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56 更新时间:2020-04-10

一位叫“大连”的志愿者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大连小伙儿,不满28周岁,因为名字里有个强字,我们就称他“小强”吧。小强原计划从上海乘高铁去长沙谈生意。2月13日路过武汉时,阴差阳错地下了车,从此开始了悲欣交集的一段难忘经历。

误打误撞到了武汉

        小强1992年5月出生,在大连经营一家手游工作室 ,已婚,儿子不满3岁。过完元宵节,小强计划去长沙拿手游的脚本和IP。这时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处于胶着状态,家里人很担忧。小强在网上查了一下,看到湖南的疫情并不严峻。他安慰家人,说谈好生意就回来。
        他只带了一两天的洗漱用品和换洗衣服,从大连乘飞机到上海,在上海住了一晚。2月13日早上8:24,小强坐上上海虹桥开往长沙南的576次列车。车票是上海到岳阳东的二等座,3车6F靠窗。
        快到中午时,小强走到9号餐车买了盒饭。临近的8号车厢里有很多空位,他就找了一个靠窗的坐下来吃饭。再走回拥挤的3车厢实在有点麻烦,因此,吃完饭他就继续坐在座位上玩手机。玩了不到1小时,就听见列车员喊:武汉站到了,请8号车厢的全体乘客下车。
        车厢里嘈嘈杂杂的,只有小强坐着没动。乘务员喊他:小伙子,该下车了!
        小强回答:我是去长沙的,不是到武汉。
        列车员说:这节车厢都是到武汉的!小强拿着车票想走近去和列车员说理,列车员却一个劲地往后退,连声说:你别过来!你别过来!
        小强不想为难人家,就从高铁上下了车。站在站台上,他不知所措。
        得想法离开武汉!小强心想。
        他打开手机,发现离汉火车票全部停售。又用打车软件搜索离开武汉的其他交通工具,发现快车、出租车、顺风车都停了。在大连就知道武汉已经封城,但只有到了武汉,才感受到什么叫封城——也就是所有留在武汉的人都不能离开武汉!
        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吧。
        下午,小强给家里打电话说自已被困在长沙了,暂时回不了。他想,如果家里人知道自己的处境,肯定会急疯的。
        他打算找家酒店住下来,但搜遍各种网站也订不上。天快黑了,又下起小雨,变得阴冷。他想起2月8日听到过大连派出医疗队支援武汉的新闻。要不就去医院当志愿者,医院总会管吃住吧?但是他不知道大连医疗队在哪一家医院。他搜索了一下最近的医院,搜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电话打过去,对方说:来吧!我们正缺人。小强问:能不能开车来接我?对方说:你得等一等,我们现在车辆也紧张。
        等了40分钟,车来了。晚上9点,小强终于到达武汉市第一医院。
        时间太晚了,医院一时也没法给他安排合适的住处,告诉他暂时在地下车库搭个简易床对付一晚上。半夜,他听见有人痛哭,看见医院工作人员推着一具尸体送到殡仪车上,家属就跟在后面哭,既不能靠近去看也不能去触碰他们逝去的亲人。死亡离自己这么近,小强被吓哭了。

