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上悲壮一页:四十多人牺牲
在1942年日本侵略者发起的大扫荡中,40多名新华社新闻工作者壮烈牺牲,书写了中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面对日寇,纵身跳崖
深秋的太行山,金黄色落叶铺满山坡。记者一行向太行山深处的庄子岭道士帽山挺进。
11月4日,64岁的郭怀生坐在院里的小板凳上,回忆起奶奶“八路军母亲”李才清讲给他的往事:1942年侵华日军发动残酷的大扫荡,对太行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他们在庄子岭一带的山顶上“安营扎寨”十余天,搜查八路军。
在敌人扫荡下,为缩小目标,减少牺牲,新华社人员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新华日报》(华北版)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珏带领韩医生、电务科译电员王健等曾经过李才清家,但她看到这里伤员较多,不想给老人添麻烦。于是她们隐蔽在了附近山洞中。
“我奶奶拦她呢,但她看到这里伤员多,不想再添麻烦,就走了。”郭怀生说。
然而不幸的是,黄君珏三人藏身的山洞被侵华日军发现,他们爬上山顶,用绳子将柴草吊下来,火烧烟熏。在敌人步步紧逼下,黄君珏向日军开枪后,纵身跳下山崖。这天是她30岁生日。
黄君珏的丈夫王默磬在给岳父黄友郢的信中,诉说了妻子英勇牺牲的情况和他强忍悲痛寻找妻子遗体时的情景:夜九时,敌暂退,婿勉力裹伤蛇行,潜入敌围,爬行至该山,时皓月正明,寻到遗体,无血无伤,服装整齐,眉头稍锁,侧卧若熟睡,然已心胸不温矣。其时婿不知悲伤,不感创痛,跌坐呆凝,与君珏双手相握,不知所往,但觉君珏亦正握我手,渐握渐紧,至不可脱!追山后枪声再起,始被惊觉时正午夜,负遗体至适当地点,以手掘土,暂行掩埋。
黄君珏出生于湖南一个旧官僚家庭,15岁参加革命,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22岁在上海参加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的工作,27岁与爱人一起来到华北太行敌后抗日根据地,从事战地文化工作。
日寇疯狂围剿
今年97岁的房秉玉老人永远忘不了78年前的那顿早饭。
辽县(今左权县)山庄村,那是《新华日报》(华北版)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所在地。
同志们围坐在一起,发现吃的不是焦小米、黑豆,竟是白面烙饼。“圆圆的烙饼吃了,咱们还要回这里来团圆。”大家这样说着。
几天前,他们接到消息,日军又要来“扫荡”。《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何云组织大家埋藏机器和各种物资,两昼夜完成了坚壁清野的任务,同时疏散妇孺病号,进入临战状态。
今年已经102岁的刘江老人说起这些往事,仍历历在目,感慨万千。当时24岁的他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校对员。“以往敌人来‘扫荡’,大家在山上转几圈,二十多天就又回来了。”吸取以往反“扫荡”经验,他们将大型印刷机器埋了起来,但带了一部电台和一部铅印机,准备一边战斗,一出报。
1942年5月25日拂晓,何云带领报社200多人马撤离山庄村,翻过东山,向在庄子岭一带转移。
刘江是十名战斗员之一,配了一支步枪先行开路。他记得,25日天亮后,大部队赶上来,到达十字岭下的南艾铺一带,刚用行军锅煮了一锅小米饭,前方就传来消息,敌人正在逼近!
“上万名非战斗人员,一字长蛇阵,在山间小路上行进。这次,我们陷入敌人合击圈,被重重包围,当时六架敌机擦着山头低飞,疯狂轰炸扫射。重要山头都被敌人火力封锁,机枪声如骤雨一般。”时任《新华日报》(华北版)记者李庄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这样描述 当时的场景。
整个十字岭阵地尘土蔽日,硝烟弥漫。在这次突围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以身殉国。
面对敌人疯狂围剿,何云带领报社同志辗转周旋。27日下午,何云召集大家开会决定化整为零,分头行动突围。报社分了三小队,何云带领编辑、报务员等10人准备找大部队坚持出报,副总编陈克寒带着10名记者向太行山以南突围并随军采访,编委史纪言带领刘江、房秉玉等60人就地打游击。
最终,陈克寒一路突围出去,而何云这路却遭遇敌军。
“武一文”之何云
何云。原名朱士翘,1905年生于浙江上虞县朱巷乡(今上虞区永和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1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何云在太行山区创办了《新华日报》(华北版)。
1942年5月日军大扫荡时,为了减小目标,何云带领几位同志转移到辽县东南大羊角村附近,还架起电台,抄收延安新华社电讯。
28日黎明,敌人又开始搜山。何云带领几位同志正在大羊角附近的山坡上掩蔽,不幸被敌人发现。“不要把子弹打光,留下最后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绝不能活着当俘虏。”面对敌人的疯狂射击,他沉着地对身边同志说。
这时,一颗子弹射来,何云被击中,身负重伤。当医护人员前来抢救时,他已奄奄一息。但他睁开无力的眼睛,对医生说:“我的伤不重,快去抢救倒在那边的同志吧。”
当医护人员返回来时,他的心脏已停止了跳动。那年何云38岁。
何云牺牲后,刘伯承将军曾悲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左权)一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
在敌人严密包围、反复搜山的险境中,新华社华北总分社同志们集合了被冲散,冲散了又集合,组成了众多不固定的战斗小组,每个小组三到五人。
从25日始及以后几天内,40多位新闻战士永远地留在了太行山上。
太行硝烟远去,烈士精神永存。(摘自《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