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25 更新时间:2019-11-19

《边外红尘之梦笔闲谈》

◎李长三

 

乱世悲鸿 盛世冠中

        历史是个很奇妙的造物者,什么时代造就什么样的角色。美术界也不例外,乱世之时,造就了一位最早留学法国誓将中西绘画融为一炉的大师徐悲鸿。而在盛世,又造就了一位同样在乱世留学法国,但回国后默默无闻,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又忽然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大画家吴冠中。徐悲鸿、吴冠中两位出生年月差距 24 年,而去世年月相差半个多世纪的画家都是出生在江苏那个有着雄厚人文底蕴又有着紫砂和鱼米资源的宜兴。这个在当地文化广场上镌刻着一百多名中科院院士的县城,有许多人会纳闷同为艺术大师又同是宜兴老乡的徐悲鸿和吴冠中因何老死不相往来。
        其实,徐吴二位先生都是我所敬重的画家,所以在2007年去宜兴考察时,我还不顾时间的紧迫瞻仰了一番徐悲鸿的纪念馆。但在这个面积不大的纪念馆并没有看到原作,整个展览馆几乎全部是印刷品和复制品。那位展览馆的中年妇女操着不很标准的普通话给我们介绍了徐悲鸿的画作和生平。在我问到为何没有徐先生原作时,她一脸窘态和无奈,最后支支吾吾提到购买原作的昂贵。这也许是人家的痛处,毕竟一个部门也无法购买那些随便一件就能建座大楼的艺术品。好在北京还有一个像样的徐悲鸿纪念馆,要看原作可以去那里。那位不很熟悉徐悲鸿的工作人员,在做介绍的同时也不停地问我有关徐悲鸿的情况。让她最为纳闷的是吴冠中在介绍江苏籍画家时为何漏掉徐悲鸿。
        她自然不会知晓同是宜兴老乡又同在中央美院执教过的两位大师的那些江湖恩怨,她更不明白为什么徐悲鸿去世了这么多年,吴冠中仍然用激动的语气大批徐悲鸿是“美盲”。这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分歧。时隔这么多年,局外人只知道年轻时的吴冠中曾执教于徐悲鸿任校长的中央美院,却不知道徐悲鸿和这位老乡话不投机,除了艺术上的无法沟通,也存在当时不为人知的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之间的三足之争。吴冠中作为林凤眠的门人,自然会遭受徐派门人的排挤,最后在此起彼伏的政治运动面前,性格偏激的吴冠中被赶出中央美院。但吴老只是表示对徐悲鸿的艺术很反感,并未提及这段往事,使得他们的关系存在种种猜测。但私人恩怨与艺术分歧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大师地位。
        徐悲鸿生于 1895 年,腐败软弱的清政府,以及民不聊生的战乱,让他自幼就产生了自立强国的梦想。他十几岁就流亡上海,拜康有为、蔡元培为师,结识鲁迅、瞿秋白等有志之士,并通过留学法国最早把西洋绘画引入中国,毕生致力于中西绘画溶为一炉。创办美术院校,广泛传播美术知识,成为整个美术界举足轻重的盟主。作为一位备受尊重的艺术家、教育家,徐悲鸿对政治也表现出特殊的热情。他把自己的公馆更名为“危房,”意在居安思危,他的这种爱国情怀,表现在作品里无疑注入了一种政治色彩。他在抗战时期表现出的民族气节,坚决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血性使他成为一位具有民族大义的艺术家。另外徐悲鸿在教育方面的成绩可谓巨大,他创办北平艺专,培养了不计其数的美术人才,并推出齐白石、傅抱石等艺术大师,足以说明他具备慧眼识珠的领袖本色。但客观的讲他的国画水平仍然没有达到很高的境界,他一生致力于“中西合璧”,最后并不成功,却留下了痛定思痛的教训。如果把他的画作排序的话,应该是素描第一,油画第二,国画第三。他的素描和油画应该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高水平,但在国画方面,除了奔马有些独到的特点,其他就有些勉强,与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徐悲鸿的书法在画家里面堪称一流,这就大大弥补了他国画方面的一些不足,毕竟在他五十八岁的生命里,社会活动占据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还是要客观地看待这位给中国画坛做出卓越贡献的大师。
        吴冠中生于1919年,比徐悲鸿小24岁,与徐悲鸿不同的是吴冠中更接近文人一些,他敢于在任何场合表明自己的爱憎,这或许与他出生时的“五四”运动有关。如果他年轻时的性格也像老年时一样率真偏颇的话,那么在中央美院与徐悲鸿共事的时侯遭受排挤也就不怎么奇怪了。
        他的这种负责和率真的秉性固然是可爱之处,所以在他驾鹤西去时,我还是感到了一些惋惜,虽然没有挤出一滴眼泪,却挤出几行文字来。这也足以说明我对吴老的态度,毕竟我写过的与画家有关的文字并不多。在我眼中,吴老是一位有良知的文化斗士,也是当之无愧的美术大家,他一生的创作过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直到艺术臻入化境,他仍然说“我负丹青”。
        按说,以他的资历、名气和成就,安心做一位德高望重的美术泰斗,可以风风光光地享天伦之乐了,但他却永远跳动着一颗愤世嫉俗的心,这只能怪他受鲁迅影响太深。
        吴老的直言无畏让我看到了久违的童真。而率真不等于率意,他对待艺术创作却是十分精心,所以他说绘画的创作过程是“十月怀胎”。吴老是真正的优生优育者,他甚至会将不满意的作品集中烧掉,这是残忍的,却是负责的。如今他只能在天国里孕育新作了,我们也只能停留在他的遗作前回忆那些真性情的言辞了。瘦的黑脸,明快的画笔,只能留给后人评说了。
        画坛失去的不仅仅是个有力的符号,还是一种精神和魂魄。也许继而还会有人跳出来说些更为过激的言语,但未必有这分量了。
        相比徐悲鸿,吴冠中还是属于幸运的,徐悲鸿在乱世中生长,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本来建国后可以享点清福了,但他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吴冠中虽然也出生在乱事,但他的长寿让他不仅看到了一个乱世走向盛世的转变,还在持续鼎盛的新时代被推上“没有大师年代唯一大师”的地位。乱世悲鸿,盛世冠中。他们的名字竟然如此灵验,悲鸿之所以悲,因为一直处在乱世;冠中之所以为冠,因为盛世的中国已没有大师。
                2012年9月
                (待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