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53 更新时间:2021-02-24

北平和平解放历经三次谈判

        70年前的1949年1月31日,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全部开出北平城,人民解放军41军121师入城接管防务,古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此前的三次和谈,为北平的和平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次谈判:试探而已

        1948年11月18日,毛泽东从西柏坡电令东野秘密入关。与此同时,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的努力也在进行。
        让傅作义没想到的是,最先代表共产党与他接洽的,是他的大女儿、中共北平学委的地下党员傅冬菊。但在傅作义眼里,傅冬菊就是个小孩子,总怕她上当受骗。考虑到这一层,学委又同时起用了李炳泉。
        李炳泉是华北“剿总”联络处少将处长李腾九的堂弟,曾在华北“剿总”主办的《平明日报》当采访部主任,为防暴露于1947年底称病辞职。1948年11月底,李炳泉请李腾九做傅作义工作。但谈了几次,傅作义都没有正面回答李腾九。
        12月初,解放军截断了傅作义部南逃、西窜的通路,傅作义才授意李腾九与共产党联系。12月10日,李炳泉被傅作义请进了办公室。当得知李炳泉曾在《平明日报》任职时,傳作义很是吃惊:原来共产党人就在自己的报社呀!
        12月19日,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与傅作义的代表崔载之,在蓟县八里庄开始正式谈判。双方只是试探,差距太大,没有谈拢。
        就在傅作义犹豫不决之时,解放军于12月22日攻克新保安,全歼傅作义王牌35军军部和两个师。此时,蒋介石派蒋纬国带着他的亲笔信来北平,劝傅作义南撤。傅作义叹道:“我现在已经是四面楚歌,南下不可能了。”
        12月24日,解放军攻占张家口。25日,中共宣布蒋介石等43人为战争罪犯,傅作义位列其中。焦躁的傅作义命令李腾九,密电崔载之回北平汇报,但将两名电台人员留下。

第二次谈判:“不够具体”

        1949年1月3日,李炳泉奉命向傳作义转述了毛泽东的几条意见,包括:将傅列为战犯,他可借此做文章,和平解放北平,我们就有理由赦免其战争罪;希望傅派一个有地位、能负责的代表秘密出城谈判等。
        傅作义听了,如释重负,情绪大有好转,但没有明确表态,只是忧郁地说:‘还得继续谈判,希望谈得更具体一些。”
        傅作义想请第三方面党派人士出来斡旋,民盟中央常委、燕京大学教授张东荪成了合适的人选。1月7日,华北“剿总"土地处少将处长周北峰、张东荪宇越火线,来到蓟县八里庄。
        1月8日,开始正式谈判。林彪提出:所有傅作义指挥的军队一律解放军化,所有他管辖的地方一律解放区化。按照这一总原则,对傅作义将军不作战犯对待,保全他及其部属的私有财产,并在政治上给他们一定的地位,对在新保安、张家口战役中被俘人员一律释放。
        经过两次谈判,1月10日下午,刘亚楼送来整理好的两份“会谈纪要”和“附记”,规定“各项条款务必1月14日午夜前答复”。林彪、聂荣臻签字后,周北峰以傅方代表的身份签字,然后带了一份回北平城内。
        但看完会谈纪要”后,傅作义摇摇头说:“谈的问题还不够具体”,仍然没有明确表态。不够具体只是托词而已,只是谈判未到最后关头。

第三次和谈:达成协议

        1949年1月14日,期限已到,国民党方面没有答复,解放军向天津发起总攻。傅作义任命“剿总”副总司令邓宝珊为全权代表,和副官王焕文、周北峰、政工处科长刁可成一起,与解放军平津前线司令部进行第三次谈判。
        1月15日,谈判在通、州五里桥张家大院开始。聂荣臻对邓宝珊等人说:“14日答复期限已过,我们只好下达进攻天津的命令,这次谈判就不包括天津了。”闻听此言,邓宝珊有些怅然。谈判直到深夜才结束,具体商谈了傅部改编、人员安排及北平有关单位接收方法等。
        1月16日清晨,邓宝珊、周北峰被告知,天津已经解放了。下午,谈判桌前的邓宝珊、周北峰已然明白:北平只能和平解决,别无他途。双方很快取得一致意见,达成《北平和平解放的初步协议》。
        蒋介石也没闲着,为了给傅作义点颜色看看,他授意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暗杀呼吁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北平前市长何思源。飞贼特务段云鹏,在何宅屋顶偷偷安放了两颗定时炸弹。1月18日凌晨,炸弹爆炸,何思源小女儿何鲁美当场被炸身亡、5人受伤。
        蒋介石卑鄙的暗杀行动,没能阻止北平和平解放的进程。1月21日,双方正式签署《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31日,解放军进驻北平城,北平宣告和平解放。(摘自《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