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5 更新时间:2025-04-06

热流涌初心 赤诚化寒冬

—记市十八届人大代表、济阳区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供热服务部负责人 赵玉梁



赵玉梁,男,197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现为济阳区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供热服务部负责人,济南市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人大代表,三届代表小组召集人。当选以来,他恪守人大代表职责、践行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宗旨,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并将依法履职与城市公用事业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把代表人民意愿、履行代表职责和发挥本职岗位积极作用相融合、相契合,竭尽所能地为群众多做事、做好事,做群众的贴心人,被群众誉为“供热代表” “暖人”更“暖心”。 为加快建设济南北部中心城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他多次深入辖区企业,对工业用蒸汽企业进行摸底,了解企业的真正用汽诉求,解决企业的实际用汽困难,被赞为“企业的暖管家”“省力”更“省心”。
供热工作关乎民生、关乎安全、关乎环境、关乎能源,他用实际行动承担起了保障济阳区连续安全、稳定、高效供热的重任,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放心。他数十年如一日,怀着一颗“暖万家”的赤子之心,为市民寒冬里的温暖舒适,为企业生产用蒸汽的安全稳定,做好保障工作。
一是集中供暖让百姓舒心。他以“暖万家”为宗旨,日复一日、兢兢业业埋头苦干,温暖了千家万户。每个采暖季之前,他总是针对上一采暖季运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总结、迅速整改。济阳辖区换热站百余座,供热服务面积600多万平方米,为切实提高供热服务质量,他反复摸排情况,逐步完善了供热“一图、二档、三表”工作机制,第一时间解决用热问题。利用微信、QQ等软件平台,推动“暖万家”微信用户服务联系群,第一时间对热用户提出的用热问题,进行解答处理并记录。通过细致的供热服务工作,力求做到用户信息百分百掌握,用户问题百分百解决。随着城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新建小区越来越多,因为建设进度、配套设施、入住率、合同约定等因素所带来的小区居民用暖问题凸显。甚至一度出现上访、利用抖音、通过媒体等渠道反映问题的情况出现,造成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他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积极奔走于业主代表、供热企业、小区开发商和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之间,多方协调联系、出谋划策、制定方案、先后解决了众多小区,200多万平方米的居民用暖问题。但是有谁能想象的到,这背后所承担的是最初群众的不理解甚至谩骂、媒体的追踪和质问、涉及各方单位利益的无数次苦口婆心的艰难协调等等给他带来的压力和感受到的委屈。但是当一个个的小区居民如期、高兴的用上了暖之后,得到了小区居民的赞扬和好评,收到一面面表扬的锦旗后,他也高兴的释怀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主动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尽自己所能提供更为周到、贴心、便捷的供热服务。供热工作良好的局面,离不开他连续数月盯在一线、无数个早出晚归、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努力付出。他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暖人”更“暖心”。 
二是生产用汽让企业安心。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他多次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真正用汽诉求,解决企业的实际用汽困难。特别针对蒸汽压力问题进行积极协调落实,对蒸汽主管网进行更换敷设升级改造,组织供热企业对存在跑冒滴漏等影响工业蒸汽品质的问题进行及时抢修和定期检修处理,积极协调联系热源企业根据外部供汽需求最大限度的调节蒸汽压力和流量,并协助热源企业对锅炉及系统设备进行检修大修,助力其完善环保排放目标。为彻底解决开发区企业不同用汽需求的问题,利用新建五万千瓦背压机组热电联产项目之际,实施“一张网”项目。组织设计、建设单位走访开发区30多家企业,详细了解对工业蒸汽的用汽需求,规划2条工业蒸汽管网线路,输送压力分别为1.2Mpa和0.6Mpa,满足用汽企业差异化需求,邀请开发区、投促局、工信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特医食品中心等多部门,反复研讨,形成供热规划初步方案。为改善营商环境,他组织供热公司完善办事程序手续,积极推动企业“零跑腿”服务,并按照“一次办成”的相关要求,简化用户报装流程,解决企业的实际用汽困难。
三是热力建设让社会放心。随着建成区的不断扩大,供暖面积在急剧增长,面对逐年攀高的供热压力,在合理统筹分配现有热源的基础上,他积极参与扩大山东兴阳热源厂锅炉建设规模,推动清洁能源改造,进一步谋划完善西南片区及老城区的管网建设。他积极响应国家环保低碳供暖精神,推进昊阳热力利用华能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余热建设,增加清洁供暖面积120万平方米。为实现双碳目标,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响应省市热电能源规划调整,他积极协调联系加快推进 1×5万千瓦背压机组项目及配套“一张网”供热项目建设,2025年底该项目即可投入运行。为弥补供热缺口,开发利用新能源进行供暖,他组织山东德和地热积极开展利用“地热+”等多种清洁能源供暖方式作为集中供热补充热源。目前,已经在回河进行勘测,明确地下存在地热资源,经过调研并结合我区实际,将在回河进行地热供暖试点建设,如果地热利用效果良好,下一步将在城区集中供热规划中对地热利用进行详细规划,满足供热能源供应需求。为实现智慧供暖,他组织供热企业开展供暖智能化信息平台建设,利用大数据逐步打造供暖智能化信息平台,实现上位平台远传远控的信息自动化供热,最终实现智能化高能效供热模式。
四是人大代表让群众暖心。他结合供热服务工作,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对群众和企业反映集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总结,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形成建议。先后提出了《关于民生供暖的建议》《关于集中供暖热源建设的建议》《关于全市统筹分配燃煤指标的建议》《关于对我市现有供暖体制进行改革的建议》《关于修改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加快回收供热自管站步伐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投入促进供热行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地铁3号线延伸至济阳区规划和建设的建议》《关于改进和完善供暖机制的建议》《关于将济阳区纳入济南市集中供热“一张网”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济南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等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这些建议得到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20年提出供热自管站回收的建议后,济南市在2020年9月份出台了《济南市中心城区住宅小区自管站(网)接管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他积极响应根据政策立即制定回收接管供热自管站方案,奔走于各个小区、供热企业和相关部门之间,全力全速推进。截至目前,完成17个供热自管站169万平方米的回收面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温暖。
多年的辛勤换来了组织和群众的高度认可。他先后荣获济阳县十大杰出青年、济阳区五一劳动奖章、济阳区安全生产先进个人、平安济阳建设先进个人、区委区政府嘉奖,济南市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济南市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供热服务工作任重道远,他始终带着不忘“暖万家”的初心,认真履行人民赋予的代表职责,在供热服务岗位上恪尽职守,努力发光发热,为建设济南北部中心城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