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0 更新时间:2025-01-08

关于济南市济阳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25年1月7日在济南市济阳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济南市济阳区发展和改革局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经济发展量质齐升。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严格落实量质齐升经济工作推进体系建设,统筹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多数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全市和同考核单元前列。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7%,税收占比提高3.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2.1%;进出口总额增长6.8%;实际使用外资8029万美元。
(二)产业能级全面跃升。工业发展势头强劲。规上工业产值增长9.1%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年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1家。龙头企业带动明显,金晔、欧锐激光等骨干企业持续增资扩产,大自然、旺旺年产值均突破30亿元,矗峰年产值突破10亿元。“智改数转”技改计划深入推进,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分别增长15%、30%。创新型企业呈梯度培育,汉方制药、欧锐激光等74个技改项目稳步实施。高质量企业进一步增加,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9家、“专精特新”企业27家、“瞪羚”企业16家,大自然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矗峰、顶津等11家企业获评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山东旺旺乳制品车间被认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食品饮料、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产值持续增加,特殊食品城建设推进顺利,沿黄九市特殊食品产业联盟组建成立,多款特医食品批号组卷申报。现代农业稳产增收。农业增加值增长4.7%。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新市镇小麦玉米单产提升技术集成示范区项目有序推进。粮食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加强,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全年产量12.88亿斤。创新农业品牌价值,仁风西瓜、曲堤黄瓜纳入《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产业集群化发展提档升级,“一镇一园”新格局逐渐形成,富硒蔬菜智慧产业园二期、黄瓜全产业链示范园基本建成,“黄河·稻乡湾”泉韵乡居片区、农副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等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实现济南市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突破”。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商圈打造持续升级,绿城春风里商业街开业运营,引进城南往事等品牌首店4家,申报众海新天地、城市之星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处,建成全市首个数字人民币消费集聚区示范商圈。金融“活水”迸发活力,天津银行签约入驻,搭建多模式科创银企对接场景,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
(三)发展动能稳进积蓄。项目招引稳步推进。全年共签约项目60个,签约额308.7亿元,其中过10亿项目8个,过亿元项目42个。优化拓新招商引资模式,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先后引进爱香特科技、翔宇模塑、凯华模具等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统筹推进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新引进明叶健康等台资及关联项目45家。扩张特殊食品城产业版图,新签约极源生物、山东润泉水业等5家重点企业。承接起步区上下游产业链,新引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12个。项目攻坚突破成势。推动省市区重点项目有序建设,其中,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13.2%、126%;全区144个重点项目开工123个,完成投资110.2亿元。健全项目策划包装动态协商工作机制,谋划储备优质项目354个,总投资690.6亿元,其中重点产业类项目319个,占比90.1%,位居全市前列。全产业链现代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储备清单”,零碳生态循环EOD项目入选国家环保金融项目库,大寺河水生态修复项目列入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项目储备库。欧锐激光、济北电建、大自然二期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5万千瓦背压机组等大体量项目支撑有力,国瑞风电项目“四证连发”顺利开工纳统。要素保障精准有力。破除土地、水资源制约瓶颈,新增用地3560亩,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264亩,额外争取引黄用水指标2159万m3。强化项目资金支撑,申请政府专项债券等上级政策性资金68亿元,下达额度2.9亿元;新增企业类贷款160亿元;汉方制药成功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3688万元。
