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73 更新时间:2019-03-15

讽刺的床垫

☆吴海泉

        2019年春晚小品《“儿子”来了》的画面,我仍历历在目。2018年,公安部部署打击破获的诈骗案件中,仅保健品案件就达3000余起。这个讽刺的床垫并不夸张,这类案件也并不孤立。
        诈骗集团利用老人缺乏关怀,防范意识弱等特点,利用陪老人聊天、带老人旅游、甚至充当其子女,让老人们不自觉陷入连环套,被骗光了退休金,搞出家庭矛盾甚至家破人亡。
        穿大汗衫、黑布鞋的大爷,拿着老年机、背着十元花布包的大妈,在某地听课后,从贴身口袋里掏出自己最近一年的退休金、后半生养老的钱,换回一堆“三无”的保健品。当承诺的旅游和返利没有兑现,所谓的万能药品没有起到任何效果时,他们只得守在当初买产品的木门外。凌乱的稀疏的白发顶在头顶,紧张的不时的张望着。一见推销员回来,他们先好声商量,再低声哀求、后无助走出电梯,临近自己小区时,终于忍不住捶胸顿足,自责不已。
这些镜头由远及近,在我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相对于此,我们站在寒风的集市上发放宣传资料,在小广场上向群众讲解法犯罪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段和伎俩,在酷暑中将宣传材料张贴到每一个村的每一个公告栏,都感觉是那样的迫切,那样的理所当然。
        当然,在被诱骗买保健品的老人中,也不乏勇士。温州年过七旬的李阿婆花2万多购买了保健品,但吃完后肚子痛。她勇敢的进行了实名举报,还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再进会场,暗中录音取证。检举有奖,李阿婆因此获得6.6万元的奖金。对于这样的事例,我们宣传赞扬,且鼓励。
        作为执法人员,我们除了提醒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上当受骗,还提供有效的举报方式和自救手段。上当受骗,找警察;遇有不公,找警察;困难疑惑,找警察;我们就是您的勤务兵。
        其实不仅是我们,您身边的每一名执法者,每一个中国公民都是消费者权益的义务宣传员,因为在我们背后是逐渐完善的法制和国家的法律。其实,国家法制对买卖行为的监督,在中国由来已久。
        在周朝的《礼记·王制》中,“用器不中度,不粥于市;兵车(指为出军赋的车乘)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度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是说只要产品质量、数量、品质、颜色中任何一项不达标,都不可以作为合格品在市场上出售。在唐朝,出现了退货规定。《唐律疏义》中记载,消费者若购买的商品在三日内出现问题,可以找商家进行无条件退货,退货时须有公证人进行验看,确认确实存在品质问题方可退货;如果商户不给退货,消费者便可报官,由官府出面调停退货,并给予商户一定的处罚。到了宋朝,产生了行业协会。由协会自发组织管理行业内的事务,宋朝统治者除了要求协会打击毒假食品、药品外,还要求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朝代在时光中更替,消费也在进程中改变。从历史发展不难看出,国家对让老百姓安全购物的决心和信心从未改变。国是民之家,民是国之本。
        春光好,日日有新景。马上就是2019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了,让床垫恢复成单纯的床垫,让讽刺变成欢愉。实现“信用让消费更放心”的目标,让老百姓在便捷安全的消费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者单位:太平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