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 暮
◎马德水
夕阳像是失去中午的热烈,渐渐退去了它那傲慢的神态,默默收起了灿烂耀眼的光芒,向人们展示出它温顺而柔和的笑脸。那正在燃烧着的火把,点燃了西半天的火烧云,奋力向大地洒下最后的热量。红日依依不舍地下移着,余晖映红了庄稼和乡间村舍,为家乡涂上了绚丽的色彩。
一缕夕阳映照进窗里,我急忙放下手中的毛笔,惊喜地走了出去,去迎接它的到来,饱餐下晚饭前的霞光。一阵微风吹来,吹散了赤云,吹欢了小鸟,吹落了夕阳。风儿把云霞织成了一片片美妙绝伦的丝绸,点缀了天空,此刻的夕阳仿佛像蒸了桑拿,别提多惬意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金色的世界里,唯有落日红得透彻,这白云衬托着泛泛的红日,火红火红的,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慢慢地向下移动,沾染上一片黄色的光辉,连绵起伏的白云在夕阳的照耀下折射出缕缕金光,好像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这炫妙的场景,怎能不令人心动呢?
远处的天空,仿佛被一位不知名的画家晕染上红、紫、青、蓝、黄五种颜色。近处头顶上那一片天空中,飘着几朵孤零零的云彩,不知不觉,它们的后身上竟燃起了一股“烽火,”那烽火“火苗”火红,一下子蹿上了天空,原本白如雪的云朵一下子变成了燃烧起的“火烧云”,挂在天边。不一会儿,橙红橙红的,又像少女羞红的脸蛋,红得像大红苹果。天空也逐渐被五颜六色的云彩瓜分了领地,变得像火炉里残余的火炭,颜色是那样的刺眼,最后竟变成了暗淡的红。把洁白的云朵也映成了红霞,并且更使它漂亮美丽,它们照映在水中,慢慢地,大地被染成了橘红色。
望着那迷人的晚霞,顿觉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此刻,我睁眼望着那不断变化的神秘的云彩,望着背后那棵孤独的老榆树,望着那天空中匆匆忙忙飞过的一群小鸟,乡村的上空冒出了农家人做饭时的炊烟。炊烟渐渐多了起来,连成一片,又慢慢散开,而后融入那苍茫无际的天空。这袅袅升起的炊烟,终究会唤回在田间劳作的家人,他们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带着晚归的充实和劳动的愉快,那斜扛在肩头上的镢头,那戴在头上的草帽,那叼在嘴里的香烟,津津有味地抽着。还有那在人前撒欢乱跑的小花狗,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黄昏暮归图。
记得小时候,每逢学校放“秋假”,我会受生产队长指派卷起母亲特意给我缝制的被褥,带上那只机灵的大黑狗,和一位老大爷到离家八九里外的坡里看地瓜、花生。在那艰苦的年代,生活极度贫困,人们渴望能吃饱,总会想办法弄点食物,添补下生活。针对这种情况,上级要求各村、生产队加强民兵巡逻,对重点地片派专人看管,以减少更大的损失。我们这一老一小,还有那只大黑狗,就是这种特殊时期,担负起了二三百亩庄稼的看管任务。自带干粮,天当被地当床,吃住在坡里。夜幕下,漆黑夜空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很远处几点微微弱弱的灯光,似乎像忽亮忽暗的鬼头,让你一定产生恐惧的联想,偶尔夜猫子“咯咯”得悲叫声,顿时打破我的沉思,让你胆战心惊,捂着心跳祈祷今夜平安无事慢慢入睡。清晨,大黑狗的叫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立即起身带上大黑狗,迎着朝阳,踏着露水查看庄稼是否遭受损失。每当太阳西下时我便牵着大黑狗站在地头“严阵以待”。