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95 更新时间:2019-05-06

外祖父的文凭

◎高 平

        我的弟弟高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从姨母李孝勤(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遗物相册中发现了我们外祖父的毕业文凭,他寄给了我。
        外祖父李竹亭(1883—1951)字松友,山东省济阳县(现为济南市济阳区)杨家寨人。是清末的秀才。清宣统三年(1911)毕业于山东官立法政学堂。在张作霖主政东北时期,曾任黑龙江省苇河县(后归吉林省)县长,“九一八事变后”回到山东,定居青岛,1951年病故于济南。
        我的父亲是济阳县白杨店人,那时家境贫寒,是外祖父供他上学,一直到大学毕业。“七七事变”以后回老家教学、务农。整个抗战期间,父亲和他不断通信。记得外祖父每次给父亲的信的开头都是“惠卿贤婿览”(惠卿是父亲的字),字体是行草,父亲给他写信则都是正楷。
        外祖父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住在青岛时,我没有去过青岛;他住到济南时,我已经参军走了,所以一直没有和他老人家见过面,没能亲耳聆听过他的教诲,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小妹高英(山东政法学院教授)给我讲了一件关于外祖父的轶事,她是小时候听母亲说的。外祖父移居济南和母亲住在一起时,已经病得很重,既不能走路,也不会说话了。有一天,把他抬到院子里去晒太阳,我家院子里有棵梨树,他看到盛开的梨花,肯定想起了梨花似雪,想起了一生漂泊在外的经历,忽然吟诵出两句诗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句出自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母亲在屋里听到以后大为惊奇,他怎么突然会说话了?还能吟诗?她高兴地跑出来,喊着“爹啊,你一辈子的学问都没忘啊,再往下念!”接下来,外祖父又不会说话了。这语言神经的昙花一现式地恢复真是奇迹。
        外祖父毕业的山东官立法政学堂,已经是新式的教育系了,课程也不见了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因为清廷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就正式废除了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外祖父在科举制的后期中过秀才,在新学制的前期毕业于学堂,而且留下了稀有的文凭,也算是跨越历史的人物。
        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见到清朝学堂的文凭,它自然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它有三点令我觉得颇为新鲜,耐人寻味:一是文凭上列有毕业生上溯三代即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名字。它显然是在提醒学生应当弘扬传统美德,不要忘祖、忘本,要牢记养育之恩。现在的学生能知道祖父名字的恐怕也不多,更不要说曾祖父了。二是学堂认真细致的负责精神。一共九门课程的13名教师全都署名盖章;毕业考试的分数精确到七十分九厘七毫,差三毫就达到了八十分,所以成绩“列入优等”。三是文凭的右半部分竟然印的是一份圣旨全文(说是“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上谕”,其实皇帝“上奉”的是“慈禧懿旨”)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清廷在倒台之前的政治形势和慈禧保皇势力的做法,颇有历史参考价值。如“懿旨”中承认“进来京外各学堂纠众生事、发电妄言者纷纷皆是”,因此规定“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离经叛道、联名纠众、立会演说等。”不然他们“终为犯上作乱之人”,违反者“必加惩儆!”像这样的一份朝廷文件,为什么要印到学生的毕业文凭上去呢?把文凭弄得那么大,不伦不类。因为它明令“此旨即著管学各衙门及大小各学堂一律恭录,异同悬挂堂上,凡各学堂毕业生文凭均将此旨刊录于前,俾照法守。钦此。”原来上边儿规定是必须和文凭印在一起的。
        文凭的颁发时间是宣统三年六月,过了几个月,清廷就在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浪潮冲击下,被迫下诏正式退位了,结束了对中国长达296年的统治。外祖父的文凭应当是清朝颁发的最后一批文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