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1 更新时间:2025-04-02

扎根热土苦钻研 服务三农谱新篇

——记市十八届人大代表、济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 高玉新

        高玉新, 1975年2月出生,济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在农业岗位上辛勤耕耘、任劳任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被选为山东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济南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济阳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济南市十八届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济阳区十九届人大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获得“济南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济南市乡村振兴先进个人”“济南市第十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济南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抓好粮食生产   守牢安全底线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济阳区是粮食生产大区,确保粮食安全尤为重要。多年来,高玉新一直奋斗在粮食生产一线,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60.2万亩,推广粮食生产技术和绿色高产高效模式,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小麦和玉米良种补贴、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等补贴性政策。她在落实粮食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推陈出新,成功争取到省小麦全成本保险,随后又探索开展整建制“保险+期货”模式的玉米收入保险,这两个险种提高了赔付额度,既保成本,也保收入,提高了小麦、玉米种植抗风险能力,济阳区在全市率先实现了粮食作物高额保险全覆盖。惠农政策的落实,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了我区粮食安全,为端牢“中国饭碗”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进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百姓富”,高玉新深知产业的重要性,多年来在推进产业发展上辛勤耕耘,牵头乡村振兴产业专班相关工作,全力推进产业发展,依据济阳特色产业优势,不断发展精品农业。她参与编制了《济阳区都市农业发展规划》,负责起草出台了《“一村一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计划》《济阳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一村一业、一村一策”推进机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方案》等多项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实施了一批省市级高效特色农业项目,完善了农业十大产业体系。在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下,有效促进了“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曲堤黄瓜、垛石番茄、仁风西瓜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的壮大带动农民增收步伐不断加快,她牵头的一产增加值、一产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个农业产业和经济指标,2024年增速均位居全市首位。

积极牵头抓总   推进乡村振兴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她一直负责乡村振兴的牵头抓总工作,推进五大专班协同发展,促进五大振兴。为落实好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做到有章可循。尤其是在每年的区委一号文件起草过程中,她充分学习中央和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并深入调查研究,结合济阳实际科学起草文件框架,融入各成员单位重点工作,通过融合提炼,经多次征求各单位意见和修改完善,使文件更具指导和引领性,区委一号文件的制定对推进当年乡村振兴工作起到了关键作用。她还负责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的相关工作、承接市级乡村振兴考核以及对街镇的乡村振兴考核,通过会议落实和考核引导,极大地推进了乡村振兴步伐。

践行代表职责  发挥代表作用

        当选为人大代表以来,高玉新感觉到肩负神圣的使命和职责,积极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诺言,做一名组织信赖、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结合本职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为群众发声,当好农民群众的代言人,较好的发挥了农业系统人大代表的作用。近几年提出各类建议10余件,其中,她提出的“关于加大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的建议”被列为市人大重点建议,该建议有效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为提高参政议政能力,近几年,她参加市、区人大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10余次,参加各类人大组织的活动20余次。作为济南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24组的小组秘书,为开展好小组活动,每年她都科学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小组活动,提高了代表们在闭会期间的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