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李连香
家国又清明,鲜花献英雄!冬去春又归,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日子,我和家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踏进济阳区烈士陵园,祭奠长眠这里的烈士的英灵,其中有我的两位父亲。
我们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庄重地站着,向革命烈士们默哀后恭恭敬敬地三鞠躬。然后来到烈士馆,面对干爸的遗像三鞠躬。他的老家是济南市济阳区孙耿街道李家屯村,在家的名子叫李尚法,在部队的名字叫李路明,因战功显赫,官职高,死后追任为烈士。
1975年我最后一次见他,虽居高官,但没有一点官架子,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回家后拜访左邻右舍的老人,受到乡亲们的高度评价。他和我父亲是同学、是战友、是干兄弟,我父亲牺牲后,他不忘旧情,不但从生活上关照我们家,而且关注我和哥哥的成长。每次去北京开会,都会去看望在北京上大学的哥哥,并从经济上资助,显示出老一辈革命家高贵的品德和对烈士后代的关爱。他是我家的恩人,是我永生缅怀的亲人。
最后来到父亲的墓前、清理好墓碑,放上花篮,摆好供品,向他老人家三鞠躬。父亲的老家在济阳区孙耿街道香火高村,他在家的名子叫李克显,在部队的名字叫李耀卿。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国内参加过济南战役、渡江战役、淮海战役、舟山战役、解放上海,得过功臣奖。准备解放台湾时,留下誓言:“提高荣誉,巩固荣誉,把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做得更好、更充分,争取在解放台湾的战役中为人民事业再立战功。”
我一岁时见过父亲一面,那是1948年解放济南时,因我家离济南很近;战场上的枪炮声听得特别清,放出的火花看的清清楚楚,尤其是晚上看上去像一片火海。父亲在前线打仗,他又是家里的独生子,那几天爷爷吃不下饭,不睡觉,在院子里抽着烟来回转,由于过分担扰和惊吓,在那几天去世了。父亲回家办理爷爷的丧事,办理完后,妈妈抱着一岁的我,奶奶领着年幼的哥哥哭着不让父亲走,亲友们劝他不能走,当时的凄凉场面无法形容。听我姑父说:当时父亲的心情也很沉重,坐着默默不语,最后他还是说:我是有组织的人,意思我是共产党员,是军人,不能当逃兵,等打完仗回来就不走了。就这样,他只在家住了三天就回部队了。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牺牲,年仅35岁。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给家人生活带来的艰难一般人是体会不到的,是坚强的母亲扶老携幼渡过了艰难岁月。我和父亲见面时,因太小没有一点印象,幸好留有部队的照片,让我看到真人的面孔,这对从没得到父爱的我也是一种安慰吧。父亲牺牲了,但他那种舍小家为国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为此感到骄傲自豪。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牺牲了他们的生命,让我们想起来就万分悲痛。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你们的鲜血不会白流,我们一定高举起革命的旗帜,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把祖国建设的更富强!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愿先人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神魂求宁!
作者系济阳区水务局退休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