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62 更新时间:2023-10-30

回家的路

◎王萍萍

        这个星期天带小儿子去济南市里,突发奇想,娘儿俩一商量准备坐公交车,体验一下当年我回家的过程。
        我们打车到了长途汽车站,刚下车儿子就叹了口气:“哎呀妈妈,我刚想起来我们不应该打车过来的!”似乎是看出了我的不解,他反问我:“你当年到车站是打车过来的吗?”我看了他一眼,回答:“当然不是!”他扭过头,拉着我向前走,边走边说:“所以说,为了增强体验的真实性,我们就不应该打车,应该坐公交车过来啊!”我心里偷笑:这傻小子,你怎么能知道妈妈我为了省钱,连公交车也不经常坐,多数情况都是走着到汽车站的。
        牵着儿子的手,走进车站。宽敞的车站里只有零星的几位候车人,一点儿都没有记忆中那么多人挨挨挤挤,焦急匆忙赶车的样子。每个人看起来似乎都不慌不忙,大多是在面无表情地刷着手机,缓缓走向自己的登车口。来到柜台,询问车票。售票员说:“你们来得正好,有辆去济阳的车,马上发车,可以抓紧点去上车。如果不急,十五分钟一辆,稍微一等也可以。”买好票,娘儿俩一对视,牵着手,哈哈笑着就冲向了7号检票口。正在用抹布擦车的司机,睁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气喘吁吁的我们,道:“跑啥?咱这去济阳的车一刻钟一辆,不用这么急吧?”我笑着跟司机解释了缘由:“我主要是为了带孩子,体验一下二十多年前我回家的经历。”这一说可不要紧,居然勾起了司机的倾诉欲。他笑着回忆起那颠簸的路程,拥挤的车厢,焦躁的人群,还有充斥着汗臭和烟味儿的空气……我一边附和着,一边在脑海里寻找着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而残留在脑海中的画面。
        二十多年前往返于济南市里和济阳的28路公共汽车,上午和下午各有一趟。好多人为了赶上下午6点钟回济阳的最后一班车,都是一手拖着笨重的行李,一手举过头顶不停地摇晃,在漫天飞舞的灰尘里大声呼喊着:“师傅,等一等!师傅等一等……”嘴巴里飞进的尘土、昏黄惨淡的夕阳,还有因为拉扯行李而胀痛的手臂,是我少年时归家路上最深的记忆。
        我跟司机师傅的对话,让我儿子对那个年代回家的历程充满了好奇。而仅仅通过语言描述,是无法体会到回家路途中的艰辛与期待的。一个个懵懂的问题,从他的小嘴巴里不住地冒出来:从济南到济阳开车用不了一个小时不就到了吗,为什么妈妈说从济南回家需要用两到三个小时?我也曾经坐车经过村子里的路,每条路都很平坦啊,怎么会有那么难走的路?即使是修路的地方,围着围栏也没有那么些土啊,为什么还会尘土飞扬?为什么非要那么辛苦地追着28路车?28路车走了,等下一辆不可以吗……
        这些问题,我与司机师傅跟他解释了半天,他也不太理解。也不会理解。幸福的10后,怎么能想象得到,曾经他的祖辈父辈为了回家,是经历了怎样的艰辛!
        他们这代10后出生后,正巧经历了我们济阳的巨变。襁褓中的他们,还不明白周围的轰鸣声是什么。“突突突”是不停地将旧院破屋推到的声音;“哐哐哐”是打桩机在夯实地基的声音。在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之后,他们看到的是没有被白色垃圾污染的济阳;大范围的拆迁建设后,他们看到的是耸立的高楼、整洁的街面、通畅的道路和完善的绿化。特别是撤县划区以后,济阳县成了济阳区,招商引资、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了整个济南市城市通盘考虑,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便捷的交通,是他们自出生起就享受的生活。就像我家的这个小伙子,上学放学都是车接车送,姥爷的四轮电车让他躲避了日晒风吹雨淋,爷爷的两轮电车也让他别样地感受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现在我们去济南大多都是自己开车去,他不知道老爷爷曾经是怎样用脚步丈量从济阳到济南老中心市区的距离;不知道爷爷和爸爸曾经是怎样用“大金鹿”完成从济南到济阳的骑行;不明白奶奶为什么对坐车从济阳到济南那么恐惧,不了解妈妈曾经在黑夜里挤着28路车回家,而下车的第一件事是找个墙角,把肚子里的东西吐个干净……
        带着一脑袋的疑问,小家伙儿在中巴车轻微地摇晃中渐渐进入了梦乡。我用力揽了揽怀里已经睡着的儿子,想着自己曾经回家的经历,再看着通往济阳的沿途的风景,感慨着美丽的风光就在身边,幸福的日子就在眼前,身处的城市处处都是流动的花园。         作者单位:区行政审批服务局