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97 更新时间:2024-07-31

游船般的村庄(上)

——济北街道杨家村印记

◎ 武庆富

        黄河左岸这方200余亩的土地,犹如一艘偌大的游船,满载着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穿梭了600多年。她见证了历史的更迭和时代的变迁,她见证了百姓的生息和繁衍,她见证了每一个姓氏家族的兴衰与发展。从明初洪武年间杨氏先人迁徙而来时的不毛之地,到逐步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到家族的逐步扩大分支,再到其他姓氏的后续加入,一代代杨家人在这片前有碧水河塘后有沃野粮田的土地上,编织着幸福的生活,谱写了辉煌的历史。


村庄概貌


        杨家村隶属济南市济阳区济北街道,位于济北街道以南2公里处,东经117.18°、北纬36.96°,村落占地200余亩,建国后村集体耕地700亩左右,改革开放后因项目占地和近年城市建设用地,2017年拆迁前有耕地260余亩。全村有165户、576人,其中男性273人、女性303人。东北距济阳街道胡同村(以前叫“崔家胡同”)300米左右,东与济阳街道肖家村相连,南隔两个大湾与囤家村相望,西接王奎楼村,北与济阳区国家粮食储备库相邻,地处周边村庄中心地带,有多条道路连接村外。村内有三条东西向大街,最北侧一条1965年前为济阳通往济南的公路运输干道,东北方向从胡同村后绕过与张辛村内相连,西头从村西首中部通往西南方向;中间一条,贯通村庄东西,西与王奎楼村连接;最南面一条贯穿全村东西,东半段在历史上是连接济阳县城与济南府的官道,东首北折与胡同村相连,村中部(关帝庙位置)向南通往囤家东侧至田家,来往人员和车辆较多,路面上有很深的车辙,村东几户人家曾在该路北侧开店,招待来往客人,后官道废弃。村内南北大街以村西、村中央两条较为宽阔,其他南北向胡同巷道少有南北贯通。2007年,村集体在中部修建长23米、宽19米文化广场一处,并配备有篮球架、乒乓球台、单杠、双杠等体育健身器材,也成为全村组织春节团拜会、扭秧歌、跳广场舞等集体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
        村子南侧自东到西有较大水湾三个,称最西侧最大的为“老湾”,最东侧最小的一个为“长湾”,中间一个南岸隶属囤家村地界,长湾西头北侧还有一个圆形小湾,叫“邢家湾”,相传为村内一户邢姓人家所有,后邢姓人家迁往济阳街道呼家村。最东侧的长湾连通肖家村西、村北一条黄河主干沟渠,为村内几个大湾提供了丰沛的水源,也为湾周边土地灌溉提供了便利。1980年分田到户后,一队、二队在湾周围给村民分的自留地,因取水浇地方便,蔬菜长势喜人,吃菜实现自给自足。湾内鱼类丰富,曾有鲤鱼、鲢鱼、黑鱼、黄鳝、蛤喇、虾等水产品。改革开放后,村内有人从村集体承包用以种植莲藕和养鱼,吸引很多城里人前来垂钓光顾。湾四周种植有柳树、杨树等,村里人常在湾边放置石头用于洗衣,成群的鸭、鹅在湾内游来游去,风景如画,景色宜人。
        村内建筑在改革开放以前以土坯屋、土墙为主,将地基夯实后,固定门框确定门口位置后,铺上衬子砖,再用青砖或石头垒碱脚至窗户口下沿,然后铺一层稻草或麦秸用于隔碱,上面开始用土坯垒墙,有窗户的则需固定窗框,垒完墙体后上房梁、檩条和苇箔,早年土坯房一般不起屋脊,屋顶稍高,最后用黄泥把屋顶和内外墙皮抹平即可。土墙一般用较为粘稠的黄泥剁成,也有用黄土打成的土坯垒墙。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村里少数人开始建设砖木结构红砖瓦房。20世纪80年代起,村内翻盖、新盖房屋较为集中,绝大多数都已住上宽敞明亮的红砖瓦房,瓦房样式也从普通瓦房逐步发展到前出厦平台,后来有少数村民盖起了2层小楼。村内都将北屋为上房,东西屋为厢房,大门有东南门、西南门,也有的面向大街,大门内大都建有象征吉祥寓意的陶瓷釉彩影壁墙,个别大门冲路或宽敞地段的在门外也修建影壁墙,有护佑风水一说。院内种植有果树或瓜果蔬菜,有的在院子一角养有牛、猪、鸡、鸭、鹅、狗等畜禽。
        20世纪60年代,济阳县内首条公路——济孙路,从村北300米处走过,为村内群众对外交通出行提供了方便。2004年之前,村内都为土路,每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村民出行和孩子上学十分不便,交通工具也以畜力车、自行车、拖拉机为主。2004年,全村居民集资加政府补贴,修建了首条油漆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民交通出行跨入了新纪元,电动自行车逐步成为村民外出主要交通工具。2010年前后,大部分村民开始购买轿车,对外出行进入了汽车时代。


