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26 更新时间:2019-05-31

第一代农民工已老,何处是归宿

        1991年,刚满20岁的李木平跟着同乡离开家乡重庆忠县来到深圳。一晃眼,自己已经在深圳过了大半辈子。跟许多他的同龄人一样,李木平猛然发现,养老的问题越逼越近。
        今天,曾站在改革开放前线的第一代农民工已经从当年的青壮步入老年。50岁以上是农民工人数增长最快的年龄段,从2012年的不足4000万,五年间跃升至2017年的6100万人。但农民工群体中,购买养老保险的比例偏低,2017年,全国购买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只有不到22%。

老无所养

        这是李木平到深圳的第28个年头。1988年,村子来了一个招工的人,说有一个香港的老板在深圳开厂,需要很多工人。
        “那时候我们都不敢去,什么都不知道,以为是人贩子。”李木平说。
        一年过后,同乡的人发现去广东的人不但没有被拐卖,还能寄钱回家,更多的人开始跟着招工的人走。跟着同乡一行七人,李木平辗转到了深圳。
        到深圳后,李木平先后在两个印刷厂干了九年。李木平在印刷厂的九年,没有签过一次劳动合同,更不用说社保医保。但这是当时社会普遍的情况,大多数农民工根本没有听说过社保,就算听说过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用。
        1999年,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承认农民工购买城镇职工社保的城市,李木平这时才第一次开始了解这方面的情况。那时,他曾跟两个工友一起去询问人事经理是不是可以买社保。得到的回复是:老板说了,不买。
        早年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深圳的企业迅猛发展。而工人往往是议价弱势的一方。李木平在印刷厂操作的啤盒机很危险,机器压下来,一不留神,手就没了。他附近印刷厂就有工人因为这样废了一只手,工厂没有补偿,只是保证让他留下,给他换了当保安的岗位。
        1999年的新政策出台后,深圳的企业开始陆陆续续给管理层人员买医保、养老保险等,但很多企业都又推迟了好几年才给普通工人买社保。有不少工厂甚至到2010年后还未给工人买社保和养老保险。
        除了2008、2009两年的老板同意给李木平买社保,在后来的工作中仍然没有雇主给他买过社保。但那时,比起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保障,李木平更计较的是到手的工资高低。
        “我二三十岁的时候,退休养老感觉还是很遥远的事情。”李木平说,“那时候我也没想过在深圳一待就这么久。以前深圳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赚钱的地方,赚够了钱就回家了。”
        这也是大多数到深圳打拼的农民工最初的想法。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在此长住,他们认为哪里有工作就到哪里去。
        “当时政策也不明确。很多工人都担心钱放进了社保,以后又到别的地方,钱拿不回来。”李木平说。由于当时社保地区之间转移困难,农民工参保的热情不高,甚至有些农民工一旦换工作,就会去退保。
        一年一年过去,李木平的工作换了一个又一个,他结婚生子,儿子也慢慢长大了。2011年,李木平40岁了,他突然有了危机感。整个家庭基本上没什么积蓄,夫妻两人什么保障都没有,儿子还没上大学。李木平开始担心,如果有一天,他们找不到工作了怎么办?
        在深圳工作了20年,李木平只有两年的社保记录,但他需要在60岁退休年龄前缴满15年社保才能享受深圳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待遇。
        于是,李木平开始去找以前的雇主。按照深圳市的规定,对雇主只能强制追缴两年社保。如果要再补缴更多,只能跟雇主协商。但大多雇主并不愿意打开这个补缴的口子,否则欠下的前员工的“债”可能让他们无法承担。
        李木平一开始是周末跑,闭门羹吃过,老板不认账也碰过。后来发现收效甚微,他索性把工作辞了,天天到处找以前的雇主,跑社保、劳动部门。
        李木平的坚定和动力,除了来自夫妻俩养老的问题,更急迫的原因是他儿子上学的问题。儿子要在深圳上公办高中,需要父母缴满三年社保。一年跑下来,李木平东磕西碰总算凑足了七年的社保。如果他60岁前保持缴纳社保,他就能够拿到养老金,但他现在的雇主仍然没有给他买社保。

