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95 更新时间:2020-09-16

“一二·九”一代:左右纷争后各奔东西

        80年前的“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国新高潮。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活跃于政坛或学术界的中流砥柱,履历中多有“一二·九”痕迹,如经济学家顾准,外交家龚澎、黄华,科学家钱伟长,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他们被称为“一二·九”一代。“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高潮退去,青年领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向。

左派右派的文斗武斗

        1936年2月,参加“一二·九”示威游行的各校相继开学。清华开学后拟补考上年底因学生运动而耽误的期末考试。清华学生请愿游行的领队黄诚率“救国会”在教授楼下高呼免考口号,张奚若、俞平伯、冯友兰等60余名教授愤而辞职。此事激怒了想好好学习的同学,后来成为著名史学家的何炳棣就是其中之一。他们组成“护校会”,通电全国各机关和学校,要求严惩“救国会”。
        1936年3月中下旬又发生“三三一抬棺游行”,起因是学运中被捕的十七中学学生郭清病死狱中,学联党团开大会追悼郭清,一些学生抬着一口空棺材上街游行示威。一些中学发生殴打“反动校长”事件;各校内讧严重,进步学生与保守学生大打出手。
        这些激进行为受到舆论批评,学联运动渐失人心,引起中共中央重视。1936 年3月,刘少奇开始直接领导平津学生运动,纠正一二·九运动爆发以来的系列“左倾”现象。“清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群殴”
        学生中的左右纷争并没有平息,终至1936年底发生“清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群殴”(何炳棣语)。“西安事变”爆发后,左派学生听闻蒋介石被抓,欣喜若狂,纷纷跑去吃馆子庆祝。1936年12月25日传来蒋介石平安离开西安的消息,校园中炸开了锅,左右两派因此发生争执打了起来。
        1936年末,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大公报》笔杆子王芸生连写6篇文章谈对学生运动的意见。他的核心观点是“读书救国”和“学生不党”,奉劝学生不要错过读书的光阴,变成学术的低能儿,那样对民族国家损失太大。王芸生的文章引发热议,左右派青年褒贬不一。当时有两篇回应文章最具代表性,一是化名为吴姓同学的22岁的顾准,是清华学生会领导人之一王永兴。顾准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被划为右派。一二·九运动爆发当天,顾准正在北平,他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顾准的文章质疑王芸生对西安事变的观点,为苏俄和共产党辩护。王永兴文章题为《北方青年的回响》,他批评左派青年狭隘宗派幼稚,过分幻想短视;右派青年对政府盲目信赖,轻视民众,双方都有罪于国家。《回响》一文直到1980年代仍被定性为“反动文章”。

运动过后走上不同道路

        学运高潮退去,青年领袖们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如著名的“一二·九叛徒”清华徐高阮,因强调一切服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肯妥协被开除出党,1949年随傅斯年去台湾,成为胡适得力助手;王永兴师从陈寅恪,后来成为著名隋唐史和敦煌学专家;清华中文系王瑶在“一二·九”之后入党又脱党,转向学术,成为文学史家,培养了钱理群等学生。
        还有一些人,并非彻底告别革命,但始终徘徊于组织之外,最典型如赵俪生。有人启发他申请入党时,赵俪生说:“我愿意做一个全心全意的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同时是一个自由主义者。”赵俪生后半生在兰州大学执教,1958年戈地为右派,在农场劳改险些丧命。“文革”结束后,他培养了秦晖、金雁等著名学者。
        更多的“二九”骨干成为职业革命家,有的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比如黄诚,后来参加了新四军,在皖南事变中被害。(摘自《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