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的反思
潘美冬
3·15已经过去好几天了,可所造成的冲击和震荡却愈发凸显。
3 ·15这一天是我们大吃一惊的一天,是我们出乎意料的一天,也是我们老百姓最解恨的一天。在每年这一天的晚上,固定有两种人彻夜不眠,一种是制假者售假者,另一种则是地方的市场管理部门。制假售假者在央视的3·15晚会上如果看到了自己的产品,会迅速地进行隐藏、销毁、处理、转移,地方管理部门的领导如果在3·15 晚会上看到了他们地区的产品,则会立刻亲自带队第一时间赶到产品生产制造单位,对曝光产品进行检查、封存、扣押、关门。由此出现了每年的三月十五号这一天里,生产者担心,管理者紧张,消费者愤怒,领导者惶恐的奇怪现象。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每天都生活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可就算这样,总会有一个坑会能让我们掉下去。现在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互相伤害模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你糊弄我我糊弄你,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了受害者。在当下的经济社会,每天都是疯狂搞钱。基金和股市,以及各种理财产品,收割的是男人;美容化妆品和服装,收割的是女人;纸尿裤和奶粉,收割的是儿童;保健品和收藏品收割的是老年人。
假的产品,骗的技术,坑的套路,男女老幼 ,谁都不能幸免。其实我们都知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都是这样被坑被骗过来的。也就是在这一天,我们消费者的愤怒值 ,达到了一个顶峰,都说吃一堑长一智,可我们的防骗防坑意识,远没有制假售假者的造假技术升级快。当我们看到有人被坑被骗时,侥幸的以为幸亏自己没有信,转过头却发现自己也是一颗韭菜。一年一次的骗术升级,我们作为普通消费者,就算cpu干烧了,也练不出所谓的火眼金睛。
每年只有在三月十五号这一天,能让我们醍醐灌顶,如梦方醒,可是在那三百六十四天里呢?我们不还是那个待宰的羔羊吗?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央视的3·15晚会,一个月举办一次能怎么样?我们社会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会不会就能减少很多?其实现在我已经不指望那些脚踩法律红线、违背公序良俗、挑战大众认知、触碰道德底线的人能是良心商家了,同时我又在想,时代在不断进步和矫正,社会在不断发展与完善,毕竟在我们的社会还有任正非、曹德旺、陶华碧、宗庆后、于东来、崔培军和王传福他们。
作者系区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