乡关何处

        对于很多第一代农民工而言,即便在城市生活多年,心理上的“家”始终是农村的家乡。许多人在深圳辛苦奋斗了大半辈子,临老了,认为终于能松一口气,希望能落叶归根。但他们年纪越大,很多人开始发现,回乡,并不像想象得那么简单。
         李木平比杨秀凤幸运,至少他还有希望拿到深圳的城镇职工退休金。52岁的杨秀凤到深圳22年,要拿到深圳的职工退休金对她而言似乎已经不可能了。而压在她身上的,还有沉重的房贷。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儿子房子的房贷还要还20年,我们只能继续工作了。”杨秀凤爱笑,但说到未来的计划,她的眼神黯淡了下来,看着远处,若有所思。
        杨秀凤在同一个塑胶厂干了20多年,直到2013年,公司才开始给她们买社保。但按照深圳目前执行的情况,女工40岁以后第一次买社保的,退休的时候买不足十年,便不能拿到深圳的职工养老保险。
        深圳平均职工养老保险是每月4400元,由于农民工一般交的都是最低档的,他们一般拿到的是1300元。如果杨秀凤不能领到深圳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她只能回乡拿农村的居民养老金,每个月只能领到约90元。
        杨秀凤50岁的时候,工厂跟她终止了合同,算她从工厂退休。但她一分钱的保险都没有,甚至连医保也随之结束了。可是,杨秀风不甘心就此回乡,她也不能回乡。
        2011年的时候,为了以后给儿子找老婆,杨秀风和丈夫决定咬牙为儿子在他工作的枣阳市买房。他们一口气把他们存款里的14万全给儿子付了首付。但杨秀凤一家现在每个月还要还3000块的房贷。儿子是在网上做汽车配件销售的,但收人很不稳定,一个人还不起房贷,夫妇二人只能每个月帮他付三分之二。
        杨秀风去年回湖北老家的时候询问过年纪相仿的嫂子,都说找工作难。“我现在这个年纪,回老家很难找工作的,可能只能做扫地清洁楼道的工作了,赚不了多少钱。”
        工厂终止了合同之后,杨秀凤留在了深圳继续找工作,但应聘了好几家都没要。几个月后,她最终通过朋友的关系,找了一个在洗浴会所打扫房间的工作,每个月赚2900元。但是,社保、医保仍然一样都没有,生病的时候上医院买药,都是自掏腰包。
        有没有想过儿子为自己养老?杨秀凤笑说:“他自己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
        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卢晖临在农村调研时发现,第一代农民工真正能靠“养儿防老”的并不多,因为农民工二代大部分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很多甚至还在靠父母供养。一旦回乡,如果没有特别的开销,第一代农民工基本可以支持自己正常的日常生活开支,但很多人因为要帮儿子买房、付彩礼,不得不重新出来打工。
        杨秀凤家里原来有田,她离乡时把田给了邻居种,最近回乡的时候发现村里把地收走了。杨秀凤全不知情,不知道是被什么时候收走的,被谁收走的,以什么缘由收走的。
        “如果回去,我养老金也没有,连地都没有,回去怎么办?”杨秀凤询问村里的生产队队长,队长说如果他们回去,会给他们分一些地。 但具体会拿到多少地,拿到什么样的地,杨秀凤不甚了了。
        即便有地,一些第一代农民工回乡后的日子仍不好过。2013年,63岁的陈世芳跟工厂结束了合同。经过四年的努力,2017年时她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深圳职工的养老金,回到了老家河南。
        儿子在外打拼,孙子还是幼童,陈世芳回家便带起了孩子。陈世芳跟老伴身体都不好,老伴有糖尿病,她也有高血压,但他们还是每天在家一边干农活,一边带着三个孙子。
        现在年近70的陈世芳仍然每日承受着生活的重负。“欠外债,还不清。”儿子结婚的彩礼钱还没还上,儿子又生了孩子。“三个孙子,老大去年才开始上幼儿园,2000元一学期。老二刚断奶老三又出来了,奶粉钱都不够。”
        陈世芳抱怨,现在农村种地赚不到钱,成本太高,农产品售价低,有时候天气不好收成差,还亏本。“但是你不种地没办法,要生存啊。”
        陈世芳的儿子现在在浙江打工。他学历不高,工作不好找。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保安的工作,全家就指望着他这每个月三千多块的工资活了。陈世芳现在就希望儿子工作能好些,这样家里的负担也能轻松些。
        虽然回乡有种种问题,但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涨,让回乡成为了大多数第一代农民工无法避免的选择。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贺雪峰认为,回归到土地是第一代农民工老了之后的一个退路。“他们年纪大了之后,城市的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在城里也会感觉漂泊,甚至在儿女家里都会感到被边缘化,”贺雪峰说:在农村,他们有朋友、熟人的圈子,又有农业收入。除非他们要到城里帮忙带孩子,或者城里有好的工作机会,否则他们会选择回到农村。”
        但是目前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是,一旦这些农民工身体出现问题了,甚至生活无法自理之后,该怎么办? (李木平为化名)(据《澎湃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