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25 更新时间:2019-05-30

闻韶清风:戴倓:恪尽职守的武功大夫

        戴倓(tan),字静庵,清代人,父名缵(zuan)绪,世居济阳。雍正五年(1727)丁未科,戴倓以其武功娴熟超人、才识广博明敏,考取了武进士。随即被选派至陕西边境任武职。他一生戍马倥偬,转战南北,军功卓著,最终升至副将。
        初到陕西,正值边境有战事,军情火急,加急军令纷纷不断。忽有命令征调他押送运输军需的骆驼,目的地是长城以外的鄂尔多斯。那里风暴尘沙,且路途遥远。他冒着风险,不畏艰难,经历了千辛万苦,圆满地完成了任务。之后又调他去陕西、山西交界的西河地区军马场掌管饲养训练事务。他养育的军马骠肥体壮,勇猛顽强,深受各部队的喜爱。
        由于戴倓做事任劳任怨,精明干练,完成任务出色,而被委派去稽查台站。台站是清代专为军务而设的驿站,站内备有人役、马匹、粮草、军械等等,还负责传递军事信息。稽查的内容是检查、考核站内按规定、标准储备的人员、物资是否达标、合格,传送的军事信息是否及时、准确等等。各站所处的环境、条件不相同,检查起来即要跋山涉水,历经艰辛,又要认真、严肃不询私情。由于他的忠诚和责任感,对各台站的稽查工作促进了战备和边防的正规化建设。上级更加信任器重他,由守备升任了代理都司。(守备、都司都是清代武职官员的职衔,相当现代营、团职)。
        以后,戴倓不断得到升迁。他先由镇羌堡代理都司改补为花马池都司。由于他才智和见识聪敏,又熟悉边防情况,不久又升为王泉营游击,再升为宁夏灵州营的代理参将并代理花马池副将。后来,因成绩优良治军有方受到嘉奖。他由陕西调遣到湖南,先任岳州参将,又升辰州副将。(参将、副将相当现代师、军职)
        戴倓长期在军旅任职,对兵营事务了如指掌。他善于学习,懂得很多历朝历代的军事知识。他治军有方,突出一个“严”字,培养一个“勇”字,落实一个“胜”字。每到一地任职,他首先要整肃部属。名额缺少的兵营必定补充兵员,达到满额;军纪松懈的,严肃整饬,赏罚分明;铠甲兵器不坚利的,千方百计地购置或请工匠打造,务使整齐、鲜明;攻守战术、技艺不精的,加强训练,必至骁勇善战。在湖南岳州任上,他加大了对部队的整顿训练,使属下的军容军纪和士气大为改观,应战能力多有加强。当总督举行全省大阅兵时,岳州军队名获第一。
        戴倓带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爱兵。因为他懂得兵民乃胜利之本。他待士卒如骨肉,亲如兄弟。他虽威严,但日常没有粗暴高傲的军阀作风。他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行军时,他把马让给有病的士兵;吃饭时,他与士兵同喝大锅汤。金川战役,调来陕兵参战。士兵们非常担心当地的瘴气有毒,可能危及性命,都惶恐不安。戴倓为了稳定军心,慷慨解囊,拿自己的钱购买药品,请郎中配制了防毒的药丸,发至每名战士手中。兵卒们有了定心丸,士气高涨,个个奋勇争先,踊跃拼杀,迅速破敌获胜。
        日常,人们有了危难和困厄的时候,他总是关怀备至,鼎力相助。戴倓有同僚张某因病死于军中。张某无子,家境又困窘拮据,家人无力将其尸体运回家中葬埋。他倾尽个人数年的积蓄,凑集百两纹银作为吊仪赠给张家。同时,他倡导同仁也事捐赠,终使张某的灵柩得以还乡。军中还有郑某过世,他也是这样办理的。
        戴倓关爱士兵,情同手足;尊重同僚,同心协力。赢得了属下与士卒的衷心恩戴,获得了同僚们的竭力佐助。整个军营上下和睦,左右协调,大家亲密无间,和衷共济。在军界,他的声望愈来愈高。
        戴倓重义气,讲公道,乐于扶人急难。他就任辰州军营   后,发现所辖的两个典铺经营不正常,账目似有作假。他下令进行调查。经过一番周密细致的稽查核对以后,发现掌权者营私舞弊从中谋利,而且前任辰州协统并未发觉。他毅然追回了赃物,撤换了典铺负责人,使整个军营欢欣鼓舞,助长了正气。他任职宁夏时,当地一位县令董某因高高在上不深入下层,致使粮仓数万斤谷米糜烂。事发后他胆战心惊,一筹莫展,坐等待罪。戴倓见他可怜,便倡议文武官员一齐捐助,替董县令赔偿官库存粮。董某获得谅解,免遭了刑祸。戴倓平生多次助人解难,被世人称为“真君子”“大丈夫”。
        戴倓视军务为生命,平生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督军非常欣赏他,准备奏明朝廷,荐举他担任更高一级的职务。不料他突然患病去世,享年六十岁。朝廷深感惋惜,赠予武功大夫封号。(根据钱明月文章《济阳前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