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21 更新时间:2024-08-14

斜庄朝阳焕新彩(上)

——济阳街道朝阳村印记

□齐建水

        济阳城区东北1公里许,在蜿蜒巨龙般的黄河大堤下,坐落着一个充满神奇的村子——“斜庄”朝阳居。
        “斜庄”一开始叫“五杨庄”,说起村名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明朝洪武年间,一对温姓夫妇推着一辆独轮车,沿着济水河堤匆匆而行,他们是从河北枣强迁来的移民。这天傍晚,天光渐暗,他们要找个露宿的地方,举目四望,只见西面不远处有一个明静的水塘,水塘边有五棵高耸云天的大杨树,于是来到树下,想借大树繁茂的枝叶来挡一挡夜间的寒露。一轮圆月升起来,清辉撒遍大地。走了一天的路,他们又困又乏,简单地吃过干粮,就在树下躺下来进入了梦乡。睡意朦胧中,温郎忽然听到有人说话,他好奇地坐起来一看,只见旁边一棵大杨树的树洞里,灯火明亮,五位仙人正围坐在八仙桌前,一边品茶,一边高谈阔论。温郎走过去,恭恭敬敬地向仙人们施礼,并请教在哪里安家为好。首座上的仙人不假思索地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你这脚下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前有济水河,近有青龙湾,土肥水甜,距离县城又近,你就在这里住下来吧。”另一位仙人也指着月光下银光闪闪的青龙湾说:“你就在这青龙湾边安家,朝阳而居,紫气东来,定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证你们以后的日子美美满满。”其他仙人也都附和赞同。温郎深深鞠躬谢过众仙人,回来继续睡觉。雄鸡一唱天下白,温郎睁开眼,只见眼前霞光万道,不远处的济水河犹如一条银链分外耀眼,河中帆影片片,群鸥飞翔;再看近处的青龙湾,水波不兴,犹如一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水底一条小青龙正在欢快地游动。好一派安乐祥和的景象!他突然记起夜里指点他的仙人,急忙起身寻找,然而仙人们早已不见了踪影,只是一棵大树洞里的八仙桌、椅子,和梦中的摆布一模一样。他上前摸摸桌子上的茶杯,茶水还温盏盏的,不由让他既惊异,又兴奋,连忙对着仙人们围坐的八仙桌磕头施礼。从此,温氏夫妇便在五棵大杨树边住下来,开始脱坯盖房。盖房时,他们牢记着仙人“朝阳而居”的指点,让房门的方向朝向东南,正好面对着汤汤而流的济水河。为纪念仙人们在大杨树下的指点,他们为村起名叫“五杨庄”。
        温姓人家定居下来,生儿育女,繁衍生息。过了几年,董氏的先人来到了这里,“入乡随俗”,也按照温氏的房屋朝向建房安家。房屋定了向,村里的道路也便斜着修,田地斜着种,从而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由于村庄与周遍村庄相比显得歪斜,村子便多了一个名称——“斜庄”。
        岁月轮回,沧海桑田。当年的五棵大杨树早已堙灭在自然的风雨之中,就连村前那条清明秀丽的济水河也变成了波涛滚滚的黄河,五棵杨庄的村名渐渐被人忽略,人们更多地称之为“斜庄”。由于“斜庄”跟“邪庄”同音,村民们认为这个名字不吉祥,大家集思广益,取“朝阳而居”之意,改村名为“朝阳村”,这个村名既反映了村庄独特的自然美,又健康向上,具有光明美好的寓意。
        因为村庄改名,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斜庄的高跷表演历史久远,技巧高超,每年春节后,人们便欢快地敲起锣鼓,踩起高跷,欢庆新春佳节,祝愿美好未来。表演者站在1米多高的高跷上,在咚咚锵锵的锣鼓点伴奏下,表演跳桌凳、上木板、打劈叉、捡糖果等高难动作,具有高、难、险、巧的特点,中间还伴有滑稽诙谐的丑角表演,生动有趣,时常引来人们的捧腹大笑,场面煞是热闹。高跷队不但在本村演出,还去四邻八村“送玩儿”,每年从正月初二,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左右,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斜庄距离县城很近,到城里“送玩儿”自然必去,县城组织的民间艺术汇演更不会缺席。早年间的一个元宵节,一位新县官刚刚到任,在城里广场上组织庙会表演,看了斜庄村的高跷表演,连声称赞,并让人赏赐了很多东西。但他不知道斜庄就是朝阳村,又大声招呼:“这斜庄演得很好,再把朝阳村请出来,跟他们比一比。”于是斜庄高跷队在人们的笑声中再次登场。表演完毕,县官自然看出两次表演的是同一支队伍,但又不便说破,将错就错地说:“朝阳村的表演也很好,有赏!”就这样,因为村名叫法不同,村里的高跷队一次得了两次奖赏。
