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2 更新时间:2023-03-15

大堰,济阳人的根

◎姜 勇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流经九省,归渤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有河就有堰。早些年,老济阳的县城很小。盛夏的傍晚,吃完晚饭想溜达溜达,去哪儿呢?去大堰吧,大堰上有树,凉快;年青人想约会了,去哪儿呢?去大堰吧,大堰上安静;小孩子们想玩玩了,去哪儿呢?去大堰吧,大堰上宽敞。因此,越到晚上大堰上人越多。一家人散散步,凉风阵阵驱走了酷热;恋爱中的小情侣,手牵着手徜徉在林间小路喃喃细语;调皮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在堰坡上追逐打闹。
        因为城小,散步的时候经常会遇到熟人,从打个招呼到聊聊家常,如果就某个话题聊得兴起,双方就地摆起了龙门阵,赶上有爱凑热闹的、听热闹的,便也参与进来,你一言他一语,说古道今,百家争鸣,甚是热闹。这时候不得不提一件神器——大蒲扇,这个神器既能摇出凉风又能驱赶蚊虫,还能作为演讲的道具。你看那人,讲的口若悬河,一把蒲扇上下飞舞,聊到兴起,用蒲扇拍打着大腿,发出扑扑的响声,听他们聊天可比看电视精彩多了。
        儿时对大堰的印象始于一次学校组织的春游。记得那时上小学,所有同学都骑自行车去葛店引黄闸,野餐后返回。那个年代汽车很少,觉得大堰好宽好宽,同学们欢声笑语,竞速追逐。到达目的地后,便自由搭伙、席地而坐,吃自己带的午饭,餐具都是清一色的铝饭盒,方方正正,同学们你吃我一块咸菜,我夹你一块豆腐,都吃的津津有味。返程的时候,我的车链子断了,徒手又无法修理,急的干瞪眼,某同学出了个好主意,把大家的红领巾都收集起,连成了一条绳,就这样把我拖回了家。因此,从我的少年时代起,对红领巾就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既神圣又能救人于危难。
        近些年,河务部门辛勤工作,大堰不断加宽而且更加厚实。小时候,黄河隔几年就会发一次大水。印象中水最大的一次,漫过了堰下十几米高白杨树的头,整颗树都泡在水里,随着水流左右摇摆。白天,几乎全城的人都在大堰上看水,边看边议论;晚上更是热闹,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提着手电筒的巡河人员来回穿梭,一伙人进帆布帐篷里休息了,必定会有另一伙人出来继续巡逻。堰上到处都是石头、麻袋、铁丝笼子,我曾经好奇的问大人,这些铁丝笼子有什么用处?大人说水太大的时候,连石块都会冲走,必须把石头都装填在铁丝笼子里,增加重量。水竟然能冲走石头!从此我对黄河的敬畏更增加了一分。
        黄河发大水的时候,大人们都会很担心,但小孩子不管这一套,反而增加了很多乐趣,记得我和同学在水里捞出过一种奇怪的生物,有甲壳且能像鱼一样游泳,尾部像一根长针,体积有一元钱硬币这么大,体内的血液竟然是蓝色的。有大一点的孩子说像课本里的三叶虫,大家就一直叫它三叶虫。这东西很好捉,它不像鱼儿那样一有风吹草动就溜之大吉,它们三五成群,傻傻的趴在岸边,徒手就能捉住。这东西不吃不喝,在水缸里养不活,大人们说,这是发大水从上游冲下来的,本地是没有的。长大后,偶尔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有一家制药企业,用有蓝色血液的水生生物制造药品,才知道这个东西的名字叫鲎(hòu),我们捕获的是鲎的幼体。后来在百度上查询,鲎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4亿多年,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所以它的血液是蓝色的。
        用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目前存在疑点是,鲎一般生活在近海,当时是怎么到济阳的?从上游冲下来的这种说法显然不太准确,难道是海水倒灌或是近海生物溯流而上?至今也没弄明白。
        黄河济阳段堤防长度23.5公里,这段长长的大堰,记录了多少济阳儿女的时光故事,是济阳人心灵的栖息地。济阳人普遍对于大堰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特别是在那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时代,大堰在济阳人心中无可替代,说它是济阳人的“根”也不为过。特别是近几年,黄河健身公园等基础设施的兴建与使用,进一步挖掘济阳黄河文化精髓,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价值,多元化展示黄河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具体表现,济阳人民切实感受到了时代发展带来的民生福祉。清晨时分,黄河健身公园阳光正好,绿草如茵、树木繁茂,海蓝色的跑道透着生机活力。公园西侧重点展现济阳历史,禅塔晚灯、奎楼晓月等济阳老八景及张尔岐、艾元徵等济阳历史名人齐聚于此;东侧重点弘扬黄河文化,展现柳岸行吟、韶台远眺等济阳古八景及部分济阳历史名人。堤顶建设的森林健康绿道体系,设置了羽毛球、篮球、足球等运动场,儿童游乐场、驿站等设施,顺着健身跑道一路直行,不仅可以欣赏到树林花海带来的美景,也可以在运动健身区尽情挥洒汗水。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把壮美的风光留在了济阳,也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沧海桑田,岁月静好。新时代的济阳儿女,以黄河为魂,以大堰为根,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奋力谱写济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祝愿济阳的明天更加美好,祝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作者系城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