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447 更新时间:2020-05-27

聚焦纾困 精准服务 助推全区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访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佃华

        近日,记者就优化法治营商环境有关问题采访了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罗佃华。
        记者: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很多地方也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号工程”,优化营商环境也是我区“1138”工作体系中的八项集中攻坚之一,你认为这释放了一种什么信号?
        罗佃华: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正式成为国家级的战略,而各地的积极响应也正说明这样的做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尤其是处在中国经济转型最为关键的当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在全国范围的展开无疑会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我区也将此项工作作为八项攻坚之一,也表明了我区持续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
        记者: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你认为《条例》的实施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的发展有哪些利好?
        罗佃华:《条例》把近年来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经验做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把政策提倡、工作要求和实践做法,变成全社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规范,增强权威性和时效性,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不仅从开办企业、企业经营和企业退出等方面提升营商的便利度,也把提升金融要素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融资难、融资贵”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难题,《条例》明确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得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同时还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不得违约拖欠市场主体的货物、工程、服务等帐款,大型企业不得利用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帐款等事项。《条例》的出台既是立足当下雪中送炭,也是放眼长远的深化改革,随着《条例》的深入实施,将为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带来更多的红利。
        记者: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今年区工信局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罗佃华: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公众号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宣传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的意义、举措和成效,引导社会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关心和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二是做好政策解读。梳理编印国家、省、市和区各项惠企政策,并在网上公开公示,定期组织工业企业进行相关的政策培训和解读,确保国家、省、市和区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按照区委“坚持实干、反对虚功”的要求,以提升综合素质、增强执行力、提高工作效能作为转变机关作风的重点,严格实施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做到办事程序公开透明,简洁高效,难事、疑事不推诿,急事、要事抓紧办,全力打造勇于担当、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人人甘当服务企业“店小二”。四是开展精准服务活动。继续发挥好“经济发展服务生”包联企业的作用,全方位、点对点为企业提供服务。坚持问题导向,切实做到立足短板来完善机制,开展工作,真正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进一步完善问题收集、交办、帮办、督办、销号工作机制,彻底帮助企业解决运行中存在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融资需求、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