村庄由来


        村内姓氏曾有张、武、杨、任、孙、王、毕、许、邢、楚、孔11个姓氏,后许、邢、楚、孔4个姓氏绝嗣或迁出,诸姓中以杨姓人口最多,故称“杨家村”。因村庄东北距济阳老城5里地,所以又称“五里地杨家”。还因与南面的囤家村相连,也称为“囤杨家”。
        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杨氏先祖杨彦清从河北枣强迁移至此,落叶生根,至今已繁衍至二十五世。据《杨氏门中家谱》记载,八世杨复长子杨泰,曾任昌邑训异后署本文字印,后因身体原因返回老家,杨泰生有六子,现杨氏家族均为其后人。
        据《武氏族谱》记载,武氏始祖武继业原为泰安人,其子武维阳从泰安迁至济阳,具体年代和原因不详,至今已有16世,到济阳约300年左右。武维阳生有两子,长子武封龙缺嗣、次子武封海娶二妻生六子,被称为“老六支”。现武氏后人分别为二支武可旺、三支武可成后代。其余四支中,长支武可兴到六世后有7男无后续记载;四支武可盛到九世武永安后绝嗣;五支武可茂长子武士爵繁衍到八世武纪、武维无后嗣,次子武士俊两子武俭、武让迁往城北小董家庄;六支名字不可考,《武氏家谱》中有二支八世武现出继六支的记载。
        毕姓家族中,较早一家从章丘徐马(mu音)迁来,因历史上遭受黄河水灾,毕氏家谱流失,其他信息无法考证;较晚一家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因姻亲关系从青宁王家河沟村迁来,至今已有6世。
        许姓于清朝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因先人到济阳做官,在此定居。许氏后人中,许堂安于道光年间出生,1937年去世,享年100多岁,是杨家村历史上寿命最长的老人。20世纪60年代,许堂安长孙许文星携家人闯关东到吉林省梨树县定居,后无音讯。许文星之弟许文奎于20世纪90年代初去世,许氏消失。
        据《王氏族谱》记载,王姓始祖王才兴原居城里大隅头,至八世王振邦迁居济阳街道西关村(古时称“关西头”)生二子,长子王之玉留在西关,次子王涵玉迁居囤家村。王涵玉生三子,长子王屡义、次子王屡孝留在囤家,三子王屡敬迁到杨家,至今已至二十三世。孙姓从济阳街道杨寨居迁来,至今已有10世左右。张姓、任姓均迁自济阳街道北河套村,约在19世纪中后期。楚姓、孔姓均于解放后迁出。
        1931年1月,杨家隶属济阳县第一区(城区)博爱乡;1944年1月,隶属济阳县南二区;1946年1月,划归城关区;1957年2月,城关区改为镇,杨家村隶属城关镇;1958年9月,全县人民公社化,杨家村隶属城关公社;1982年6月,城关公社改为城关镇,杨家村隶属城关镇;1984年4月,城关镇改名为济阳镇,杨家村隶属济阳镇;2007年9月,杨家村隶属济北街道。2017年6月,杨家村整体拆迁。2020年8月24日,杨家村行政编制撤销,纳入济北街道滨河社区管理。2021年5月成立杨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计划2022年回迁安置到原村址北侧300米处的滨河嘉苑小区东区。2021年5月,区委、区政府在杨家拆迁原址开工建设区委党校、档案馆(含党史馆)和智慧城市平安管理中心,这片美丽、丰饶的土地又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和使命。
        杨家村人勤劳善良,通情达理,团结互助,民风淳朴,在方圆几里周边村庄都有很好的口碑。之前村内村民修房子盖屋,村民之间都相互帮忙,后来有了专业的民房建筑队,村民修房大都对外承包。


