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精品项目展播⑥
仁风镇:聚焦“立”“融”“带”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
编者按:为做好济阳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精品项目推广工作,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试点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近期,区委宣传部结合济阳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项目化实施工作开展情况,对全区10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精品项目进行展播。本期推出《济阳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精品项目展播⑥|仁风镇:聚焦“立”“融”“带” 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
仁风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标落实“三个融入”要求,汇聚乡村振兴合力,以仁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以姚家村、李八村等为“三个融入”典型村进行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深化基层党建,健全村民自治,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移风易俗,积极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融入”助力基层治理新路径。深度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
聚焦“立”字,健全机制组队伍
让“小议事”撬动“大治理”
一方面,完善红白理事制度。镇级层面制定下发《农村殡葬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文件,引导党员和干部带头破除陈规陋习;村级层面成立专班,对全镇82个村的《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另一方面建强移风易俗队伍。村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调解委员会、治安互助会,与《村规民约》共同形成“一约四会”的村庄自治架构。
聚焦“融”字,抓点带面作示范
让“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作为枢纽,成立“仁人为我,我为仁人”“硒孝颜开”“风与童舟”三支志愿服务队,广泛组织道德模范、文艺草根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开展文艺宣讲150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接受文明新风。树好小典型。常态化开展“济南好人”“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美丽庭院”创建和“送百岁蛋糕”等活动,形成崇尚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培育好家风。开展村村有村规、户户好家风活动,邀请中小学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帮助建立家风家训数据库,培育文明家风。
聚焦“带”字,因地制宜促生根
让“小举措”彰显“大文明”
倡导美德带动。积极推动美德信用转化,成功办理全区首笔美德积分贷,创建“美德信用村”8个,实现美德积分信用转化43户,700余万元。建好阵地带动。马圈村高标准修建占地2000平方米祠堂一处,以迁坟腾地为契机,简化并规范丧事流程,推动乡风文明改善提升。党建引领带动。姚家村委通过收集村民意见,拟订礼金数量、办事期限、席面规模,让红白事“瘦身”为乡风文明“加码”,成为移风易俗学习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