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4 更新时间:2021-02-24

青年陈云进入核心领导层

        1925年,陈云加入中国共产党。5年后,25岁的陈云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31年9月,陈云成为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陈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这时的陈云还不满29岁,党龄仅有9年。

工农运动的青年领袖

        1919年,陈云在其老师张行恭的帮助下,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后,陈云虽然“还只是一个随资本家罢市的店员”(陈云回忆),但他在运动中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共产党组织的注意。
        陈云等人组织的大罢工开始后,资本家企图利用群众中的复杂关系分化工人队伍。陈云及时发现并向罢工工人揭露了资本家的阴谋诡计。同时,针对罢工队伍中的各种对象,陈云采取灵活的措施团结他们。他将低薪职工、青年工人视为罢工的中坚力量,还尽力去争取那些可能被资本家拉拢而又有群众影响的中间分子,对那些已经被资本家利用的工人,则利用群众的力量晓以大义,使其悔过。
        在青年人当中,陈云非常具有号召力,罢工胜利后,“随即由董亦湘和恽雨棠介绍”,刚满20岁的陈云入党。
        1926年10月到1927年3月,陈云作为中共基层工会骨干分子,参加了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的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从1927年开始,资本家就扣除了陈云的退职金,后来连他应得的工资也被扣除了。没有了收人,陈云一家的生活十分窘迫。对此,陈云回忆说:“当我在参加革命后资本家威胁我时,我想到吃饭问题会发生危害,但立即又想到:怕什么?手足健全的人到处去得,可以到黄埔军校,可以卖大饼油条,只要立志革命,不怕没饭吃,归根结底只有推翻现在的社会制度以后,大家才有饭吃。”
        “四一二”政变后,陈云回家乡练塘地区领导工农运动。1928年,陈云领导的小蒸、枫泾地区农民武装暴动失利,陈云等24人遭到通缉。陈云不顾个人安危,转移秘密文件,保护党员干部,彰显了非凡的胆略和才能。
        1930年9月,在中共六届三中全会上,陈云被补选为中央候补委员。

共产国际改组契机

        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召开紧急会议,共产国际代表提出改组中共领导层、要增加工农的成分的意见。而且,在后来召开的中共六大上,选举出的36名中央委员中,工人占了21人。
        当时的工人党员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文化水平低,但陈云是个例外。陈云在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之前,已经是高小文化程度了,后在商务印书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此,陈云曾经回忆说:“应该说在商务时期,对我在文化上的得益很大,全部‘童话’、‘旧小说’、‘少年丛书’都看了,有时也可翻翻杂志。同时我自信也是很用功的一个人,练字,上夜校(商务办的),读英文。”
        此外,陈云当时在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工作,每天都需要往外寄书。寄书时,陈云必须在牛皮纸上用毛笔书写收书人的姓名与地址,这练就了陈云的书法具有飘逸秀美的特点。
        所以,陈云的文化水平帮助他在工人领袖中脱颖而出。此外,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领导机构迁往上海租界。上海属于吴方言区,外地人一时间很难学会这种方言,所以中共中央必须吸收上海本地人进入领导层,以便于在上海疏通各种关系,开展工作。
        陈云不仅是本地人,而且文化素质、革命的实践及信仰等条件,都符合要求。可以说,青年陈云占了“天时、地利、人和”,进入核心领导层顺理成章。

机智灵活地处理叛变事件

        1931年4月,顾顺章叛变,陈云协助周恩来采取紧急措施,抢在敌人大搜捕前,把中央机关和工作人员转移走。为了将顾顺章叛变的消息散发出去,陈云连夜派人找印刷厂,在事发两小时后将顾顺章的照片制版翻印100多张,分送给上海各级党组织,通知他们按照片做好对顾顺章的防范。
        1931年6月向忠发叛变后,临危受命的陈云挑起了重建中央特科的重担。如何尽快使特科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开辟新局面,成为摆在陈云面前最棘手的问题。陈云是本地人,他通过各种关系,在上海开了很多合法的商铺,以开铺子做买卖的方式来掩护特科工作。对于陈云的这一做法,连共产国际的代表都称赞道:“这个人不简单。”
        中共中央在上海处境艰难,当时留在上海的中共中央委员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已经不足半数。于是,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26岁的陈云成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
        1933年,临时中央被迫迁往中央苏区首府瑞金。第五次反“围剿”期间,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陈云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摘自《党史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