又不方便找帮工,真应了那句俗语“早晚是那24 个大坯”,早点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力更生而丰衣足食。
时代发展到今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保存完好的土坯房屋若文物一般稀有而珍贵,每当看到这样的画面,思绪就会穿越时光的隧道,在半个世纪前的茅屋柴扉间伴着轻轻薄雾、袅袅炊烟而飘荡与升腾。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