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29 更新时间:2020-12-18

曲堤闻韶台浮沉录

        

        史传,曲堤闻韶台,是为纪念孔子在此聆听《韶》乐而修建,曾是济阳县境内一处浓具儒家文化色彩的历史人文景胜。历代将其列为“济阳八大景”之首,是济阳最著名的古代文化景观。即使社会发展到今天,人们谈济阳也必论闻韶台。查阅方志文献和文物考古资料,倾听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故事,追根溯源,可以说它所包含的历史文化的丰富内容,以及对当地社会的深远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曲堤闻韶台的原始形态如何?在漫长的历史风雨中,它又经历过怎样的荣枯兴衰呢?

盛时风貌

        闻韶台,原坐落在今曲堤镇东街村路南。这幅拍于1934年的照片,所现闻韶台的面貌已是历经沧桑、残缺不全了。据明代万历年间和清代顺治、乾隆年间及中华民国时期编纂的4部《济阳县志》的记载和互相印证,可知历史上闻韶台的兴盛时期应是丰富多彩的风貌。
        闻韶台是座全部用黄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其高40多米,台基占地约2800平方米,台顶面积约900平方米。台上台下,殿台楼阁等各种建筑物的布局错落有致。“闻韶书院”“万世宗师坊”和“王母楼”“黄姑寺”等,分别坐落在高台脚下的南北方位。西面是耸立的禅塔,与之遥遥相对。高三层的“魁星楼”,依台而立。台顶上,建有宏伟的“大成殿”和“状元阁”,殿前阁后耸立着苍松古槐,史书称为“上院”;台间部位,矗立着座座碑文石刻,故称之为“下院”。纵观整个闻韶台,宏伟秀丽,古朴幽雅,风韵悠然。
        从闻韶台的东南脚下可拾级而上。入阶口有一对大石狮分守于左右,一头怀抱小狮,另一头怀抱西瓜,腹部还有一带黑血色的刀痕,一副恐惧痛苦的神态。传说抱西瓜的是头雄狮,因为喂养幼狮而夜间去偷西瓜,被看瓜人用刀扎伤。
        沿台阶上行至30米高处,便是依台而立的魁星楼。魁星楼高15米,为三层结构。底层楼正门朝南。顺台阶进入正门,有两条通道可到达台顶(即上院)。
        一条路是进正门向左拐,贴壁登级而进,穿过一俗称“黑谷洞”的壁洞,便到达魁星楼的二楼。二楼内东侧有木楼梯直达三楼。从三楼出北门向西,顺台阶而下便到了闻韶台的下院。下院方砖铺地,青砖花墙相围。院内西南角有刺松一棵,粗有围余。北面有八块石碑分置,其中有两块龟驮碑。碑高约两米左右,为历代修建闻韶台的纪事碑,记载着历次修建闻韶台的因由始末。碑文多为历史文人名土和朝廷要员所撰写,有北宋著名诗人和书法家黄庭坚的遗墨,有元代二品相官御史台王士熙撰写的《曲堤镇修建大成庙碑记》;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碑文撰写者,或为进士、举人,或为州官、府官,官职最小的是七品县令。从下院拾级而上,便到达闻韶台顶即上院。
        另一条通向闻韶台台顶的路,是从魁星楼底层进正门登级而上,行至尽头向左拐,穿过一门楼到达下院,从下院再登阶北上即到台顶。魁星楼的三楼置有“魁星点状元”的塑像。塑像蓝面红发,右腿蜷翘,左手擎墨盒,右手挚朱笔,面朝正北,作欲点状元的姿态。楼下檐挂有约长三尺、宽一尺的匾额,上书“文明”两个大字。台顶开阔,青砖花墙相围。院内北端的大成殿,庄重肃穆,宏伟壮观。殿前四根明柱,高擎前厦。殿门向南高挑,飞檐叠翠。檐下悬一“万世师表”镏金横匾。屏门两侧,镌刻有“万世为官祖,百代帝王师”的楹联。门楣为“子在闻韶”。殿堂正中的幄楼中,塑有孔子的油彩座像,高约3米,面红颊蓄,气度雍和。颜回、曾子、孟子、子思四大贤的塑像分列孔子两旁,栩栩如生,温文儒雅。四贤像前摆一祭典之用的长方形供桌。大殿前的三棵刺松,体态龙钟,苍劲葱茏。大殿后的一株古槐,曲枝凤爪,形神相融。状元阁与东南角的魁星楼相对应,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魁星点状元”的雕塑图。
        站在闻韶台顶的苍松古槐下,可俯瞰全镇千家万户,南望“济水澄波”,西睹“郴塔晚灯”,别有一番风景。历史上“济阳八景”之一的“韶台远眺”即源于此。明代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的黄臣登闻韶台远眺时,曾写下了亲身感受的诗文:
凌空殿阁逼星台,极目中原掌上回。下里于今虚大雅,薰风犹自绕高台。云飞旷野清阴合,雾散南山霁色开。仿佛韶音一派落,悠悠干占此徘徊。