秋风轻轻吹过,浑身觉得凉飕飕的,大黑狗紧靠我蹲着伸出长长的红舌头,威风凛凛。放工的社员扛着各自农具,挤挤攘攘,一群接一群,身背夕阳的寄托,好像已没有了朝阳的温暖,拖着疲惫身快步回村。我会奇怪的发现,人们虽然生活上很苦,精神面貌却十足,他们看着眼前一片片长势喜人的地瓜、花生、棉花,心里充满了生活的希望,都自觉爱护庄稼。但也有极少数人因家境困难,时常借放工回家来个顺手牵羊,跑到地瓜地里扯些秧子添补下生活。面对这些熟悉的街坊邻居,大爷大叔、大娘大婶们,也只能让他们一码,只能跑到他们跟前,亲切地称呼着,请他们少扯点,大黑狗也会随着我的话音“旺旺”叫上几声,吓得扯秧人马上停住手。我会借机传达队里的规定:“扯一次地瓜秧,扣三天的工分。”其实社员们的心里都明白,多吃多占可耻,爱队爱集体光荣。社员们每天起早贪黑顶烈日冒风雨辛勤劳动,生活上还是没有保障,想到这里我感觉到扎心的疼,马上制止住大黑狗的狂叫,很不自然扯上两把地瓜秧急忙塞到他们的怀里,劝他赶快离开。说实话,我也不想当老好人,眼看集体财产受损失,心里总过意不去,不能老让少数人占便宜。我会告诉队长我错了,不应该这样做,队长用手摸着我的头,心情好像十分沉重地说:“孩子,庄稼是大家伙的,我们看好管好才对。”队长的一席话让我深受启发,也明白了一些道理。几年下来,我曾多次担任看管庄稼任务,始终坚持原则,以队为家,爱护集体财产,尽量做到把损失降低到最低。当好小保卫,管好小天地。
乡村的黄昏是秀美、恬静的。路边的野菊花、小草,都在徐徐晚风的抚摸下,安静地睡了。夜来香精神十足地梳妆打扮,准备迎接“黄昏音乐会”,它们用绚丽的晚霞做胭脂,涂红娇美的脸蛋;用金黄的夕阳光做长裙,套上柔韧的腰肢。小河翻起的一朵朵浪花,洒在自己五彩的秀发上,河边的垂柳散开高高的发髻,取下美艳的蝴蝶结,俯下身去,让长发垂进潺潺流水,静静地梳洗着。顽皮的小河也不再跳跃,平稳静静地流淌着。河里的睡莲闭上了眼睛,弯弯的长睫毛上还挂着水珠,河里的小鱼和小虾们都回家了。“月落西山鸟归林。”形形色色的鸟儿都急急忙忙地往自己的栖巢里赶,鸟爸爸要把找到的食物带回家,鸟妈妈要回去照顾幼小的孩子。只有一些贪玩的鸟儿还在不紧不慢地玩耍嬉闹。还有那在田野怀抱的牧童悠扬的笛声,随着那习习的晚风,飘入每个人的耳中,你看那牧童,坐在牛背上,两手捏笛,歪着头,悠闲自在地吹着。那光着脚的小脚Y灵活地晃来晃去,仿佛在打着节拍。幽幽的笛声似乎也牵动了老黄牛的豪性,它自由自在地引吭高歌,“眸”的一声,引来了乡村里一两声犬吠。小河边,洗衣的女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起棒槌用力敲打着衣服,有说有笑地谈论着村里的新鲜事。放羊的小姑娘也归来了,口袋里塞满了极酸极甜的野果。凝神静听,从草丛中传出虫儿“叽叽”的叫声,时而又传来纺织姑娘演奏的那一串串动听悦耳的旋律。
我饶有兴致地慢步走在田埂上,感受晚风温柔的抚摸,嗅着空气中酝酿着泥土的香味,目光追随着小径的远方,直到消失。走得累了便停下来,找块水域领地坐下,脱掉鞋子把小脚Y伸进水里,尽情享受潺潺流水,有的还会有一只鱼撞到脚上,惊喜又舒服,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
不远处一个弓肩弯腰的老汉,牵着慢慢蹭蹭踱步的老牛,它一边走一边还嚼着以前吃过的草料,毫不理会一旁着急和它说话的狗儿。夕阳下,金黄的余晖撒落在人和牛的身上,在水中则漾起跳跃的光亮。弯弯的垂柳下面,牛儿从容不迫地喝着水,老汉慈祥地望着它,抚摸着牛的脊背,影子荡荡地浮在水面。这是任何画家都画不出的画面。野鸭被感动了,“嘎嘎……”唱起了赞歌,蟋蟀则拉起了“瞿瞿瞿的竖琴”,狗儿也不时来上几声急促的感叹,这又是任何乐队也奏不出的乐章。
