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传承(二)
十三年读书和写作回顾
◎齐永山
四
我能安下心来有目的读书、有意识写作,是在毕业二十年同学聚会之后。特别是见到了当年指导我写作的老师,又看到几个同学出版了自己著作,想读书写作的想法渐渐强烈起来。自从离开校门,我就开始了独立生活,娶妻生子,为衣食住行精打细算,为改善生存条件处心积虑,忙忙活活中转眼就是二十年。整整二十年里,不能说没认真读过一本书,没正经写过一点东西,但都极少,可忽略不计。上面题目上我说读书和写作的“十三年”,就是离开校门二十年之后至今的这段时间。
毕业二十年后,孩子长大了,生活安定了,经济上也有了保障,这时我便有余力顾及到自己喜欢的事了。恰好这时儿子读高三,晚上我进城督学,每天就有了半宿的清闲。我买了一堆书,从此就边读书边写起文章来。一年里书读了不少,各种题材的文章不分体裁地也尝试着写过不少。把陌生了二十年的感觉重新拾起,写起东西来还不算太过手生,看来基础尚在。
孩子在上大学之后到参加工作前,是做家长的身心特别松弛的一段日子。儿子在外上学六年,也是我读书和写作数量较多的六年。慢慢地,读书和写作成了我种菜之外最重要的业余活动。
对于想读书和写作的人来说,争取到更多安闲时间是很重要的。该做的事情还要做,能忙中偷出闲来才是本事。比如良朋故友叙旧除外,属于凑场子应酬的事能推就推一些,能找人替代的就找人替代些。疫情三年期间更是少了许多交际往来,那也是我读书和写作数量上剧增的三年。另外还要尽可能把外事外物看轻些,保持住心态的平稳。如果能常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就会避开好多外界干扰;如若生活还过得去,对一些争多争少、争高争低的事,最好是该放手时就放手。
做任何事只要专下心持之以恒,日积月累之后就会有满满收获。从不惑之年坚持到过了知天命之年,这十三年里我读的书不一定比以前读得多,但读书质量明显提高,对读过的书有了更深层次理解。写作成绩也不错,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
就像以前读书什么都读一样,我的写作也没固定形式,读书笔记、散文、诗歌、小说等什么都有,当初用什么体裁写它们,都是在一念之间决定的,或者说兴之所至就这么写了。但没有方向的写作不容易提高水平,术业有专攻,什么都写往往什么都写不精。不过这样乱写也有个好处,就是不存在写作瓶颈问题,实在没啥写了,做做笔记总可以吧。
五
在我决定写作后的这十三年里,做读书笔记占用的时间最多。这既是早有的习惯,也是自己读书和写作上的需要,主要写了两类:一类是读历史的笔记,一类是读传统经典的笔记,各写了十二万多字。
在我读书和写作过程中,有时碰上牵扯到与历史有关的问题,常有读不透的时候,也常有写出一句话因为摸不准心里不踏实的时候。比方说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某项制度的沿革问题、一种思想对不同时期的影响问题等等,有时怎么查资料也还是只能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对一些不同说法甚至是矛盾说法,也不好认同哪一个。怎么办?在读了几部与史学有关的书籍后,还是决定通读一遍历史,只有全面了解了才会心中有底。我买了套《中国通史》,一箱里面六大本,四百多万字,我读了大半年才浏览完一遍。然后重新细读,另查阅了不少于四百万字的资料,同时开始做笔记。从开天辟地记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终止,写了近一年才完工。
中国历史太长,为便于记忆和以后查阅方便,我选了些简单意象或象征性标题,以时间为序,做成了六十个历史分段的目录,各篇相对独立又前后相联系,这样就提领出了历史的筋骨脉络。在通读过历史之后,感于自己识见的肤浅,写作时又常想着找到些思想观念上的初始依据,就读了许多先秦诸子的著作,后来开始有选择地深读了几本古代经典。先是读《论语》《孟子》,又读《老子》《庄子》,这些书籍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核心经典著作。儒学规范人的社会生活,道学提升人的思想境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股主流。当然作为诸经之首的《易经》是必须要读的。但《易经》太难读,在读其他经典前自己已读了几遍,可没读通,后来又读了几遍,也只理解个大概,但耗费的精力却比读其他经典的总和还要多。
经典都是些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是需要反复阅读的,不仅读还需要反复抄写增加记忆,还要通过看注释、听讲座,对这些经典著作深入理解。做完这些之后,我才开始做笔记。做笔记既是对原文内容的梳理,也是对自己理解认识的梳理。这些经典里头笔记最难做的还是《易经》,不仅象数方面的东西难整明白,就是义理方面,众家注《易》者也是各说各的。为此我还重读了一遍《资治通鉴》,找了些有《易经》语句引用的小故事摘录下来,帮助把握经文内涵。常看到有些人对这些古典的东西说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是“批判继承”什么的,但像我这种初学者没有质疑的资格,只能逐字逐句老实学习,做笔记也就是将原书经文加上自己一点理解,连同古今学者的研究成说,有选择地摘录进笔记,以备再读时参考。
对于我来说,做读书笔记本身也是种写作形式,一点不比写一篇同等章节的散文容易,甚至更费工夫。
六
除了写读书笔记,我最常写的是散文,写散文贯穿了我十三年的整个写作过程,开始几年写得多一些,后来几年写得少一些,归总一下也有上百篇。我写的散文大体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回忆性的,从童年写起,记述了我这开始读书和写作之前的一些琐事,写的事情都是不需构思、不需曲笔的记忆中的主干,有的明显是记忆的罗列,不过读来也算是给了自己一点生命有源有本的感觉。一部分是这十三年来的生活记录,就是些养亲育子、种菜读书,还有几次外出看景的事,虽然写了,其实也没多少值得可道之处。这两部分内容数量上大约各占一半。
散文好写,但写好不容易。各种风格的散文我尝试着写过不少,但一直也没找到自己擅长的表达途径。都知道散文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练习得多了倒能把握些,但总觉思想深度不够。散文是与作者个人生活阅历关联性很强的一种文体,又要求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这显然是我弱项。我的生活是比较粗疏随性的,除了喜欢种菜读书,其他则是顺其自然,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而生活无论怎样我都又觉很适应,从不往深处想。我写的大部分散文,要么是在种菜时忽然想起的某段记忆,要么是在读书时候忽然触动的某个念头,都不是什么有重要背景事或有多深刻哲理的。我也喜欢读一些名人名家作品,但生活阅历既然不同,也便难有切身感受,自己学识又不够,虽能学到一点技巧手法,但从语言到内涵都难达到他们的水平,主要还是缺少了人家的修养功夫,今后还需要自己在读书生活中慢慢体悟。
散文是一种可以跟着生活走的文体,生活没停,我也就断断续续一路写下来。前几年觉得写的不少了,想整理出几篇自己满意的来,从主题、风格、深度等几个方面考虑,选到六十篇,舍弃的大多属于时效性强,时过境迁再看,自己都觉没意思了。后来经过修改重写,又挑出十二篇,这样就有了七十二篇合格的。这两三年里又写了五六篇加进去,对之前整理好的又删去五六篇,还是保持在七十二篇的规模,十二万多字。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