(四)改革创新提速提标。重点改革推进顺利。推进“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产业园区试点”建设,强化园区管理运营,制定实施“区中园”深化发展运营办法,新入园项目32个。数字化改革牵引有力,成功争取“全省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重点项目精准管理能力有效提升。推进执法阳光监督改革,推行涉企柔性执法和“扫码检查”。常态化实施企业“摸排销”行动,推出“增值式”服务、“项目管家”等一揽子惠企措施,激发金晔、大自然等22家企业涌现投资加码“二期现象”。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备案高新技术企业76家,入库国家科技中小企业335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6%,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4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5.87亿元。山东省华泰营养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金晔农法成功立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实现农业良种工程零的突破。示范引领奋楫先行。省市层面陆续出台支持合作区发展政策措施,顶格推进合作区建设。建成启用合作区展厅,举办“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推进会暨旺旺集团大陆投产30周年合作交流会”,现场集中签约济南应急产业园、城发云食谷等重点项目14个。设立合作区“泉惠企”企业服务站,打造“税路通·税之家”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税企直通车,推动惠企红利精准直达企业。
(五)城乡融合见行见效。城乡建设规划先行。编制实施《济南市济阳区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实施方案》,为全区沿黄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提供具体指引。济北、回河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实现依法依规精准开发。印发实施《济阳区综合交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35年)》。济南绕城高速“大北环”建成通车,济滨高铁、济南轨道交通济阳线、黄河大道北延工程等项目按计划稳步推进。推进实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新改建农村公路8.7公里。闻韶街西延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垃圾分类整治成效显著,新建垃圾分类房25处,改造提升垃圾分类亭80处,回河片区11条道路保洁纳入城区管理。拆违拆临坚持“零容忍”,新建防违控违工作站3处。启动五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王家社区为省级基础型智慧社区,提升成长型智慧社区3个。提高城区集中供热覆盖率,新增供热面积60万㎡。552个村供水管网改造全部完成,实现农村供水全面智能化管理。扎实开展“和美乡村”攻坚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绩显著,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5个,累计打造市级示范引领村251个。有序推进安置区建设,建成交付安置区4个、涉及2935套、2548户。启动老旧小区改造16个,完成面积4.85万m2。生态底色持续擦亮。深化空气质量攻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37天。保障水环境稳定达标,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新建改造农村污水管网156公里,北部四镇水质净化厂建设完成;第一污水处理厂改造扩容,出水标准提升至地表水Ⅳ类;城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作通过省级验收,“两清零、一提标”任务全面完成。水土保持工作有序推进,完成水土流失预防保护面积2.6km2。加快开展污染源头治理“无废城市”建设,推进荷畔社区、葛店村近零碳示范创建。持续实施能耗双控,全面完成煤炭消费压减任务,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339兆瓦。塑造城区“绿心绿脉”,新建城区公园游园3处、绿道6公里;打造绿色经济增长极,新认定市级以上绿色工厂6家,市级及以上“无废工厂”3家、“无废机关”4家,济北开发区获评山东省“无废园区”、济南市绿色工业园区,山东旺旺食品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实现我区省级绿色制造单位零的突破。
(六)民生福祉日益增进。社会保障攻坚扩面。加强民生支出保障,全年民生支出37.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6%。新增城镇就业3610人,新开发城乡公益岗1285个。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76万人。新增农村幸福院助餐示范点11处、家庭养老床位150张,城乡低保、特困等九类保障标准提高5%以上,发放各类救助资金约1.1亿元。跨省异地直接结算率、跨省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率均达到90%以上,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连年提高。推进保交楼、保交房交付9327套。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综合考核位列全市第一。为残疾人提供适配辅具1000件以上,完成251名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社会治理卓有成效。“五经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代表全省顺利完成国家经济普查事后数据质量抽查。常态化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宣传活动,形成守信践诺良好社会风尚。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超前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开展“保民安悦民心”主题行动,连续15年命案全破,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信访积案化解等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秩序持续稳定。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滨湖实验小学交付使用,南湖实验小学主体建设完成。高考特招线、一段线上线率分别提高2.4和1.7个百分点。获全市第六届冬运会总成绩第一名。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改造提升济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业务用房面积1800㎡,增加医疗服务床位40张。
二、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
——进出口总额增长5%;
——实际使用外资4500万美元;
——粮食总产量64.4万吨;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
——新增城镇就业0.26万人;
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等各项约束性指标。
三、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措施
(一)突出项目为王,高层次推进经济向好。
(二)突出结构升级,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突出创新引领,高标准塑造发展优势。
(四)突出系统推进,高效能加快城市更新。
(五)突出民情民需,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