我站在门前的土台上,像童年时代学着数夜空中的星星,一、二、三……数着数着,我陶醉在家乡夜晚的美景里。一轮明月挂在深蓝色的空中,许许多多的星星围着月亮,月光照在树林里,就像一个女子走在出嫁的路上,羞涩得让这个世间只剩下她的心跳和呼吸。瞧,那石榴树上结满了一个个胖乎乎咧着嘴笑的乐宝宝,笑得那样的开心。突然,我感到手里痒痒的,低头一看,原来是只调皮的萤火虫趁我不注意悄悄地挠我痒呢!只见它的小尾巴隐隐发着光亮,多么像一个小灯笼正在为找不着家的小动物们照亮回家的道路呀!
夜幕降临了,轻柔得像河水,隐隐约约的像烟雾,弥漫着给人增加几份梦的幻觉。月光像水一样从天空中泻下来,静静地泻在乡村间,把整个乡间村舍的街道、小巷照得银光闪烁,满村通亮。就在这时,吵闹的时刻来临了,树上的鸟声,地里的虫鸣如潮,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交糅着潺潺水声和远处芦苇荡的瑟瑟声,构成了绝非矫揉造作的音符,乡村在这音符的跳跃中传来犬吠,仿佛是一个莽汉突然插进来一句话似的,让人感到震惊和意外。白天吸足了阳光的庄稼,此时也使劲地“发育”成熟,发出“滋滋”的声音。农家院里,几个小媳妇围在电视旁,眼睁睁地瞪着银屏上剧情的发展,或摇头叹息,或用手捂着嘴偷偷地甜笑。一旁,几个强壮的男人正在喝茶、抽烟,消磨一天的疲劳。白天盖过风雨声的嗓音,此时温和了许多,也沉默了许多,没有争吵,没有喧哗,只有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和宽慰。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深秋已尽,百花凋零,独有菊花迎着秋风昂然盛开,那稀疏的影儿,横斜在平静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下。幸喜我在低声吟诵,和菊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尽情享受着日落西下的秋色。唐代诗人元稹这首诗句最为世道称赞的,给人们送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欣慰,简直把菊花的气质风姿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如果用浓墨描摹出菊花之韵,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秋晚金菊图》。
时至深秋,百花殆尽,唯有菊花傲然开放,它朵朵争俏,露水让它更加圆润,香满田野,装扮河岸,美丽乡村。诗人既写出了菊花不同于牡丹、芍药的独特形成,又写出了它异于桃李浓郁的独有芳香,极真实地表现了诗人在朦胧月色下对菊花清幽香气的感受,更何况是在黄昏月下的清澈水边漫步,那静谧的意境,疏淡的菊影,缕缕而逝,颇有仙风道骨,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怜惜身边的菊花,是伤感,多种情感交织撞击着诗人的心房。篱笆之思,从空间上把人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迷人意境,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谐之愿,是我们的共同梦想。
那条玉带似的小河在村东头哼着优美而清晰的歌,流得很慢很静,它在月光的辉映下,有一种无拘无束,非凡的享受。一时间,我发现月亮是那么伟大,显现出母亲般的温柔。它能把骄傲的蓝天变得不再碧蓝,它能把云朵变得比以往更加美丽,它能把即将逝去的一天变得更加精彩……
我爱你,乡幕下那迷人的景色。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