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08 更新时间:2019-05-30

廉洁文明家风:青草河边柳林红(小说)

◎鞠 慧

            荐读语:这是我区作家鞠慧新近创作的一篇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故事,却是现实生活的缩影,真实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的是非曲直、价值取向和做人做事的原则立场;故事折射的是一种文明和谐家风的弘扬和传承,这个文明和谐的家风就是:诚实做人、勤恳做事、谦恭礼让、公允公平。这个家风教化着民风、影响着村风。爷孙俩良好家风的执着和坚守,预示着良好家风后继有人,也无疑警示那些不尊重社会公德,只想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自利的品行和做法终究是没有市场进而遭人们唾弃的。

        立冬回村里来,是想接儿子去城里上学的。儿子景宝出生后,就一直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景宝明年就要读一年级了,立冬想让他进城,先适应一些日子。
        景宝进城的事,本来是说好的。景宝爷爷奶奶不舍得他走,但他们知道,不能误了孩子学习。他们只能忍痛放手。衣服、书包等景宝的物品,是提前一天都收拾好了的,但是,立冬走的时候,却是自己开车走的。
        邻居们都看见了,景宝没有随他的爸爸立冬进城。
        邻居们还听见,立冬临走的时候,跟他的爸爸和儿子都吵了架。
        立冬的爸爸在村里一直是受人敬重的一位老人。老人文化水平虽不是太高,但他说话做事从来都是按规矩来。不管遇到啥事,他都能以理服人。别人能吵起来、骂起来甚至动起拳头来的事,在他,从来没有过。邻居们有啥过不去的事,也都喜欢找他商量。这样的忙,他从来不拒绝。久之,村人们在他身上也学了不少东西。邻居之间吵架的事,越来越少。邻里和睦,尊老爱幼之风在村里盛行。哪家遇到什么事,街坊们都主动自愿去帮忙。外村的人,都羡慕这个小村的风气好。
        从不跟人吵架的一个人,咋跟儿子吵起来了呢?
        立冬气哼哼的,车子在街上开得飞一样快,街边上几只正在悠闲地觅食的鸡,被惊得扑闪着翅膀,咯咯咯惊叫着四处飞奔。
        正在街上闲聊的几位街邻,都一下瞪圆了眼睛。他们扭过头,看到的,是飞驶而去的那台黑色奥迪车尾部扬起的尘土,雾一样,渐渐远了。
        立冬初中毕业后就一直在城里打拼,从最初的建筑工地的小工,饭店的洗碗工,一直做到了现如今的酒店老板。
        在这个只有几百人的小村里,提起立冬,街坊们都说他有出息。以往,村里人还从没见立冬在村街上开车这样不管不顾地“猛”过。
        今天,立冬是咋了呢?

        小村坐落在一条小河的边上。小河的名字叫青草河,河面不很宽,但常年有河水流淌。
        夏天,青草河是孩子们的游泳场,村里孩子们的游泳课,都是完成自青草河。
        冬天,河里结了冰,河面又成了孩子们的溜冰场。青草河不宽的冰面上,重重叠叠了孩子们数不清的足迹,道不尽的欢歌笑语。
        春天,花开了,红的、黄的、白的、紫的,各种颜色,各个形状的花儿,开满了青草河两岸。花儿们在蓬勃地生长着的青草间,或骄傲地昂着头,或有些羞怯地躲藏在青草叶子的下面,透过草叶的缝隙,有些好奇又有些胆怯地悄悄张望着外边这个多彩的世界。间或,会有一个或几个孩子跑过来,蹲下,或惊喜或温柔地与其对视,窃窃私语。那朵有些胆怯的花儿,获到了温暖、鼓励和滋养,微笑着,它仰起头,缓缓地、坚决地努力往上伸展着腰肢。终于,它的笑脸从青草丛中露了出来。自信地扬起头,迎着太阳,迎着孩子们欣喜的目光。
        秋季的青草河边,更多了些收获的喜悦。苇絮长长的穗子,在风中悠然舞蹈着,低吟浅唱。蒲棒大大小小的棒槌,骄傲地昂首挺立着,如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河边拐弯处,有一片平缓的沙滩。沙滩不大,不到半个篮球场的样子。滩上的沙子也不细。其实,那真算不上一个沙滩。但在那片小小的滩里,却蓬勃地生长着一种植物——红柳。这是一种耐贫瘠又耐盐碱的植物,从没有人专门为它松过土,浇过水,更没人为它施过肥。但一年又一年,青草河边的这一片红柳丛,却一直顽强地生长着,抽枝散叶,到了秋季,甚至还开出了一串串浅紫色迷人的花儿。
        从秋末到冬初,是人们到河边来收割红柳的日子。哪家缺少一只筐篮了,哪家要给孩子编个鸟笼子了,哪家男人要送自家女人一个盛放针头线脑的新笸箩了,他们自然就会想到河边的那片红柳林。
        按照自己新编物件所需柳条的量,他们把柳条割回家。不够了,再到河边去割几根。万一剩下了,谁家需要的时候,就送过去。
        河边的那片红柳林,没有主人。村里的所有人都是它的主人。还没有哪个人会多割一些红柳,或多编几个筐篮什么的送给亲朋,或拿到集市上去卖钱。村里人差不多都有编筐篮的手艺。如果哪个真想多编几个物件送人或卖钱,他们会专程到十几里地外的黄河滩里去割红柳。
        青草河边生长着的红柳,只供村里人自己使用。没有什么明文,也没有哪个人规定过。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从何年何月开始,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就一直在这个小村里实行着。没有人专门提到这件事,也没人把这事当成一件什么大事。但人们都自觉、认真地遵守着。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就像到了晚上要睡觉,早晨要起床一样自然。
        红柳成熟的季节,人们并没有一窝蜂地抢着到河边去收割。前一年家里新添置了筐篮的人家,会先依着没添置物件的人家去收割。每个人的心里,会自动地排一个顺序。直到初冬到了,需要的人家新编的筐篮已经用上了。这时,如果河滩里还有剩余的红柳,对旧筐篮可换可不换的人家,才会把河滩里剩下不多的那些红柳收割回来,编成自己需要的物件。
        没有人多收割红柳。但他们也不允许那些红柳浪费了。虽然不是啥好东西,离黄河滩区近的村子里的人家,都是割了红柳来当柴烧的。但小村的人,从来都是让红柳变成一件件环保又耐用的物品。
        许是青草河边的红柳也知道自己在村里人心中的份量吧,它们用力地去生长着。青草河边的红柳丛,与别处的红柳长得确实不一样。那每一根枝条,又长又韧,还特别顺滑。到了秋季,夕阳下的红柳林,周身散发着迷人的红光,远远望去,火一样,如一簇盛开的花。

