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10 更新时间:2020-01-07

太平盛世话太平

◎周新民

        八、明清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名人
        (一)概 述
        明清两朝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清末的废除科举可以说是一个戛然而止的过程。
        明清两朝六百多年的时间里,太平辖区(尤其是西部)作为边境僻壤,经济上一直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出过商贾大家,也少有良田上傾的大地主,科举考试上,亦很少有优秀人才。这倒再一次验证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这一著名论断的正确性。
        唯一的特例是明宪宗成化五年(1469年),胡家村的胡璘考取了进士,在当时一直到清末,成为县境西部士子们津津乐道的名人。胡璘在景泰七年(1456年)考中举人,依制在胡家村建了一座牌坊——奎焕坊,以示纪念,并显荣耀。到了成化五年,胡璘又高中进士,便又在胡家村建了牌坊,名为恩荣坊,同示皇恩浩荡,家族荣光。后来,胡璘官至监察御史(相当于现在国家监察委的处级工作人员),当上监察御史后,他又在村内建了一座牌坊,名为绣衣坊,以彰恩宠。胡璘先后建立的这三座牌坊,在村内一直矗立了数百年,后皆倾颓,可惜的是,胡家村包括附近村里的人虽然对胡璘崇拜不已,却难以为继。
        清中叶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当时的县境西鄙不但增加了两处集市,即周姑寺集和三教堂集(哈叭沟集存在时间较短),而且必须建筑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也繁荣起来,这其中最有名的例子便是庙廊村从清咸丰年间开始至光绪年间,先后出了十三个功名,并且这十三个人年龄上相差不过五六十岁,曾同时在庙廊街生活,一时传为佳话。
        功名,是对当时考上秀才及其以上的学子的称呼,秀才是功名的起点,也就说是功名中最低的,尚不具备做官的资格,所以俗语中常有“穷秀才”、“酸秀才”的蔑称。但取得秀才的资格也并非那么简单。秀才的正式名称是生员,必须通过县、府及省里的学政三级考试方有资格获得。一旦成为秀才,便有了穿蓝布长衫、见了县令不下跪、不服徭役等特权。
        秀才是有名额限制的,所以一个县域内秀才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未能考取秀才也就比较常见了,所以说考上秀才并非那么简单。
        庙廊村北边的秦家,自明朝就有“出了县城西门,秦家庄最大”的俗语,人口数量一直稳居西部县境之首,可很少有人考取功名。时间久远的已不好考证,但在清光绪年间确实出了一位姓赵的秀才,随之附近十里八庄多了一句俗语,“秦家村数百年来无功名,出了个秀才是外甥”。这位赵姓秀才的母亲是秦家村姓张的女儿,1855年黄河夺济入海后,县境内连来十三年黄水,徒骇河以南土地大贱,赵姓秀才的祖上本在徒骇河北岸,其父亲在秦家村周围广置田地并搬到了秦家,所以才有了这句颇显戏谑的俗语。但也恰恰证明了数百年来人口众多的秦家村没有功名出现,而人口比秦家少的庙廊村五六十年之内出了十三个功名,也自然受到周围各庄村民的羡慕。
        (二) 济阳的拔贡李如衡
        庙廊街这十三个功名中,名声最大的当属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拔贡生李如衡。拔贡,是贡生的一种,贡生,是指已取得秀才功名的人,每年(或两年)按一定人数推荐给朝廷,考试合格后,称之为贡生。贡生有了做官的资格,一般是分到各部或各地任副职,当然也有很多做正职的。比如有清一朝,在济阳做过县令的人中,有二十多人是贡生出身。从科举考试来看,贡生出身比举人低,比秀才高。
        清朝的贡生,大体说来可分为六种,即岁贡、恩贡、拔贡、副贡、优贡和例贡。简单地说,岁贡就是按照朝廷规定每年或两年一次向朝廷推荐一名贡生,称为岁贡;恩贡,则是指遇到朝廷或皇家有重大事情,在正常科举外另加考一次,称为恩科,这一年向朝廷推荐的贡生,称为恩贡;副贡就是各省乡试中除录取正卷(举人)外,另取若干名为副榜,并准许副榜入监为贡生,即是副贡;优贡则是每三年从生员中选拔一次,优者送监充贡,即为优贡;拔贡是指在上述各种贡生之外,隔若干年在生员中另行选拔一次,不论其资历年龄,名列第一者即为拔贡。历史上有时每隔十年选拔一次,有时每隔十二年选拔一次,清乾隆七年之后,定为十二年选拔一次,再无更改。因为间隔时间长,选拔时所有生员皆可参加,没有其它条件限定,所以各地的拔贡生比其他贡生名声都要响;例贡是出资捐买所得的贡生资格,因而一般被人所轻视。除例贡外,其他五类贡生都需要考试才能获得,籍此为官者,亦属正途。
        李如衡大约出生于1870年前后,是1897年的拔贡。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所以说李如衡应该是济阳历史上最后一个拔贡生。
        李如衡的祖父李云庆是廪生出身,所谓廪生,就是生员中品学兼优的,能享受国家的资助,可按月领取政府发给的小米。每个县里的廪生是有名额限制的,所以大部分秀才终其一生也不一定能补为廪生。李云庆小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由祖母姜氏抚养成人。长大后,事祖母极孝,待乡邻宽厚,众街坊都啧啧称赞。
        李云庆的祖母姜氏去世,他在祖母墓地旁边建了一间草房,依照古礼,在此居住三年,一时传为佳话。李云庆补为廪生之后,曾长期在济南府学教书。据县志记载,在此期间,他颇得合肥相国李鸿章的赏识,后者累保其为同知候选。至于详细情况,因资料匮乏就不得而知了。
        李如衡的父亲是李芳林,清同治年间的恩贡生,也曾长期在济南府学教书。去世后,弟子为他立碑,碑文中有“满城桃李,半属门墙”的赞誉。
        因为李云庆是廪生,李芳林是恩贡,李如衡是拔贡,祖孙三人,三辈功名,在当时的庙廊以及周围十里八乡和济阳士林之中,还是颇有名声的。在那时,济阳西境的人们只要一提及“拔贡”,就知道是他们家,而拔贡的原本姓名反而不为人们所熟。
        李如衡考取拔贡之后,又去省城济南参加了乡试。乡试期间,他结识了来自潍县的廪生王寿鹏。在乡试的考场上,拔贡的功名应是最高的,所以王寿鹏也挺敬重这位来自济阳的拔贡。考试完毕后,两人同游济南府,作诗唱和,颇为知己。
        李如衡在这次乡试中名落孙山,而王寿鹏不仅高中举人,第二年参加会试和进士考试,都是一路顺风。尤其是在殿试中,考取第一名进士,俗称状元,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王寿鹏考取状元后,回家途中路过济南,又邀李如衡等人去济南见面,因为二人脾气相投,互相敬重,尤其是书法功底在当时士林圈内并为上乘,按惯例,他们之间互相题字留念,济南地区的士林中很快有了“潍县的状元王寿鹏,济阳的拔贡李如衡”的赞誉。(待 续)作者单位: 太平街道庙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