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00 更新时间:2019-04-15

与人交往

◎田邦利

        以前,到了冬天,农家人的活儿就少了,没这活儿没那活儿的农家人,大都早睡晚起,用这种古老而简单的办法御寒。冬天昼短夜长,早睡晚起,也省却了点灯熬油。人们早晨起得晚,醒得不一定晚,只是怕冷不起。“春困,夏打盹;秋乏,冬不起。”这话说得是人们在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中的一种状态,说得很好,是冬不起,而不是冬不醒。
        上世纪50年代,就是在这冬不起的早晨,我在被窝里听着父亲讲故事,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早晨,父亲醒来,先是抽上一袋烟,磕掉烟灰,吹吹烟袋杆里的烟油子,放下烟袋,这就讲故事。其实,父亲讲的有好多是算不上故事的。有的是个农谚,有的是句俗语,有的是个小事儿。一个农谚、一句俗语、一个三五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小事,算不上故事。父亲讲的那些能算得上故事的,也都是些小故事,没有长篇大故事。现在细细想来,父亲讲的故事,说的农谚俗语,说的三五句话的小事,从内容上说,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类:一是教我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生存;二是教我怎么种地;三是教我好学上进力争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四是教我诚信做人。
        下面要说的就是父亲给我讲的一个故事,一个小故事。从内容上说,这个故事是教我诚信做人的。故事中的人物姓啥名谁、哪村人,当时我就搞不清,时至今日更是搞不清,只有故事情节还记得,可说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故事情节很生动,当时听着就挺有意思。为了叙述的方便,我给故事起了个名字叫《一碗面》,故事中的人物嘛,就以小说人物来处理,——虚构。
一碗面
        进了腊月,做买卖的开始结账收钱。街上开面馆的老金背着褡子来到张三家,张三知道是来要账的,把金掌柜让到椅子上。
            “老哥,账上还有你的一碗面呢,过年了,该结账了。”金掌柜拿出账簿,放在桌子上,笑眯眯地说。
        “不对呀!”张三说。
        “咋不对呢?”金掌柜翻开账簿,指着一笔账说,“这不,张三,面一碗,十月初九。”
        “还有一碗。一共吃了两碗。”张三给金柜掌提了个醒。
        “还有一碗?”
        “还有一碗。十一月里还吃了一碗。”
        金掌柜从褡子里拿出十一月份的账薄,戴上老花镜,伏在桌子上,从头至尾,一笔一笔,一页一页地查找。
        “没有。账上没有。十一月啥时候?”
        “十一月十九。”
        金掌柜翻着账簿又查了一下,还是没查到,遂摘下眼镜放进棉袄布袋里。
        “没有。账上没有。”
        “你没记账。”
        “没记账?”金掌柜纳闷。
        “没记账。那天我吃面拿的现钱。”
        “那,咱就把这一碗清了吧。”
        “这一碗也清了。十一月十九那天,两碗面钱一块清了。”
        “是吗?”金掌柜挠头。
        “那,一点也错不了。你想想,仔细想想。你收了钱,忘了勾账了!”
        金掌柜连想也不想,收起账簿,背起褡子,扑拉扑拉腚,走了。
        隔了几天,街上开包子铺的老钱也背着褡子来到张三家,张三知道是来要账的,把钱掌柜让到椅子上。
        “老哥,账上还有你的十个包子呢,过年了,该结账了。”钱掌柜拿出账簿,放在桌子上,笑眯眯地说。
        “不对呀!”张三说。
        “咋不对呢?”钱掌柜翻开账簿,指着一笔账说,“这不,张三,包子十个,十月十四日。”
        “还有十个。一共吃了二十个。”张三给钱柜掌提了个醒。
        “还有十个?”
        “还有十个。十一月里还吃了十个。”
        钱掌柜从褡子里拿出十一月份的账薄,戴上老花镜,伏在桌子上,从头至尾,一笔一笔,一页一页地查找。
        “没有。账上没有。十一月啥时候?”
        “十一月二十四。”
        钱掌柜又查了一下,还是没查到,遂摘下眼镜放进棉袄布袋里。
        “没有。账上没有。”
            “你没记账。”
        “没记账?”钱掌柜纳闷。
        “没记账。那天我吃包子拿的现钱。”
        “那,咱就把这十个清了吧。”
        “这十个也清了。十一月二十四那天,二十个包子钱一块清了。”
        “是吗?”钱掌柜挠头。
        “那,一点也错不了。你想想,仔细想想。你收了钱,忘了勾账了!”
        钱掌柜连想也不想,收起账簿,背起褡子,扑拉扑拉腚,走了。
        故事讲到这里,父亲禁不住笑出了声。后来,张三再下馆子,没人赊账了,要吃,拿现钱。
        父亲说:“与人交往,不能说胡的。”
                                  作者系济阳一中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