        景宝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景宝的二爷爷家,与景宝家对门。二爷爷特别喜欢景宝,景宝也喜欢到二爷爷家去玩。那天二爷爷带景宝到青草河边去玩,他对景宝说:“等红柳熟了,爷爷给你编个鸟笼。”
        景宝很高兴。景宝虽然没有养鸟,但他非常喜欢二爷爷编的鸟笼。带着皮的红柳是红色的,去掉皮的红柳雪白雪白。二爷爷的手真巧,那么小小的一只鸟笼,二爷爷用红白两色红柳,编出了各种好看的图案。
        景宝的爸爸明天就要带他回城里去了。这天,二爷爷带着景宝朝河边走去,他要割一些红柳,给景宝编鸟笼呢。
        可是,还没等他们走到河边,二爷爷突然停下了脚步。
        景宝抬头看看二爷爷,二爷爷脸上的表情,是景宝从未见到过的。
        景宝顺着二爷爷的目光看过去,他看到了以前生长着大片红柳的地方,变成了一片空地。
        “红柳呢爷爷,咋没了呢?”景宝仰起头,问二爷爷。
        二爷爷没有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二爷爷牵着景宝的手,慢慢走到河边,走到那片曾蓬勃地生长着红柳的地方。二爷爷弯下腰,用手细细抚摸着红柳茬上冒出来的水珠。
        二爷爷和景宝往回走的时候,走的很慢很慢。
        二爷爷直接去了景宝家,他和景宝的爷爷说了河滩里发生的事。两个人不停地吧嗒着旱烟,谁都没有说话。

        开始,村里人都不肯跟爷爷说出实情。
        到了第二天早晨,也就是景宝爸爸就要回来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才跟爷爷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老奶奶一再叮嘱爷爷,千万不要生气:“也不是啥值钱的好东西,没了就没了吧。”老奶奶说。
        “这不是值不值钱的事!”爷爷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原来,青草河边上的那些红柳,是景宝爸爸的朋友专门开车过来割走了的。他的那个朋友,在城里开了一家农家乐。
        “红柳呢?你把河边的红柳弄哪去了?都给我弄回来!你这是偷!”爷爷从来没有这样生气过,景宝看着爷爷的样子,吓得躲在了一把椅子的后边。
        “你说啥呢爸?啥好东西呀?难得人家能看上。”嘴巴上叼着一支烟的立冬,咧嘴冲爸爸笑了一下,“别说的那么难听,还偷?几棵破红柳,你说是谁家的?”
        “是大家的,全村人的!你不声不响地就带着人全割走了。这不是偷是啥?你说,是啥?”老人气得身体不停地抖。
        “你知道啥叫偷吗?这些破红柳,是公还是私?”立冬斜眼看着面前的老人,目光中,闪着不屑的光。
        “爷爷要给我编鸟笼,红柳都没有了。就是偷,这就是偷!”景宝仰起小脸,冲爸爸喊道。
            “小兔崽子,敢跟老子顶嘴!”气急了的立冬,抬手给了儿子一巴掌。
        景宝抬头看着立冬。景宝眼睛里含着泪,但他没让自己哭出来。景宝对立冬说:“爷爷不是你老子吗?”
        立冬看着面前的景宝,一下愣在了那里。
        “景宝不能跟你走。你这样的人,不配当景宝的老子。”老人拉起孙子的小手,爷孙俩朝门外走去。

        爷爷起了个大早,他要到十几里地外的黄河滩里去割红柳。
        前一天,爷爷专门去了趟镇上,他花200块钱,雇了一辆小货车。他要把从滩里割下来的红柳运回到村里来,放在河滩里曾生长着红柳的地方,让需要红柳的人,自己到河滩里去拿,就像以往那样。
        景宝牵着爷爷的手。他也要跟爷爷一起到河滩里去割红柳。
        “瞧这爷孙俩,越来越像了。”村街上的人,望着这爷孙俩的背影,说。
        “可不吧。爷爷和孙子,哪有不像的理呀!”另一个邻居说。
        初升的斜阳下,手牵着手的爷孙俩的背影,长长地,印在刚刚醒来的村街上。 作者单位:区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