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应对百年不遇的大洪水
1958年秋伏汛期,黄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进入7月份以后,由于上游连续5次大规模降雨,黄河水暴涨。7月17日22点30分花园口站出现了流量为每秒2.23万立方米的特大洪峰。19日凌晨,洪峰进入山东境内河段。23日12时,洪峰到达洛口站,流量为每秒1.19万立方米,相应水位32.09米,超过保证水位线1.09米,超过保证流量330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济阳河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险情。
23日下午,洪峰开始进入济阳县内河道,沿河滩区全部漫水。洪峰到达县境内各险工段的水位分别为:邢家渡30.40米,大柳店28.79米,沟杨27.76米,葛店26.55米,张辛25.49米,小街子24.68米。各滩区水深一般2~4米,滩区倒塌房屋2400余间。
这些充满危险的河防指标数字,济阳黄河百年以来首次出现。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部署下,早在洪水到来之前,山东省委和德州地委就对防汛工作进行了动员和安排。
7月18日12时,省委指示沿黄各地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全党、全民动员,集中一切力量做好特大防洪工作,要求来多大流量,保多大流量。坚决保卫沿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立按级分段负责制,巩固阵地,包干到底,保证全胜。
7月20日,德州地委专门召开电话会议,明确指出“今年将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必须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否则,就要犯天大的错误”。
7月21日7时30分,省防汛指挥部发出紧急命令:动员一切力量战胜这次大洪水,保证洪水与大堤平,持续半月不出险不决口。限令昼夜突击抢修,要求必须达到“六个一切”:即一切薄弱堤段要抢修培厚后戗3米,一切险工要加固,一切大堤要抢修加高1米子堰,一切抢险的石料、土堆、柳枝、麻袋要加倍准备;一切堤段要普遍检查、发现问题迅速解决;一切防汛队伍要编成严密的战斗组织,明确责任,严加防守。
济阳县迅速果断地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和命令,提前进入临战状态。县委7名正、副书记,政府4名正、副县长全部上堤坐镇指挥。书记、县长分别担任县防汛指挥部的政委和总指挥,并在史家坞、沟杨、葛店、小街子四个险工河段设立四个指挥点,分别由副书记、副县长,武装部长、副部长和河务部门负责人组成指挥核心。县指挥部下设18个乡大队,每个大队都派有县级干部靠上指挥;大堤上每个汛屋配备民工达500人,带班干部4~5名。为应付突发险情,每个乡大队组织起专业抢险突击队120人,由乡党委第一书记担任队长,亲自带领民工巡堤查水。
为应对这次史无前例的特大洪水,在沿河 120里长的堤防线上,集结了8万多名民工上堤防守。同时,组织了7万民工在后方日夜支援。并且在德州地区指挥部的调度下,商河县5万民工赶来济阳增援。前后方20万防汛大军,浩浩荡荡,各司其职投入到抗洪抢险中。
经过严密组织,于7月21日至27日连续苦战7昼夜,按照“六个一切”要求,进行防守和抢修埽坝,对薄弱堤段进行加固,在堤顶临河部位普遍修筑了1米高的子堰,加高了险工坝头,并积存了大量的土牛和防汛料物,力争有备无患。
在整个抗洪中共发生险情50处,其中因风浪坍坡2处,漩涡46处,脱坡2处。均因预防应对及时得力,洪流顺畅流经济阳。
在这次预防特大洪水的过程中,共抢修后戗 20里。创造了一昼夜抢修子堰121里的河防记录。对险工坝岸均进行了加高培厚,动用土方14.8万立方米;抢修坝岸640段次,动用石料8230立方米;动用柳枝2896.087吨,木桩28011根,苇子113.930吨,铅丝4.3吨,草蒲包2.6万个,成为这次防洪成功的保障。
与1949年相比,1958年的防汛工作更加主动科学。在成功预防百年未遇特大洪水的过程中,济阳人民创造了奇迹。抗洪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当时被山东省防汛指挥部通报表彰。
(来源:区委党史研究中心 《济水之阳·黄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