物产民生


        杨家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以红土地为主,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种植,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也曾种植大豆、高粱、水稻、谷子等五谷杂粮。自建村以来,杨家村人世世代代以农业耕作为生,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庄稼歉收,粮食紧张,1960年全村每人只能分三碗粮食,出现饿死人现象,村内能够活动的年轻人大部分外出向章丘、临沂、南部山区等周边地区要饭。改革开放以前以生产队为生产单位的时期,农业生产主要靠人力和畜力为主,农作物运输靠马、牛、驴、骡拉车,全村劳动力实行工分制,年终对粮食进行平均分配,村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每年人均分配粮食80斤左右。各生产队均有菜地,安排专人种植蔬菜,以队为单位进行分配。
        改革开放后,1980年10月按照上级要求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作物产量有了大幅提高,村民逐步将面食作为主食。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12马力小型拖拉机参与农业生产的浇地、小麦收割、轧场和秋季耕地、播种等环节,农业生产效率有了大幅提高。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了旋耕犁。21世纪初期有了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忙之余,镇上会组织村民在每年秋后出义务工挖沟,主要为来年农田灌溉做好准备,也曾组织青壮劳力外出挖河,曾参与马颊河、徒骇河等河道疏浚清淤,十分劳累。随着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清理河道工作都由挖掘机代替。2015年左右,因济阳城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村内土地被征用数量越来越多,加之农业种植成本越来越高,全村人不再耕种农作物,在地里种植树木,以免荒废。
        杨家村木工制作业较为发达,木匠因为技艺比较复杂,在诸行业中比较难学,在民间被称为五大匠(木匠、泥水匠、铁匠、石匠、编匠)之首。建国以来,村内比较出名的木匠有杨曰洪、杨玉道、张兆荣。木匠涉及的工序有锯、砍、推、刨、凿、钻、刻等,工具主要包括斧子、刨子、锛子、凿子、锤子、钻子、铲子、锉、尺子、墨斗等共计五六十把,后来有了电锯、电刨子等电动工具,钉子也代替了榫头,一些传统木工工具被逐步舍弃,一些古老的木工手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杨家人经商意识较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杨家家具制造产业较为发达,形成自产自销产业链,曾有大小木器家具制造作坊七八家,影响力较大的有杨中明、孙丙武、毕玉会等。村里也有养鸡、养猪专业户。近年来,全村在城区具有经商营业资质的有28家,大部分人员以在城区务工为主,个别人员离家外出务工。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1.7万余元。
        村内有水井14眼,大部分修建于1955年,水井深约9米,由下至上四周用青砖垒成,井口周边铺上石板,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村民吃水主要靠用扁担到井上挑水,村内东、中、西部均有吃水井,以村西头毕家井水质最为甘甜。后来在院子里打了手压机井,再后来安装了电动水泵。2005年左右,全村安装自来水,群众吃水更加方便。以前做饭都用土坯盘的大锅头,靠手拉风箱为助力,以农作物秸秆为燃料,后来有了煤气灶和电子炉、蒸饭锅等产品。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济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