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减肥之旅
张金凤
今年两会期间,“减肥”成了备受瞩目的民生热词,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合理饮食,健康生活,全民管理体重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新目标。
在国家未提出这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时,我对减肥这个问题实在没有太大的概念。因为从小到大,我属于脾胃不好的类型。吃不多、吃多了不消化、吃不胖、体重不过百、刮大风没点体重都不敢出门……这类标签一直贴在我身上。记得在结婚前体重没超过90斤,婚后这十多年、有了老二后体重也一直没过百,随着年龄的增长,直到有了老三我的体重算是努力冲破100斤了,为此骄傲了好一阵子。不是炫耀,我认为应该是上帝比较公平,看我长得比较丑,所以让我在体重方面有点优越感,算是对我的补偿吧,所以对于减肥这个事儿我实在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那是20年前的一段往事。我亲眼目睹了有个同事的减肥经历。
2003年的春天,我在青岛一家印务公司上班,领导特别照顾我们这些外地的员工,工作中有工作餐,住宿也安排的非常到位,给我们这几个外地的小姑娘租了一个三居室,我和一个叫王柯的姐姐住一间,她老家是日照的,比我大3岁,大脸盘、皮肤白皙,五官端正,体态丰盈,气质出众,身高1米65,体重160。如果生在唐朝杨贵妃那个年代,标准的国人身材,令人羡慕。
可在当今“以瘦为美”的时代,着实让我这个同事对自己的身材喜欢不起来,她的爸妈好像对她的胖也有偏见,经常让她少吃点,女孩子家家的这么胖怎么嫁人,注意形象等等,又加上刚刚谈了一个在当地公安局上班的男朋友,电话联络时、千里相会时,话里话外都在为自己的身材、体重担忧,对自己这身肉有一百个不满意的理由,有一万个要减下去的坚定信念。曾经有好长一段时间,白天工作闲暇时,她在吆喝减肥,晚上回到宿舍,还是听她决心要减肥的呐喊声,除此之外,好像没了别的话题。我虽然体会不到她想瘦下来的渴望,也更体会不到胖有多么痛苦,能安慰的语言实在单薄。只好默默的当一个听众也算是对她的支持和鼓励吧。
五一假期,我们都各自回了自己的老家,那个时候对于我来说,回家是最幸福的事儿,因为家里有我最深的牵挂——父母、弟弟、妹妹、姥姥、姥爷,就盼望着假期能回来团聚,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在家人眼里,不论胖瘦,只要健康就好。短短的5天假期就感觉是做了一场梦。
睁眼到了上班的点,我和同事上班的前一天,回到了宿舍,我从老家带回了好多好吃的,蛋糕、点心、煮熟的鸡蛋等老妈认为有营养的给我带了一大包。她这次带回来的却是满满的一背包减肥药、减肥茶、减脂餐……我的天呢,我当时就喊了一声,你到底是不是“亲妈”啊,她说我妈也希望我能瘦下来,结婚的时候能穿上美丽的婚纱、成为最美的新娘。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好像看着这些药物就已经瘦了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
自此她开始了减肥之旅,早上起床第一件事空腹喝一杯减肥药,说是让体内垃圾迅速排泄出来,然后洗漱上班,不吃早饭。上午工作期间呢,肚子不舒服了,明明是该吃点食物来补充能量的时候,却要再冲一包减脂餐喝下去,另外加两杯水,所谓的补充体内的饥饿感。中午呢,单位定的工作餐到了,明明已经是饥肠辘辘,要着急美美的饱餐一顿的午餐,又用一包减少饥饿感的减肥药给充饥了,听说是喝完就一点食欲也没有了,无论什么样的饭菜见到都想呕吐的那种。每天下午更是离谱,泡上一杯减肥茶,用2000毫升水来让体内的血液焕然一新,一天下来这就是所谓的能量了,晚上也是稍微喝点水,听说这样整个身体器官、五脏六腑都能改变,肥胖体质就能发生质的变化,想不瘦都难。这样减肥之路的就开始了。
就这种所谓的“一日三餐”让我的同事坚持了一周。而且每天都过一下秤,每次都为秤上出来的数字高兴的又蹦又跳,一周的时间体重从160哗然降到了135,用我同事的话讲真是快哉妙哉,到处和同事、朋友、家人炫耀着,我减肥成功了。就这样还宣称我要额外再加一个疗程,争取减到110斤,所谓的减肥方式让我看着都揪心。我的天呢,真不知道这到底是要减肥还是要煎熬?
就在为她高兴的同时,也为她担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老话终究没能逃的过,不妙的事儿还是发生了。一个下午我们几个相约去洗手间,我和另外两个同事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外走,只听“扑通一声”,她实噗噗地趴在了地上,回头一看,她已不醒人事、脸色苍白、嘴唇发黑、说不出话、眼睛紧闭……我们边喊边叫,其他科室的同事和领导都赶紧跑了过来,有个同事反映比较快,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当时离我们最近的医院是青岛九O医院,几分钟的车程,有个同事快速坐上电梯下去等待救护车。
电视上演绎的救命情景此刻在我们公司上演了一场,由于我俩平时关系最近又在同一个房间住,领导就派我跟着救护车去了医院,经过急救医生一系列的检查结果是:血糖低、血压低、营养不良、严重贫血、身体里面的存血量低于正常值的3倍……医生就问我,平时饮食习惯之类的,我就把最近的情况如实告之。医生一听紧皱眉头,随即赶紧开了好几种营养液给输上、随后让联系家人给她赶紧办理输血的手续,期间医生嘴里说着:还真有拿着命开玩笑的,这样的减肥方式也敢用?太伤害身体了,如果来的晚,小命都不保了,太不珍惜生命了,这样可不行……
当他父母接到电话的那一刻,从电话里就听到了担忧、恐惧、害怕,嘴里嘟囔着可不能让她减肥了,再减闺女就没了。撂下电话两人从日照坐着汽车当天就赶到了医院,抱着刚刚醒来的闺女一场痛哭,一边安慰一边从包里掏出各种营养品给闺女往手里、嘴里塞……
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减肥之旅就在此刻以这种方式迅速结束。
几天后,出院了。在身体慢慢恢复的过程中,她回了老家,后来从电话里得知经过这件事,她和家人对自己的身材有了重新的认识,对减肥有了新的定位。
听她讲再也不选择药物减肥了,而是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少吃油炸食品,把一向喜欢吃零食的毛病给戒掉了,而且把腿懒的习惯也改了,平时喜欢跑步、快走等运动方式。用自制力来控制,用坚强的毅力来支撑。在追求保持身材的同时要保证健康。
半年多过去了,又接到她报喜的电话,减肥成功了,顺利实现了120斤的完美蜕变。还告诉我马上要和男朋友定亲了,马上就可以穿上美丽婚纱了,成为最美的新娘……
这段减肥往事过去二十多年了,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各种美食小吃走上了餐桌,一直倡导“空盘行动”也没让全民意识到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完美的身材有多少重要。相反各种美食成了人们减肥路上的绊脚石。
直到今天,“减肥”的话题成了两会关注的焦点,实在应该主张:迈开腿,管住嘴。让健康生活成为一种习惯,让美更和谐,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鑫怡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