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71 更新时间:2019-12-02

太平盛世话太平

周新民

        二、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
        太平,作为黄河冲击平原的一块沃土,很早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根据现代考古学研究,早在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在此生产生活,并留下了显著遗迹。
        (一)  邝冢遗址
        在济太路与谢胡路十字路口南300米路东,也就是太平街道办邝家村西南200米处,有一处古代文化遗址,即邝冢遗址。
        邝冢遗址南北长138米,东西宽122米,面积16836平方米。遗址部分呈台状,最高点达4米。1979年,考古人员曾于此试掘探沟,发掘出的文物有灰陶三足盘(残)、浅褐陶器之凿形足及石铲、石刀等。断代为龙山文化遗址。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从邝冢到龙山,直线距离三十五公里左右。遥想那个时代,这两地的先民是否也互有往来,肯定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当然,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越过细水柔沙的漯(音tà,远古时期,该地区的一条河流)河和烟波浩淼的济水,既需要智慧也需要技能,而正是这种智慧与技能的发展进步,才使得我们的先民创造出了在当时的地球上并列顶尖的先进文化。
        龙山文化时期,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许许多多的文化遗存,邝冢遗址一带的先民是同时期无数先民的一支。根据考古研究,当时的人们大量使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们以农业为主而兼营狩猎、打渔、蓄养牲畜。这一时期最主要的文化特征是陶器的制作与使用。在那个时代,陶器的制造已经有了惊人的水平,由于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外型规整,器壁厚薄均匀,产量、质量较之以前都有很大提高。
        因地域不同,不同地方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不同颜色和质地的陶器。章丘龙山镇的遗址中以黑陶为主,也有少量的灰陶,而在邝冢遗址的挖掘中,则以灰陶为主,另有褐陶残片以及石铲、石刀等。
        2007年5月,科学家们根据对龙山文化时期的一典型代表——山西陶寺文化遗址以及该遗址中出土的古人骨DNA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各地的汉族,从东北到广东,从云南到兰州,其主体就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古代中原人无异,如今的汉族,除去历史上逐渐融入的部分少数民族后裔以外,绝大部分是古代中原人——龙山文化时期的人的直系后裔。
        邝冢遗址不但出土了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文物以外,还出土了经鉴定为商代的蚌质鱼钩和汉代的陶罐、陶壶等,进一步证明了,从4000多年开始,我们的先民就一直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血脉无断。
        (二)  洪岑寺的传说
        在太平街道办东坡村东北约230米处,也有一处先民遗址,周边百姓叫它坡涯子冢子,(东坡村与西坡村本是一个自然村,村名就叫坡涯子),县志称洪岑寺遗址。该遗址东西长34米,南北宽32米,面积1088米,遗址大部分高于地面1-2米。
        据当地百姓传闻,相传当年这个寺庙香火很盛,附近十里八庄的善男信女常来此烧香还愿,庙里的僧人也是越聚越多。到了后来,人们发觉很多年轻的女子来寺院烧香拜佛后却不见了踪影,于是便报告了官府。
        官府接到报案后,当即派兵包围了寺庙。经过搜查,很快找到了那些失踪的女子。原来那些女子就是被僧人绑架在寺内,并遭受了凌辱。
        查明真相后,官府大怒,一面处决了为非作恶的首犯,一面烧毁了寺院并强令其他僧人还俗。从此,这个寺院变成了一堆瓦砾。
        由于年代久远,史料匮乏,该传闻是否真实已不好考证。中国历史上曾有几次大规模的政府灭佛运动,其中最近的一次是五代时期的后周朝,后周一朝,兴起于951年,960年灭国,包括现今山东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在那个时代都属于后周,后周的第二个皇帝周世宗柴荣执政时,曾在后周朝范围内大举灭佛。据《旧五代史》记载,所谓世宗灭佛确切地说是限佛,并不是全部拆毁寺庙,强令所有僧尼还俗,而是拆除了一部分,保留了一部分,对普通人出家做僧尼规定了详细的条件。目的是减少寺院僧尼的不断增多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日益阻碍。
        不管洪岑寺最后衰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该寺庙曾经香火旺盛后致倾颓应是一种事实。其历史恐怕最少也能追溯到五代后周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对洪岑寺遗址进行了探沟挖掘,出土的文物有灰陶、褐陶两种陶器,以及红陶鬲足、鬲口沿;另外还有石刀残片、骨匕残片等。根据出土的文物分析,洪岑寺遗址属商周文化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当然,遗址虽然已有三千多年,洪岑寺绝对是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的产物。如同邝冢遗址一样,邝冢遗址最早追溯到龙山文化时期,可到了汉代继续有先民在此生活居住;洪岑寺遗址虽然可上溯到商周时期,但这个洪岑寺绝对是东汉以后的建筑。这也同样证明了,在我们脚下这块丰饶的土地上,一直就有先辈们在此繁衍生息。
        (三)  邿城与邿国
        从邝冢遗址沿谢胡路往正北,过去济太路与谢胡路交叉路口约1000米,就是邿城村。历来相传这儿就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小国——邿国之旧址。
        《左转》记载,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夏,邿国发生内乱,分为三。鲁国出兵救援,乘机吞并了邿国。
        虽然当地百姓口耳相传邿城村所在地就是古邿国,甚而说,南边不远处的邝冢遗址是当年邿王的点将台;就连万历版《济阳县志》也记载说:邿城,古邿国,春秋鲁襄公取邿即此。但根据《左转》一书的记载,邿国是被鲁国灭亡的,那么当时的邿国不在现在的邿城村是必定无疑的。因为包括邿城村在内的广大济阳也包括济南地面在春秋时期是齐国辖地,齐鲁两国的分界线——齐长城尚在济南南部,距邿城村的直线距离也超过了六十公里。根据相关史料,历史上的鲁国其实力一直在齐国之下,说当时的鲁国军队派兵侵占远在齐国境内的一个小国,也是不现实的。
        1995年,考古人员经过现场发掘,分析出土文物,初步确定济南市长清区境内的仙人台遗址是古邿国所在地。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史学界的广泛认可,那么邿城村是古邿国旧址的传闻肯定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但千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的的邿城与古邿国的联系也绝非仅仅是空穴来风。
        我们可以推测,当年鲁国灭掉邿国之后——长清仙人台遗址就在鲁国的边境上—— 一部分邿国的贵族及平民向北跑到了齐国境内,以避杀身之祸。随后逃难出来的这些人就在一处水草丰美且远离都市的平原地带安居下来,后来又建立了自己的城池,这就是邿城村的来历。
        这个推测应该是比较合理的。上文提到过,距邿城村不过是二里地的邝冢遗址自4000年前就一直有人居住,那么古邿国的一支为避战乱跑到齐地,见有人在此处生活,便也定居下来,亦是完全有可能的。
        几经时代的沧桑巨变,现在村里的居民虽然语言上仍有对周边土地呼为“城东门”、“城北门”的历史遗痕,他们却都自称是明朝初年枣强移民的后裔,所谓的邿国后人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  (待 续)作者单位: 太平街道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