向家乡求救

        第二天是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这个日子小强本该留在爱人身边,陪着儿子。他怎么也没想到,一早起来就要开始工作。医院人手奇缺,根本没时间搞培训。督导老师让小强跟着自己学穿脱防护服,给他分配了任务一直接进到九楼的病房里,负责23病区。
        小强人高马大,防护服和手套都没有适合他的尺寸。穿好防护服,稍微一使劲儿,手套就从袖口崩开,皮肤都裸露出来了。支援武汉的南京鼓楼医院医疗队护士长朱欢欢赶紧给他消毒,又给他找了一副长手套戴上。从那天起,朱护士长每天都要从南京医疗队给小强拿一副长手套。
        小强的工作是清理患者的生活垃圾、拖地和卫生消毒,一天工作12小时。早上进去收拾70多位患者前一天晚饭的餐盒,然后分发早饭,中午去收一下早饭餐盒分发午饭,傍晚去收午饭餐盒,再分发晚饭。每天早上7点他还负责给医务人员消毒,往他们的鞋底上喷洒消毒液。晚上下班前还要负责收拾医护人员脱下来的防护服。
        第一次到病房里收饭盒,小强伸手拿起饭盒,感觉饭盒下面黏黏糊糊的,糟糕,有水!他的心里“咯噔”一下:完了,完了,我被传染了!
        这一整天,小强都在提心吊胆中度过。
        晚上,医院方面告诉小强,已给他安排附近一家酒店的单间,带卫生间,有电视,还有WiFi。
        这天夜里,小强内心非常惶恐,害怕病毒会找到他。他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孤孤单单一个人在武汉,人生地不熟,连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第二天早上,小强打起精神到病房去。75床的老大爷一直在流鼻血,他不小心把擦鼻血的纸扔到了正在收拾卫生的小强腿上。小强吓坏了:这下完了!肯定被感染了!
        两天来一连串的打击让小强打起了退堂鼓:我得赶紧另找工作,这个活儿不能干了!但是,他上网搜,但凡招人的,都是医院。
        2月16日是小强到医院工作的第三天。前一天和他说话的一名患者进了ICU,一整天小强的心都提在嗓子眼。到了晚上,他感觉呼吸和胸口都挺沉重,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染病了,半夜三更都睡不着,越想越怕,他想求救。
        2月17日凌晨1:15,小强在大连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出了一条求助微信。17日早上,大连交通广播电台《欢乐同行》主持人高峰发现了这条微信名叫“时光手游”的特殊消息:
        “记者你好,我是一名在大连长大的大连人,目前我被滞留在武汉,在武汉第一人民医院做义工。我看到大连来了医疗队,但是找不到他们,我特别想跟家乡的人在一起奋斗。给你们发这个信息,我是想如果真有不测,我希望你们能帮我告诉我的家人,告诉我的儿子,他的爸爸是个勇敢的中国人,是个勇敢的大连人。我叫XX强,身份证号是210……电话是199……希望你们可以帮我转达!”
        大连交通广播迅速反应,立即成立援助报道小组。当天晚上20:36,节目组的记者联系上了小强。小强说,我不奢求现在就能走,只想大连的医疗队如果有返回大连的,第一批带上我就行。
        电台记者姜馨然感觉小强的心理状态很糟糕,急需心理疏导。于是,电台紧急联系上了派驻雷神山医院的大连援鄂医疗队,帮助小强联系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领队刘医生。刘医生告诉小强,因为他不习惯戴口罩,现在长时间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两层的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感到胸口沉重是很正常的。
        听了刘医生一番话,小强心里的石头落地了。他感觉自己就像个落难到孤岛上的人,忽然看到一条可以带自己回家的船。

突然就变成了网红

        2月27日起,大连交通广播电台通过官方微信、微博和抖音同步推出《大连义工小强的武汉日记》,受到越来越多大连人的关注。小强的心态越来越平稳了,他从义工转成了志愿者,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每天只需工作6个小时。
        他变得更有耐心,和患者时常能有一些交流。虽然大连和武汉的方言有很多差别,但小强每次都很耐心去倾听。他感觉这些患者都很乐观,很友善,比如54——56病床的患者,有时小强要进病房,这时如果患者没有戴口罩,他们就会喊小强等一下,等戴好口罩,再让他进去。
        有位大妈入院时情绪不好,看到小强后,情绪变积极了,由衷感慨: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好的青年。
        武汉志愿者何女士接到大连广播电台听众王建军的电话,知道小强因为个子高,防护服不合适,就把手里所有的大号防护服都给他送去了。
        小强的心底慢慢生出了乐观和幽默。他在护士站对面电梯口墙上贴了一张纸,写着“大连小伙等候处,九楼女神守护者,若有需,召必回,请喊“大连”。每个字里的点,他都画成爱心的形状。闲下来时他就搬把椅子坐在那里守候。护士们需要搬东西、推送饭车什么的,都喊“大连”。
        小强把自己微信号的签名改成了“生命有终点,人生须无憾!”在他看来,自己这次在武汉的经历,大概是命运安排他为武汉做点什么——为了让人生没有遗憾。
        3月11日,大连援鄂医疗队刘领到武汉市第一医院。经过协调,医院安排小强做了CT检查和核酸检测。一切正常。(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