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27 更新时间:2023-12-29

HIV认识有8个误区,关于抗“艾”国家有政策!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
        1、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如何?
        目前,我国艾滋病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注射吸毒传播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抗病毒治疗,治疗覆盖率超过90%,全国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2、大家对艾滋病的认识有几个误区
        误区1 感染艾滋病毒就是患艾滋病
        HIV即艾滋病毒,而艾滋病指的是艾滋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
        人体在感染艾滋病毒2—10年甚至更久后,由于免疫系统逐渐受到破坏甚至丧失免疫力,才会发展为艾滋病,最终出现感染、肿瘤等体征。
        误区2 蚊虫叮咬会传播HIV
        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脱离人体的艾滋病毒很脆弱,因此以下日常行为不会传染HIV:
        握手、拥抱、亲吻等礼节性接触;
        使用公共设施,如厕所、游泳池、浴池、公共汽车等;
        蚊子、苍蝇、蟑螂等昆虫叮咬。
        误区3 安全套防不住HIV
        有证据表明,男用乳胶安全套对艾滋病毒及其它性传播感染的防护率达85%以上。质量好,正规厂家生产的安全套,完全可以有效隔绝病毒,大幅降低性行为的危险性。
        误区4 双方都是HIV携带者性生活安全
        如果双方都是HIV病毒携带者,那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有无保护的性行为了。避孕套可以避免感染其它性传播疾病以及其它类型的HIV病毒。艾滋病毒有变异性,病毒与病毒之间如果发生重组,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危害。
        误区5 HIV感染者不能要孩子
        研究表明,有效的干预措施能使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在部分发达国家,艾滋病母婴传播率已经降至2%以下。
        感染HIV的孕妇如果与医生积极配合,采用正确的药物和治疗,帮助胎儿抵御HIV,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递。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毒感染者用母乳哺育可能会将HIV传染给孩子。
        误区6 一旦感染艾滋病毒,就时日无多了
        不同的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潜伏期不同,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会在短短的数月内发病,而有些人却能携带HIV生活数十年,甚至达到预期寿命,也不会发病。
        谨遵医嘱,坚持有效治疗,艾滋病毒在体内的发展可以放缓,延缓发病时间,有效延长感染者寿命。
        误区7 同性恋=艾滋病
        艾滋病确实在部分男男同性恋中较为流行,原因是男男性行为的特性更易导致黏膜破损和病毒传播。
        但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同性恋本身与艾滋病传播并无关联。而对同性恋的过分恐惧和排斥反而会加大同性恋者的隐蔽性,增加防治艾滋病的难度。
        误区8 高危行为后没办法预防感染艾滋病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从“经过黏膜、创伤等处进入人体血液”,到“构成HIV感染”,需要经过7个进程,中止这7个过程中的某一步,就能防止构成HIV传染。
        凡是接触了HIV感染者的血液、生殖道分泌物或与其共用注射器、针头等的人员,应尽早预防用药。目前,有效的阻断时机应为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越早越好,最佳时机是2小时内完成第一次服药,连续服用28天,有效阻断率达90%以上。当然,莫要把阻断药当“事后避孕药”。
        3、关于艾滋病,我国有哪些强有力的政策?
        “四免一关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艾滋病防治最有力的政策措施。
        “四免”是:
        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传染病医院或设有传染病区(科)的综合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
        所有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病毒检测的人员,都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等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对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由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提供健康咨询、产前指导和分娩服务,及时免费提供母婴阻断药物和婴儿检测试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筹集经费,开展艾滋病遗孤的心理康复,为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
        “一关怀”是:
        国家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提供救治关怀,各级政府将经济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属,纳入政府补助范围,按有关社会救济政策的规定给予生活补助;扶助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从事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增加其收入。
        总之,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非那么可怕。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知“艾”防“艾”,增强健康意识、自律意识,减少歧视,努力向零“艾”迈进。以爱防“艾”,我们一直在一起。        (济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春霞 孙养光 李曼曼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