        2008年,因济阳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朝阳村”又改名为“朝阳居”。
        虽然村名改了几次,五棵杨的传说却在民间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据村民世代相传,他们的祖先们曾看到过五位仙人在树上炼丹,八月十五共同饮酒赏月,还有的看到过仙人们在天上娶亲,骑马抬轿,吹吹打打,好不热闹。以前村里谁家里办喜事摆酒席,如果需要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写个清单,拿卷黄表纸去树下烧了,第二天早上所需的物件就会一样不少地摆到树下,等用完再送到树下,夜间会有人悄悄收走。
        在人们的传说中,五棵杨旁边的青龙湾也非常神奇,常年碧波荡漾,即使大旱之年,也从没干涸过。时间长了,有人想抽干湾里的水,看看下面是否有泉眼,可总也抽不干。有胆大且水性好的人,潜入水底探个究竟,竟发现湾底有一条水洞直通往济水(黄河)河道,水洞里住着一条小青龙。逢大旱之年,村里人就会到湾边焚香磕头,祈求天降甘霖,这时小青龙就会腾空而起,驾祥云去东海龙王处,求雨解旱,每次都有求必应,十分灵验。为了感谢小青龙,每逢过年,村人们都会杀猪宰羊,在青龙湾边隆重祈拜,以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里人经常在湾里洗澡、洗衣服、饮牲口,从未发生过溺水事故。
        在湾西侧和北侧还有两口水井,井水清冽甘甜,不但能直接饮用,还能治病或做药引子,得了眼病洗洗就好,遇感冒喝一碗就退烧,得了腮腺炎,用井水研墨,在腮上画几道符,就会痊愈。
        如果说这些村民们津津乐道的美好传说,不过是斜庄的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一种演绎,然而,斜庄的“斜”却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从高高的黄河大堤上俯瞰朝阳居,整个村庄除西部少量房屋朝向不同外,其他房屋都非常整齐,村内街道也很直,只是出村进村的路是斜的。经测量,村内正房坐西北朝东南,其方向恰好在由东向南的45度夹角上(不知道几百年前的先人们,怎么掌握得如此精准!)。1977年,村里统一规划宅基地,想连村子一块改“斜”归正,就在村西规划了20来户正南正北的房子。让人没想到的是,房子盖起来后,村民越看越别扭——村里原来的房子一排连着一排,正正当当,新盖的房子反而感觉斜了,就连出门的路也是斜的。再后来,村里干脆就不再规划正向的房子了。这样,在整体倾斜的村子里,20多户正南正北的房子反倒成了“另类”的斜房子。
        由于村子斜,生人进了村子十有八九会“找不到北”,因“掉向”而迷路。以前,出村的路只有两条,一条通往县城,一条通往大堤,且村里都是丁字路,没有十字路,如果晚上迷了路,转悠一夜也转不出去。早年间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有两个盗贼趁夜色潜入村里偷东西,得手后,背了两个包袱要出村,却因为迷路在村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怎么也出不去,累得满头大汗。一直到了早晨,有早起的村民去井里打水,发现了正躲在一个墙角战战兢兢的两个盗贼,喊来村民把他们捉住,送到了县衙,两个盗贼因此吃了板子,屁股被打开了花,从此,盗贼们再也不敢来朝阳村偷盗了。还有,1977年,济阳县组织民工修筑境内黄河大堤,工程指挥部就设在朝阳村。为了慰问治河民工,县政府派来了电影队,并把电影《朝阳沟》的首映式放在这里。傍晚时分,修堤民工和方圆十几里的外村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等电影散场已是夜间11点多,返回时,人群却找不到了出村的路,拥满了大街小巷,到处乱转,仿佛进了迷魂阵,怎么也走不出去了,朝阳村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举着提灯,一拨拨把他们领出村。
        不仅外村人来到这里会迷路,即便是嫁到村里的媳妇,有的过了几年甚至几十年,依然找不准方向的大有人在,遇到外村人问路,说不清东西南北,还经常闹出笑话。新媳妇初来乍到,若是自己出村下地,走亲访友,常常“迷途难返”。有时让她去北屋拿东西,没准她会径自跑到东屋里去。有一次,村东的一个新媳妇要去村南的地里给公婆送饭,因为判断错了方向,路又不熟,竟然绕到了村西头。婆婆等不及了,回家去看,见家里锁了门,四处寻找,才在村西找到了正在东张西望的儿媳。
