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78 更新时间:2019-03-14

沉睡大漠千年,尼雅遗址探秘史

        2019年1月,为期4个月的“尼雅·考古·故事——尼雅考古 30周年成果展”,在新疆博物馆圆满结束。尼雅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那些静静矗立在大漠深处的房屋、佛塔、墓葬、简牍……讲述着千余年前一个古老文明的兴盛与衰落,也记录着百余年来一个国家的复兴之路。

绕不开的斯坦因

        1959年,刚刚成立的新疆博物馆,组织专业队伍对尼雅遗址进行调查和抢救性清理。此后,尼雅遗址的考古便中断了。
        1985年,日本僧人、珠宝商小岛康誉到新疆寻找宝石,获邀参观克孜尔千佛洞。洞中壁画因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的残破现状,令小岛康誉担忧。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小岛康誉回日本后,立即汇来10万元(人民币),不久又动员日本各界人士筹集1亿日元捐给新疆,专门用于修缮千佛洞。1988年,在小岛康誉的倡议下,“中日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考察队”成立。两年后,尼雅遗址考察正式开始。
        说到尼雅,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它的发现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1901年,斯坦因带领探险队,在当地农民伊卜拉欣的带领下,在尼雅河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发现了沉睡千年的尼雅遗址。该遗址南北长22公里、东西宽6公里多,由几十处各种建筑群组成。从1906年到1931年,斯坦因又三次进入尼雅遗址,带走了大批珍贵文物。

迷路发现珍贵木牍

        盗墓小说《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虚构了一个沙漠孤城。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确曾存在过一个古国——精绝。
        根据《汉书》和《后汉书》等的记载,精绝是西城南道上一个绿洲城邦,地处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从敦煌去莎车的南道必须经过精绝。公元前59年,精绝被纳入西域都护管辖。东汉末年,精绝成为鄯善王国统治下的精绝州,直到公元5世纪与鄯善一起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斯坦因研究认为,尼雅遗址就是精绝国所在。
        1990年秋,中日联合考察队踏上了对尼雅遗址的考察之路。他们骑着骆驼,从卡巴克阿斯汗村出发走了三天,才到达沙漠深处的尼雅遗址。扎下大本营后,考察队员们分成小组,开始在遗址中踏查。
        然而,一行人走到傍晚也没有找到遗址的地标——佛塔。 眼看太阳落入沙山,他们不得不动身返回。层层叠叠的沙丘群一望无际,即便有向导领路,考察队员们还是迷路了,找不到大本营。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巨大的固定沙丘。队员们都兴奋起来,因为风一吹过,废弃的房屋就会挡住沙子,天长日久形成固定沙丘。
        果然是一座里面掩埋着房屋废墟的巨大沙丘,沙丘边,一栋住宅的废墟 袒露着。在房屋的地面上,遗落了一只打烂的陶罐,一堆写有法卢文(印度传来的古丝路商文)的木牍散落在地。尼雅遗址的法卢文木牍,几乎早被斯坦因扫荡光了,这次发现这么多木牍,考察队员们能不兴奋吗?

精绝国亡国之谜

        1995年10月,中日两国考古学家再次对尼雅遗址进行科学考察,意外发现一处东汉至魏晋时期的古墓群。 当考察队员们打开8号墓的棺材时,令人震撼的画面出现了。墓主人尸体的臂肘腰部浮现出一块蓝底白字的织锦,在云气纹、虎、瑞兽、鹤、凤凰和日、月的花纹中,赫然出现了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文。
        《汉书·天文志》中有“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大利”的语句。“五星出东方”是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同时出现在东方天域,连成一条直线形成“五星连珠”的天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其实是汉晋时期人们祈求国家强盛的一句吉祥用语。
        随后,考古队员们发现一块织有“讨南羌”三个字的织锦。据推断,8号墓的墓主人很可能就是精绝王,参与过汉宣帝征讨南羌的战争,因立功获赐“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1995年尼雅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但昭示着古精绝曾经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为后人勾勒出中原王朝与西域的紧密关系。那么,精绝怎么变成了一座沙漠中的死城了呢?有些学者认为,环境恶化是精绝人最终放弃尼雅家园的原因。可这座古城并不像是被逐渐遗弃的,许多房屋半掩着门,存放的法卢文简牍还密封着,储藏室里还存放着许多食物,甚至纺车上还有一缕丝线。也许精绝人还期待着有一天能够重返故土。
        法卢文木牍中,记录着Supi人对精绝国的入侵。学界一般认为,Supi与青藏高原上的古代象雄王国“苏毗”部落应该是同一群人。尼雅遭到废弃,生态环境恶化并非主因,主要还是由于苏毗不断入侵。      (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