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 恋
刘童
春和景明,天清地明,又是一年清明将至。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涌现出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及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直接参战还是后方支援,所有投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人们,都是抗战英雄,都是民族英雄。”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伤亡总数超过35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在惨烈的抗战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不少凄美的爱情故事,张淑英老人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1935年,14岁的张淑英刚念完女子私塾,在福州经人介绍认识了钟崇鑫,两人很快结婚。1937年的一天,钟崇鑫对母亲和妻子说,部队有紧急任务马上要走。张淑英凭直觉意识到这次分别不一般,她提出送送丈夫,发车的时间就要到了,钟崇鑫突然紧紧抱住了张淑英,在她耳边一字一顿地说:“我会回来的,等着我!”
让张淑英没想到的是,她和丈夫这次竟是永别。
2014年9月,在央视《关爱老兵》系列节目的帮助下,找到了钟崇鑫仅存的照片和他安放在台北忠烈祠的灵位;2014年11月,在志愿者及儿子的陪同下,93岁的张淑英登上了飞往台北的航班,在台北忠烈祠终于见到了等待77年的爱人,她摩挲着钟崇鑫灵位上的照片,喃喃说道:“盼了那么多年,咱们终于见面了。”
据《淞沪抗战暨南京失守纪实》记录:“城外部队苦战三日,打到12月12日上午,第71军第87师的3个旅已伤亡殆尽,259旅旅长易安华,参谋主任钟崇鑫和旅部直属部队官兵全部阵亡于雨花台阵地……”
最近有一首歌在短视频平台比较火,歌名是《我记得你眼里的依恋》,原唱是女歌手万芳,但很多人都更喜欢音乐磁场合唱团翻唱的版本,空灵的配乐歌声加上凄美的歌词与抗日英雄的战斗画面搭配在一起,直击人的心灵深处,不免使人潸然泪下。
“谁的呼唤飘在耳边,那么熟悉却又遥远,为什么痴心两处总难相见,那么无奈却又无悔,就算换了时空变了容颜,
我依然记得你眼里的依恋,纵然聚散由命也要用心感动天……”
“现在局势不太明朗,下次相见会是何时呢?你还好吗?家乡的一切还好吗?如果我牺牲了,请不要为我伤心,等到我们胜利的那天,你就去后山,站在山巅。若有山风向你吹来,就是我来见你了。”
这是抗战时期一位无名英雄在战场上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
我想每位抗日先烈在牺牲前肯定对这个世界有着深深的眷恋、依恋,他们在战场上弥留之际也一定听到过亲人们的呼唤,他们又是谁的父母、谁的儿女、谁的配偶?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挺身而出,无奈却又无悔,感天动地!
书本太薄,历史太厚,未曾谋面,却受汝恩,清明将至,叩拜先烈!为国抛头颅者、洒热血者,永垂不朽!
作者单位:济阳黄河河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