        村庄的斜,给村子带来了两种“怪”现象:一是一天之中,东西南北房内都能享受到阳光的照射,上午早见阳光,下午免遭日晒;二是晌午得早,10点多就日行中天了。
        前些年,普通人家没有钟表,判断时间的方法是夜里听鸡叫,白天看日影。如果来到斜庄还按常规习惯看日影就麻烦了。有一位刚娶进门的新媳妇,家人们都下地干活了,她在家忙家务,看看日影就要晌午了,急忙去做中午饭,可饭做好了,左等右等不见下地的人回来,急得站在门口不停地张望。其实她做好午饭的时候才10点多,勤劳的庄稼人哪有这么早收工的?由于这样的事情并非偶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村里的婆婆们就“发明”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天井里做标记,她们以一面墙或一棵树树干的阴影为参照,在地上画三道杠杠,分别为早、中、晚的做饭时间,阴影到了相应的位置就开始做饭。这三道杠杠,还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可遇上阴雨天,该何时做饭,新媳妇心里就没了底,只好见别人家的烟囱冒烟了,才开始手忙脚乱地添锅生火。
        听村里老人们讲,正是因为村子斜,村民们还逃过一劫呢。那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京津失陷,10月,日军攻陷德州,济阳北邻诸县相继沦丧。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见日军即将危急其大本营济南,11月12日派其卫队旅一团于济阳城东北五六里的几个村子设防。第二天,日军矶谷师团约2000余人,乘100多辆汽车、20多辆装甲车,在2架飞机的掩护下顺黄河大堤直扑济阳城,在朝阳村以北遭遇韩部阻击,战斗非常激烈,双方伤亡惨重。随着韩复榘和卫队旅一团的溃逃,日军占领了济阳县城。为了报复在朝阳村遭到的阻击,日军派出一个汉奸,化装成一个串乡的货郎,来村里打探情况,并偷偷画了一张地图。夜半时分,日军在县城东门架起几门大炮,根据汉奸提供地图的方位,向朝阳村狂轰滥炸,发射了一夜的炮弹。天亮后,日军站在城墙上用望远镜一看,朝阳村竟毫发未损。原来,他们的炮弹全都射向了黄河滩区。鬼子指挥官大惊失色,认定朝阳村一定有神灵保佑,再也不敢袭击这个村子了。其实,事情出在汉奸绘的地图上,在朝阳村看,县城在村子的西面(实际是西南面),鬼子在县城向东打炮,炮弹自然都打到河滩里去了,才使村子安然无恙,避免了村民的伤亡。
        说起“斜庄”的趣事,数不胜数。
        朝阳村紧靠黄河大堤,现在的大堤高实宽厚,绿草成茵、树木繁茂,但以前却是低矮残断,是沿岸百姓的心腹之患。自从1855年黄河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夺了济水古道流入渤海,河水携带的泥沙淤积河床,日积月累,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原本的地下河就变成了浑浊的地上河,而且越来越高,成为“悬河”,以致每年汛期,河道、河势来回摆动,主溜去年贴左岸,今年也许就会贴右岸了,黄水常常漫溢出槽,淹没田园,冲毁房屋,给黄河治理、滩内生产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沿黄群众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保田庐,便自发地就地取土,开始筑埝自卫,时称“民堰”。但由于民堰“尺寸较卑,且节节为之,未能联贯”,极易冲毁,水患依旧不断。为此,自1875年(光绪元年)起,清政府开始组织在黄河下游修建“金堤”,以为“屏蔽”。所谓“金堤”,就是有别于民堰,全为土筑,红土封顶,比起民堰来宽厚了许多,相对坚固。历经九年施工,至1884年(清光绪十年),清吏陈士杰向朝廷奏报:“山东新筑黄河两岸长堤一律告竣。”老百姓称为“官堤”。这样,就形成了民堰与官堤两重堤防。民堰距水较近,官堤距水较远,每逢水大漫滩,民堰与官堤之间的村舍田地经常受灾,民众为了自保,往往只守民堰不守官堤,甚至扒掘官堤排水。随后官府调整策略,河防营也移守民埝,官堤逐渐废弃,今天还尚存部分旧迹,如距离朝阳村不远的陈朝堰、韩家堰等。
有很长一段时期,黄河的主溜就靠近朝阳村这边,滩内无地可种,人们便因势利导,“靠水吃水”,做起船渡的生意,有条件的自家打一条船,没有条件的几家合伙打一条船,或摆渡渡人,或沿河搞运输,在凶险的风浪里挣钱维持生计。            (待 续)
             作者单位: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