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传承(一)
十三年读书和写作回顾
◎齐永山
一
书不可一日不读,这个习惯我从小就有。
人能认字就能读书。刚会认字时我读过很多小连环画书,看到谁有就借来看。唯一自己买过一本,是花几分钱半价买的小伙伴的,因为花了钱就格外珍惜,读了无数遍,都快背下来了,现在还记得那是一本讲战国七雄故事的。
能清楚记得读过的第一本大书,是《水浒传》。那时小学阶段已开始各村联合办学,我正上的三年级设在远村,中间还隔着一个村。有回在邻村一同学家窗台上,发现本线装繁体版《水浒》。大人的东西不好开口借,此后半年里,每天早、午饭时在家寻摸点吃的,我就背上书包去约这个同学上学。当然时间还早,去了理所当然要等等,也就理所当然翻看起窗台上那本书。同学的父亲是当时少见的生意人,家境宽裕,一家人围坐着吃着热腾腾的饭。我坐在炕沿里头就着窗台,只专心琢磨书中那些半生不熟的字,特别是那些笔画太多的,试着望文生义,找出故事的精彩。
直到初中毕业前,关于读书印象最深的还是如何得到一本书读。
一读书就想做笔记,这个习惯我也是从小就有。
得书不易,抄下来心里才觉踏实。小时候的抄书记忆都模糊了,能清楚记着的一次应是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那时过大年还兴守夜,自己还会惦记供桌上的花生糖果。除夕的烛光要亮一整宿的,我主动申请守夜,正好可以通宵读书,平时怕费灯油家长是不许熬夜的。那个除夕夜我看的是《三国演义》,看到赤壁之战后曹操组织了场射箭比赛,感觉写得实在精彩,就找出本子笔摘录。当然抄书不是写作,和写作沾上边的是抄了这段精彩故事后,我在后面配的一首“诗”,现在还记得最后一句是“曹公安惜一件袍”。
要说和写作更沾边的,想想还是到了上小学六年级的下学期。学校开春季运动会,班里有个叫程国庆的同学,比赛中拿了好几个第一,敬佩之余,作文课上就以他为题,用诗歌形式洋洋洒洒在作文本上写了四五页,当时给我们班代语文课的王瑞亮老师,大字一挥又洋洋洒洒给打了四五页批语。写这首“诗歌”,情节的展开就是模仿了《三国演义》里面的射箭比赛,连语调都一块模仿了。
读书做笔记的好处,是既加深了对原书内容的理解记忆,练习写作时又可有个自觉不自觉地参照。
二
上初中时学习任务重,但我还是见书就读,课下读课上也偷偷读,有时读得入迷,常被老师抓个现行,书被没收去。后来赶上金庸热、琼瑶热,谁有了都争相传看,一本书抢上的不管厚薄都是在三五天内读完。那时流行的这类书差不多我都读过,因为我看书更快,与书主家好商量。有人可能对以前这种通俗文学和后来的网络文学有些看法,但它们的可读性你得承认。既有可读性,这一类作品在塑造人物、情节设计、环境描写诸要素上,包括语言逻辑等,必然会有其独具的特色。所有文学形式,都要照顾到作品的可读性,要不写作的意义就不好讲了。但现在看,这些通俗性读物对我后来的写作没产生多大影响,大概是那时一目十行的读法比囫囵吞枣还要粗略的缘故。想想曾经那么多人喜欢读,一定大有可借鉴之处,不过好多年见不到这种书了。我没读过网络作品,我想网络文学可能就吸收并发挥了过去通俗文学作品的一些特点吧。
后来上了三年中等师范,这三年是我深入读书的三年。学校的图书馆很大,里面有几十万册的藏书,借阅又极其方便。没了繁重的课业负担,也没了以前读书的种种禁忌,可以敞开读。这三年里我读了大量外国文学名著,几乎荒废了学业。我按着书目检索,凡以前知道的外国作家名字,看到他们的作品就一本本借来读。可惜三年间做的大量笔记,毕业后在不安定的生活中丢失殆尽了。现在看,这些外国文学名著对我当时和后来的写作好像也没产生多大影响,这里边有贪多嚼不烂的缘故,更有情怀上不相溶的问题。从小感触的是传统思想,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审美取舍上也就很传统了。比方说司汤达的《红与黑》都说写得多么伟大,我却欣赏不来。
但不管怎么说,开卷有益这老讲法不会错。
古今中外的书读得多了,我就觉得有些书很好,增长学识还有助于提升写作水平,隔一段时间就想着摸过来重读一遍。这些多次重读的书,会慢慢影响到后来自己对读书范围的选择。
毕业二十年后,当我重新想读书的时候,不由自主就圈定了两个时间段的书:先秦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原因很简单,先秦文化奠定了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些著述里盘结着中华文明的脉络,人是需要常去寻寻根的;民国时期的文人最具独立人格,他们的作品虽文风各异,但都充满启蒙思想、改造世界的激情,人活着,就要有点儿精气神。如果说先秦文化在植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我觉得民国文化则在铸我们民族文化的魂。
多读书见识就会增多,深读书认知就会深透,见识多、认知深了就容易提高写作水平了。
三
先不管读书和写作有什么意义,对我来说,有书读,有读书的时间,本身就是件很幸福的事。而自己想要有所表达时,还能把所知所悟变成可读文字,这幸福又添一层。人都会为自己某个爱好,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精力。这些年来,我的闲暇时间除了种菜都放在了读书和写作上。
在读书中我学会了写作,而经常写作又不断影响着我对阅读的体验。
在读书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不同层次的趣味,但最终被我们潜意识接受下来的还是作者的思想。读书多了,看人家说事拉理,众多不同情境下的做法想法,就慢慢积淀在脑子里,写作中我会不由自主想起,然后做番细致剖析、纵横比较,从中精炼出一个中道的、适合自己理解的认识来,尽量使写出的东西不至偏执一端。我们常见到两个为了某件事谈天争执起来的,若有第三方给仲裁,会说你们双方都对,只是看问题角度不同。我发现多数闲扯斗嘴的,一般是一方站在“情”的角度看问题,一方是站在“理”的角度看问题。多读书就是去静听不同人各讲各的情和理,而写作要像第三方,给综括出一个更使人信服的见地来。
特别是读传统经典,很容易构建起我们的思想体系,这些著作本就是我们民族得以绵延不息的根柢所在。儒道释等各家学说看似天差地别,但他们的理论落脚点都是放在建设我们的社会秩序、完善我们的个体人格上,这也是他们在我们长远的文明进程中能够存在下来的基础,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传统经典读多了,如果你在某种境况下忽然想到庄子说的一句“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不是会即时摆脱时间给你的压力、空间给你的困扰呢?一旦化解了对于时空的局限,是不是你的人生格局就此打开了?谁都可以通过不断读书和写作,完善进步自己的思想。一个经常读书和写作的人,改变大的就是他的思想观念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未完待续)
作者单位:姜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