历次修建

        闻韶台初建于何时,已难考定。但据地方志文献记载,最早可上溯至汉唐时期。从宋元明清6位官员名士所撰文章记载及互相印证可知,“曲堤镇镇之左有闻韶台一所。世传先师夫子在齐闻韶,兹即其地。”“汉唐以来,先师过化之地,俱必有建,因筑台其间”。这说明筑建闻韶台,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唐之后,在尊孔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背景下出现的事。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闻韶台伴随着孔子历史地位的时荣时枯而时兴时衰。查阅明、清等4部《济阳县志》和曲堤东街《刘氏族谱》得知,自宋金时期到鸦片战争前夕900多年间,闻韶台有过9次较大的修建。4部旧县志中有6篇文章,记述了历次修建闻韶台的因由始末。将相高官和文人名士歌咏“闻韶台”胜景的诗词歌赋也有25首。透过这些历史墨迹,可以想见闻韶台的兴衰轨迹。
        元代二品官御史台王士熙,在他写的《曲堤镇重修大成庙碑记》中,首次披露了闻韶台早年的状况。屡经战乱的宋金时代,闻韶台已衰微到近乎荒废的程度。乡村百姓,可任意登台远眺,漫游休息。针对当时闻韶台的荒废状况,祖辈生于曲堤的廉访史周点,偕同著作郎王侩,奏表上疏朝廷,建议重修闻韶台,并创建供奉孔子的大成庙。历经周折,始在金大定年间,由周点的子孙们在闻韶台旁修建了文庙,实现了先辈的夙愿。
        贞佑年间的兵乱,又使文庙毁坏殆尽。到了元代,有位名叫张友仁的偶生,和他的一班文朋好友,为闻韶台及文庙的废圮而兴叹,于是他们共同商定重修闻韶台的事宜。在王土熙的支持下,募资兴工,将闻韶台加高加大,并在文庙旧址的一角买地二亩,依附古台修建了门楼,在台顶上建起了有4根明柱的大成殿。还把孔子等先哲圣贤的塑像和相配套的讲堂、斋舍一应置全,供奉祭祀的礼器也焕然新,使闻韶台与大成殿成为当时一大人文景观。
        这次兴建工程,共花费铜钱500缗,即50万文。在施工中,曾有莒州(今莒县)知州刘忠,率领府官马克敬等官员,以及张友仁的伯兄张友恕、张友钦等人前往相助。大成殿于泰定四年(1372年)九月落成。经王士熙上奏,朝廷曾传令四方,令各地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前往参加庆典活动。可以想象,当时社会对闻韶台的重视程度。时过200多年,历经风雨沧桑,闻韶台再次荒芜,大成殿也颓败废坠。到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时候,只有刻记着王土熙所撰修建大成庙情况的石碑还残存着。据时任武定(今无棣镇)兵备道佥事曹天宪的《重修闻韶台》中记载,他到曲堤镇实地调查闻韶台的状况时,曾登上台顶,披襟拂袖,纵目四望,而感到“和风日丽,鸟翔于木,鱼泳于川,农野耕而贾市集,宛然想见当时闻韶台之盛”。于是他发文布告全县,捐资修葺闻韶台。将“台之巅旧有佛像撤去”,在台下“建礼塾数楹”,即增建了读书讲学的房舍若干间。
又过了22年,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时,在任的武德兵备佥事、四川籍人刘世赏主持,又对闻韶台进行了一次修葺。这次所需费用,由济阳人官至户部尚书的高时,捐资一半;其余部分,由本县较富裕的人家资助。通过这次修葺,使闻韶台“灵基四楹,穷阁二廊,耀耀,奕奕堂堂,惊目快心,较前比雄而增丽矣”。受高时之托,刘世赏写了《重修闻韶台记》,将有关情况作了详细记载。
        到了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湖北籍的尹应元,在从河北移职武定任武德道副使时,有感于曲堤是“先圣过化之区”,十分重视闻韶台的保护工作。他筹措资金,组织工匠,对闻韶台上的殿台楼阁进行整新修饰,把腐朽的柱梁桷椽逐一更换,把剥落的丹碧色漆重新涂饰,使闻韶台面目一新,过往者无不另眼相观。尹应元还在闻韶书院前,建立了《万世宗师坊》,石刻坊联:“玉振金声三月独含千古味,风仪兽舞两阶犹动四方风。”使闻韶书院增添了幽深古香的气氛,也使闻韶台增加了庄重典雅的色彩。在这次对闻韶台的整修过程中,原知县蔡惟忠和新任知县黄应魁,以及典史姜禄等人,都分工负责,尽其心力。户部尚书高时,为详记此事写了《闻韶台记》。
        清代,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到咸丰四年(1854年)的150年间,闻韶台又修葺过4次。每次修建,或由名士乡绅倡导,或由政府官员组织;或修残补缺,或扩建增制。可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不断保护和丰富着闻韶台。康熙十三年(1674年),曲堤东街的贡生刘金镛;乾隆十七年,北京人任济阳知县的朱垣,都曾为修葺闻韶台捐资兴工,撰文奏疏,奔走呐喊,史上留名。还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任的知县天津人李能白,花费千金重修闻韶台,台刚修成,便离职而去。后由济阳人艾元烈,把李知县尚未修葺的残缺圣像予以补修。曲堤东街《刘氏族谱》中记载着:“咸丰四年(1854年),贡生刘仲元力成义举,成为最后一位修闻韶台的有名人。他因此受到官府的褒扬。邑候王公嘉其敏,而赐“宣力韶台”的匾额。
        1928年,时任民国政府济阳县县长的杨光衡,视察曲堤时登闻韶台,曾表示对闻韶台进行重修,但因后来调任未成此举。26年后,闻韶台就成为老照片上这副模样了。
        又经风雨40载,在“文革”中的1972年,闻韶台遗址被彻底铲平,填了水湾,筑了堤坝。至此,这所在济阳境内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人文景观,就形迹全失荡然无存了。
                        (据《济南区域文史存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